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运作体系,想要实现绝对意义上的信息封锁几乎是天方夜谭。
总会有那么一星半点的风声走漏出去。
那些经验老到、眼光独到的专业细作,只需捕捉到这些若隐若现的蛛丝马迹。
并对这些信息加以细致入微地分析比对,以及合理推断之后,就能大致摸清楚朝廷已然展开了军事行动这一事实。
然而,要想确切知晓具体的兵力部署、动手时机以及进击路线等关键细节,却绝非易事。
即便是再高明的行家,所能做出的也仅仅只是基于现有线索的粗泛猜测罢了,其中难免会存在极大的偏差。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里,哪怕只是掌握了这样一些模糊不清的情报,也称得上是份量十足的重要讯息了。
曹叡既然能够获悉这些情况,那么作为同样精明睿智且将门世家出身的司马懿,又岂会被蒙在鼓里。
早在最初察觉到汉军稍有异常动静的时候,司马懿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警觉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为他深知,战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丝细微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预示着大局的变动。
虽然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咋地,甚至跟他的儿子司马昭先后带着司马家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
但不得不承认他不仅是位出类拔萃的精英**家,更是一名足智多谋的杰出军事家。
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战略素养,他可以从看似微不足道的情报碎片当中迅速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战略图景。
甚至隐约推断出汉军出动的兵力约在八万到十二万之间。
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当世一流,就像原本的历史中,他能从使者的几句话中,推论出诸葛亮命不久矣这样左右两军命运的大事。
实际上,早在之前司马懿就已经预见到汉军将会攻打并州了。
要知道,并州与山东诸州相比,距离关中地区更为接近,而且其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优势,表里山河天下形胜之地。
遥想当年,秦国从关中东出之时,首先灭掉的便是韩赵魏三国,而非南边的卫国和楚国,也不是东边的齐国。
这其中的缘由很简单,对于一个国家战略中心位于关中的政权来说,占领并州便是巩固关中并扩大形胜优势,继而君临天下的必然之路。
尽管司马懿并不知晓后世的唐朝同样是以关中连接太原来作为争夺天下的根基。
但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的关中政权都会采取的策略。
正因如此,他很早就开始在内心深处给自己做起了思想工作,早早的做好汉军必定会将矛头指向他的准备。
七月底八月初,时任汉并州刺史的马岱开始频繁率领军队在长城之外游荡示威。
面对马岱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司马懿并没有被对方的耀武扬威所迷惑从而分散注意力。
相反,他迅速做出反应,将自己那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果断地投向了南方。
马岱所率领的汉军数量着实有限,仅仅只有一万五千余人而已。
再加上那些鲜卑与匈奴的附庸军队,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万多,不到三万人罢了。
需知,这些鲜卑和匈奴的附庸军实际上在攻坚这等关键战斗中是指望不上的,真正能够倚仗的唯有汉军自身。
诚然,以汉军之精锐,即便仅依靠马岱麾下那区区万余兵力,要从塞外成功突破长城防线亦非难事。
毕竟长城防线虽长,但因其地域辽阔,必然导致兵力分散部署。
而汉军若决定发起突击,则可精准地选定一个关键点,从而实现兵力集中突破。
如此一来,以点破面突破长城封锁不是难事。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长城存在的重大意义并非单纯阻挡敌军入侵,其更为关键的作用实则在于封堵道路。
尽管敌军有可能成功突进长城之内,但后续获取补给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一旦长城的缺口被及时补上,那么突入的军队便只能通过就食于敌来维持生存,即所谓的“以战养战”。
此外,众人皆知,季汉的军队向来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从未有过抄袭掠夺百姓财物的行径发生。
更不必说如同匈奴鲜卑那般对着汉人百姓进行卑劣无耻地打草谷的举动了。
一直以来,汉军那种对百姓秋毫无犯的优良传统,使得季汉朝廷和军队深受民众爱戴与拥护。
司马懿实在难以想象,如今实力更为强大、规模更为庞大的汉朝廷,难道会变得更加狭隘?
仅仅只是为了夺取一个并州,就要毁掉耗费数十年时间苦心经营才树立起来的仁德形象吗?
这岂不是亲手将仁义之师的美名毁于一旦,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如果汉军果真如此行事,那么司马懿绝对可以毫不留情地讥讽他们已经丧失底线,自己就算战败也是情有可原。
从前,哪怕是在局势异常艰难的时期,季汉都未曾采取过如此手段。
所以现在,汉军必然更会彰显自己是仁义之师。
既然无法通过劫掠来补充后勤物资,那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后勤保障系统了。
但问题在于,汉军在突入长城所形成的缺口之处,必须要留下一定数量的军队负责守卫粮道安全。
可是,如果留守的士兵人数过少,当面对从其他地段源源不断赶来增援的长城守军时,就极有可能出现防线失守的危险状况。
一旦这个至关重要的缺口被敌军攻破,后勤补给线将会瞬间断裂,整个大军便会陷入长城内部的封锁包围之中,甚至可能会被对方一举包饺子歼灭。
反之,如果留守的士兵过多,以之后马岱所剩余的那点儿兵力而言,想要攻打一座小小的县城都会变得举步维艰,难以对魏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