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扶摇直上 第1168章 问题更多了

();

说是新进展,其实对于陈向东来说,还不如叫没进展。

因为——

“实验室已经搬走了。

只抓到了少部分研究人员。”

实验室的地址正好就在古美村旧址附近。

绝对称得上是深山老林了。

这些研究人员被安排到深山老林里搞研究。

竟然都不觉得这其中有不对劲的地方。

“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在签订合同之前就知道自己会被派往远离人群的地区。

但是因为工资高、待遇好。

所以也没有太多怨言。

最关键的是,跟他们签订招聘合同的,是景州制药厂下属全资子公司。

我们跟景州警方和制药厂取得联系。

最终查出来的结果是子公司人事部门主管自主行事。

目前主管已被抓获,子公司也被查封,一切还在调查当中。”

陈向东听了宋修凯的汇报,心里冷哼一声。

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工资单他就拿在手上。

每个月至少上万元收入,年底还有一笔丰厚的年终奖。

再加上其他节假日津贴。

每个人每个月收入打底2万块。

这还不包含他们的日常餐饮、住宿及生活用品的发放。

算下来养一个研究人员,公司一个月就得花好几万。

按照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

丛南本地的实验室最少也有30名研究人员。

每个月上百万的支出。

制药厂说自己一点都不知情。

这是把人当**呢。

宋修凯看着陈向东的神色,小心翼翼道:

“我们发现,王书记很可能已经察觉到实验室的存在。

而且在倪天睿的‘帮助’下,他也查出了一些眉目。

或许这就是王书记没有将情况上报的原因所在。”

陈向东点了点头,认可了宋修凯的推断。

“辛苦了,今天准你提前下班,回去好好休息。

明天蒙县长就要到了。

宋秘书,你可得保持最佳状态。”

“是,书记放心,保证不给你丢脸。”

陈向东轻笑一声,便让宋修凯离开。

等到大门关上后,陈向东抓着资料的手骤然握紧。

景州制药厂总厂**、厂长谢轻舟,陈向东一点都不陌生。

谢轻舟曾担任过林书记的秘书。

当然,那时候林书记还不是省委书记,而是一名副厅级干部。

谢轻舟在林书记身边当了两年秘书,之后升任当地国资委主任。

之后十年,谢轻舟一步步从下面地方走到省城景州。

谢轻舟调到景州后,就一直在景州制药厂工作。

直到前年成为制药厂总厂一把手。

同时还是景州制药集团董事会成员。

陈向东找邓主任要了一份谢轻舟的详细资料。

发现谢轻舟调往景州的那年。

林书记正好升任省委常委。

如此可见,谢轻舟的升迁,跟林书记脱不开关系。

“难怪王书记会误会,丛南的事情跟林书记有关系。”

陈向东呢喃道。

说实在的,如果林书记后续不是把自己也调到了丛南。

陈向东都怀疑实验室背后跟林书记有关。

不过实验室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

也并不是在谢轻舟任上发展起来的。

时间线对不上。

那么,谢轻舟是否知道实验室的存在?

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再有,既然说了是人体实验。

山洞**堆里也出现了废弃的人体组织。

那么这些“实验器材”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谢轻舟对此,又是否知情呢?

陈向东很快联系上邓主任,把自己心中的疑惑提了出来。

“抱歉,陈书记。

我只能说,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你提出来的问题都无法解答。”

“那好,我换一个问题,你觉得蒙常务有没有可能知情?”

“陈书记,你今天的这些问题真的很让我为难啊。”

邓主任叹了口气,再次说出无法解答四个字。

“依照我的判断来看,路英和肯定多少知道一些。

蒙琴的话,我说不好,她在南和只待了一年多时间。

就算知道,很可能也只是听说了一点风声。

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可不是每一个干部都会深究的。”

陈向东无奈,只能接受邓主任看似无意义的回答。

不过邓主任还是告诉了陈向东一个好消息。

如果算得上是好消息的话。

“根据实验室的规模,以及研究人员的口供来看。

这个实验室并没有逮着丛南人民祸祸。”

从知道可能有实验室存在的时候。

安全部门就调取过丛南这些年的人口失踪数据。

同时亲自走访民间。

经过比对,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可以说,丛南县内的失踪人口中。

可能有一部分真的被抓去做实验了。

但是仅靠这部分失踪人口,可支撑不起这样规格的实验。

“后续我打算从失踪人口这条线入手。

看看能不能有别的发现。”

“制药厂呢?邓主任就不打算深入调查了吗?”

“陈书记,谢轻舟的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

现在查到制药厂头上,已经是打草惊蛇了。

谢轻舟如果不知情还好。

若是知情,现在只怕已经把很多证据都销毁了。

我如果拿了手续,最后空手而回的话。

对林书记都不好交代。

陈书记,这个案子后续,还是得依靠你了。

包括我们和林书记之间的关系,也请陈书记帮忙协调一下。”

陈向东理解邓主任的担忧。

制药集团可是华中省纳税大户。

景州制药总厂大约有350名工人。

其余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也有上百号。

下面的分厂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几百号人。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随意查封制药厂,影响到的是上千人的生计。

对地方财政方面的影响就更不必多说了。

而且对制药厂进行调查。

也难免会激化陈向东和林书记阵营其他干部之间的矛盾。

谢轻舟可是林书记阵营的老人了。

陈向东要没有确凿证据,上来就说要查人家。

难免会被人解读成是裹挟私怨、借机报复。

总之一句话,没有证据,不好办。

“邓主任的顾虑我明白,不管怎么说,案子还要麻烦你们继续调查。

至于过程中的阻碍,我尽量想办法帮你们解决。”

邓主任笑了几声,留下一句通力合作,便挂断电话。

陈向东则是揉了揉眉心。

本以为查出了丛南三家,就算是解决问题了。

没想到,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却是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