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的余晖透过大帐的缝隙,洒在众人身上,光影斑驳。
余子俊站在帐中,神色凝重却又难掩自豪,缓缓开道:“此次我大明的儿郎们,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多达三万余人呐。”
“其中,战死疆场的有一万七千多位勇士,另有一万三千多人身负重伤。”
说到此处。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诸将,眼中满是痛惜,旋即话锋一转。
“不过,我等拼死搏杀,收获亦是相当可观!敌军主力折损近半,被咱们一举击杀两万八千人,还生擒了两万多俘虏。”
“剩余残兵败将作鸟兽散,四下溃逃。”
“此外,缴获的战利品更是堆积如山,足足三万多匹矫健战马、四万多头肥硕牛羊,还有各类军需物资,不计其数。”
听闻这详尽的战损与战绩,大帐中的将领们神色各异,表情丰富得仿若一幅百态图。
有的将军紧蹙眉头,眼眶泛红。
因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而满心悲戚;有的则嘴角上扬,难掩喜色,为辉煌的战果激动得双拳紧握。
但总体而言,喜悦的氛围如同春日暖阳。
渐渐驱散了悲伤的阴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俘的达延汗以及另外两位部落首领。
他们低垂着头,面色灰暗如土。
想当初。
他们踌躇满志,跨马扬鞭而来,认定这场战事必胜无疑。
如今沦为阶下囚。
这狠狠扇了他们一记耳光。
张宁一袭青衫,负手而立,静静站在一旁,并未插话。
只是目光平和地看着余子俊论功行赏。
接下来。
便是审问达延汗等人的环节。
可他们仿若木雕泥塑,紧咬牙关,一言不发
余子俊念及他们的身份地位,也不便加以羞辱,只得挥挥手,命亲兵将他们押解下去,严加看管,以防万一。
关于这场大胜的捷报。
余子俊与张宁私下商议后决定,需二人共同撰写。
以此作为此次北上行动圆满收官的总结。
“张先生。”
余子俊面带笑容,大步走到张宁跟前。
“这次咱们可是大获全胜呐,敌军的小王子都被咱们生擒活捉,料想他们元气大伤,在往后十几年内,怕是再没胆量、也没能力来犯我边疆了。”
“这捷报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写得漂亮些。”
张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
“那是自然。”
“不过余大帅,眼下若乘胜追击,必能轻松地削弱敌军有生力量。”
“绝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轻易逃脱。”
余子俊一听,苦笑着连连摆手,一脸无奈道:“你以为我不想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敌人哪是那么好抓的,尤其是这漫山遍野的敌军,真要全部围剿,单是消耗的粮草,就足以让咱们不堪重负啊。”
张宁心中明白,余子俊所言,部分确是实情。
可也不乏夸大其词、推诿之嫌。
自立下战功之后。
余子俊行事风格渐显保守,似是认定当下的战果已然足够,不愿再涉险冒进。
这与张宁想彻底解决草原问题、永除边患的初衷背道而驰。
倘若余子俊就此停止追击。
无异于放虎归山。
于是。
他与余子俊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
张宁提议深入草原追击敌军。
余子俊也不便拒绝。
毕竟。
此次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宁的深谋远虑与运筹帷幄,就连功劳的划分,也是他一手促成。
倘若没有张宁的鼎力相助。
余子俊怕是早已深陷败局,难以翻身。
败为胜,也是因为张宁麾下的特种小队出手相助。从情理上讲,余子俊都欠着张宁一个人情。
所以最后余子俊也是屈服了。
一番简短而激烈的讨论过后,余子俊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个折中的主意。
他看向张宁,试探道:“这样吧,张先生,我拨给你三万兵马,你亲自率军深入草原追击敌军,如何?”
张宁微微皱眉,心中略作权衡后。
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见张宁应下,余子俊神色稍缓。
“敌军经此一役,必定元气大伤,定会放弃河套地区。”
“咱们汉人盼着收复河套,盼了多少年呐,一直苦无良机,谁能想到,这次竟能机缘巧合,得偿所愿。”
张宁瞬间便明白了余子俊的心思。
这分明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余子俊渴望将收复河套的战功揽入怀中,而他张宁手中这三万深入草原的兵马,便是他给出的“报酬”。
往后,无论张宁在草原上取得怎样的战绩,荣耀都归他一人所有,与余子俊再无瓜葛;同理。
失败,责任也全由张宁一肩承担。
不过他本就无心与余子俊争功。
他心中只想彻底将鞭挞驱逐,赶尽杀绝,最好能赶在寒冬降临之前,结束这场战争,还边境百姓一个安宁。
在余子俊的全力协助下。
张宁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他精心挑选出三万名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士兵,为他们配备了充足的粮草,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战马更是一匹匹膘肥体壮,且每人配备两匹马。
以便在长途奔袭中轮换骑行。
如此一来。
大军在草原上的机动性将得到极大提升。
不过,士兵们每人仅携带了七天的干粮,轻装上阵。
力求速战速决。
说实话。
张宁内心深处并不情愿再次踏入那片茫茫草原作战。
起初。
草原的景色或许还能让人眼前一亮。
可时间一长,单一乏味的景致,再加上呼啸肆虐的风沙。
实在称不上是个宜人之地。
为了能紧紧跟上大军前进的步伐,张宁也翻身上马,行囊简便。
除了他平日里悉心收集、精心研制的硫磺、硝石等制成的火药,以及得心应手的手弩之外,并未携带过多的累赘物资。
与余子俊匆匆作别后。
张宁率领着三万大军,如离弦之箭,策马扬鞭,迅速消失在草原的边际。
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他深知必须赶在鞭挞人,开始大规模迁徙撤退之前找到他们。
否则一旦错失良机。
茫茫草原,想要再追踪可就难如登天了。
张宁离去之后,余子俊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将手中那份详尽的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火速送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