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归知道,敢站出来反对之人却寥寥无几。
一来,女帝选择成临天为新的御史大夫这事,太上皇未必不知情,没必要非去挑破这层窗户纸。
二来,成临天虽退隐多年,但懂得懂得,这位的含金量可不是盖的。
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天下之间,他点拨过的门生都不少,没人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得罪他。
除了成临天,朝中各个部门都新增或减少了人。
不少人知道,这些新增上来的人都是女帝培植的,看来女帝早就对大统有所想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朝臣们更是刷新了对女帝的认知。
女帝**敏锐度极高,看问题一针见血,极为聪明,多次把朝臣怼得哑口无言。
态度上更不必提,上任不过几天就要肃清朝堂不良风气,让人去各个衙门明查暗访,也让各部门的人心惊胆战。
此外,女帝还极为勤政,经常诏大臣去御书房商议政事。
可以说,除了是女子之身,其他好皇帝需要的品质她身上都有。
当然,好皇帝不需要的品质她身上也是有的。
女帝比之太上皇更为强势专制,且有整治世家之心。
单是这点,就让很多人心中不安,生怕女帝朝世界朝世家发难。
看似平静的京城,实则内里风卷云涌。
许多世家都在暗里联系,商议世家未来。
这一切都在梁晚辞和几位重臣的预测之中,他们都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这个时机,很快就要到了。
五日后,大朝会。
当众人发现,大将军庄承身边站着一女子时,众臣讶异,庄承上朝连夫人都带上了?
也有人看清肖芙娘身上的朝服之后眼神闪烁,直觉今日怕是又有大事发生。
果真,开朝不多时,内侍宣布,今日起成立太医学院,为大梁培养人才,肖芙娘为太医学院院长。
话落,朝臣窃窃私语。
想的没那么深的朝臣在想,大梁官方要成立太医学院?
成立就成立了,但怎能由一女子牵头?
虽说该女子在医术上有独到天赋,但放眼天下,女子行医者的数量远远不及男子。
想的深些的,却已经意识到了这事的不对劲。
太医学院要是成立了,定会瓜分天下天下各地的医署权力,届时他们世家培养出来的大夫就没现在那么值钱了。
虽说培养医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但事在人为,若真有那一天……
总而言之,此举实则是在瓜分他们手中的利益。
因而,议论过后,朝臣口风空前地一致请女帝三思,此举不可行。
众人建议,若是女帝想替大梁培养大夫,直接从各地医署派出一两人培养即可,若是女帝认为惜才,也可破格让肖芙娘进太医院当医女。
可惜,他们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没法扭转女帝的想法。
甚至庄承手一挥,又有精锐士兵进大殿溜了一圈。
这下谁还能说什么。
这位女帝摆明了不会听他们的,一意孤行到底。
若是他们强烈反对,就如同前些天不满女帝的那些人一个下场,横尸当场。
这是谁也不想看见的。
众臣缄默着下了朝,肖芙娘也迎来了新的工作。
太医学院的位置就在城东,一座五进的大院子,这里本为汾南王的私宅。
汾南王触怒女帝死后,其家眷生怕女帝清算,仓皇逃离京城。
人一走,这些私宅就成了女帝的囊中之物,自是由她随意支配。
太医学院成立的告示一经贴出,京中百姓无不沸腾。
官府开设专门教导医术的学院了,院长还是刚破解了疫病的肖芙娘。
说肖芙娘可能大家不知道是谁,但若说庄大将军之妻肖神医,大家就知道了。
且,去太医学院学习学费全免,还包三餐,未来成才后会根据医术分配到各大地方医署当大夫。
于贫困的百姓而言,仅仅是包三餐这一点,就值得人去学。
于普通人而言,就是分配不到地方医署,只学会这一技之长,以后自己攒钱开个小医馆或是去医馆求职也是可以的。
总之,这则消息在京中迅速蔓延,普通人家中有条件适合的儿女,纷纷去报名了。
不仅是京城,这则消息还经由官府的手输送到了大梁各地。
许多对医术怀揣梦想亦或想借此学个技能的人,纷纷踏上了来京的道路。
更别提一些本就入了行却医术不精的大夫,他们如今将肖芙娘奉为神话,知晓她是太医学院的院长,便想拜入其中。
不说能和肖芙娘学习,只偶尔得她一句点拨也是可行的。
其间,不少曾在疫病之中和肖芙娘共事过的大夫,也都收到了肖芙**信件。
信上言,朝中成立太医学院,她为院长,想要教导更多人进入医道,但其手下人员太少,故而问众人,可有志同道合者……
收到这信之后,不知多少大夫激动到颤抖,收拾包袱重新启程。
大梁医者有此机会,他们焉能不从?
更何况,这于他们而言,亦是一场求学。
安州府,亦有不少肖芙娘熟悉的大夫背上包袱告别家乡。
肖芙娘忙懵了,她想过告示一出,报名的人定是不少。
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仅是第一天,来报名者就有数千人,虽说经过筛查,其中有好几百都是超了年龄亦或其他方面不符合条件者。
但这仍是巨大的工程量。
再加之,梁晚辞除了给她宅子,行医物品,一个太医学院院长的名头,以及给她一千精兵的支配权,其余什么也没给她。
一切都要由她自己管理,收集。
肖芙娘咬牙,若非需安老在北疆坐镇,她能直接去信把他老人家请来。
不能调动太医院的人就算了,别的方面一点人都不给是不是过分了点?
府中那些多余的仆从,她原是打算遣散的,经过此事她把这些人都调动到了太医学院里。
另外,她还打上了许家的主意,许从南替梁晚辞办事,早就在京中购有私宅,其内仆从更是不少。
许员外得知后,笑呵呵地借出了府中不少仆从。
若不是成家如今主子多仆从少,她也是想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