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感慨还好过来找了方言,要不然后面就麻烦了。
然后他就赶忙回去联系人了,现在刚开始,还有时间把这些没弄的东西都弄齐全。
方言这边则是回去学校。
下午还有课要上呢。
到了学校过后,还没上课方言就去了寝室里。
这会儿寝室里的人都凑在一起,商量周末要去聚餐的事儿。
主导这事儿的人是萧承志。
他家里本来就有一套他爷爷的四合院,虽然他二叔家也有份,但也是给他爸留了位置的。
萧承志意思就是干脆周末都去他家四合院。
到时候他弄头羊回来,大家一块儿吃涮羊肉。
还能弄一锅羊杂汤,这么多人都够吃了。
虽然没有当上班长,但是寝室里请客的第一个人必须是他。
看到方言来了,他就询问方言去不去?
“我就不去了,周末我还有事儿。”方言对着萧承志说道。
萧承志听到方言不去,当即说道:
“你不去那就少很多意思了。”
方言想了想,说道:
“那要不干脆你们到我家来算了,我正好要请霍苏埃那帮人还有楚乔南,另外我的合伙人也在,到时候我们可以说说股权的事儿。”
方言其实本来也想找机会让他们去自己家里聚一聚的。
毕竟绑上一条船那肯定是要多聚会多交流的,这些人以后肯定还会在九月份和他一起考研究生班的,到时候肯定关系会更加紧密。
关系就是要这么一点点的慢慢培养。
此刻作为方言老朋友的孟济民说道:
“那还是去老方家里吧,他们家大,还有他做菜好吃。”
“我同意!”王志君点点头说道。
闷葫芦总是会有些出人意料的操作。
他同意后方言看向萧承志,成宝贵,还有李正吉。
问道:
“这下寝室里就有一半的人都同意了啊!你们怎么说?”
李正吉说道:
“那我也同意了。”
成宝贵对方言家里也挺好奇的,他说道:
“我也同意。”
萧承志这下人也麻了,说道:
“那我……我也没意见。”
毕竟去方言家里不只是吃饭,还要聊他们入股的事儿,这都是钱相关的。
所以萧承志最后还是只能放弃说这事儿。
方言点点头,说道:
“行吧,问问邓南星,张延昌,杨景翔,杜衡,严一帆他们,愿意去的也一起去,就吃个午饭,下午你们想怎么安排随便你们。”
听到方言这么说,萧承志精神一震,说道:
“那中午在你家里吃,晚上到我家里聚餐啊。”
李正吉说道:
“不用了吧,我还得回一趟家,方哥这么安排,我还可以下午回去一趟。”
王志君说道:
“没错,我也是。”
“……”萧承志无语了。
天津人成宝贵看了一眼萧承志,说道:
“要不下周再去你家里?”
萧承志说道:
“那可说定了,到时候可别改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放心肯定不会变卦。”
……
在寝室里呆了一会儿后,下午上课的时间就到了。
方言他们开始了下午的课程。
又是一节分享课,明显能够感觉大家的表达更加好了。
医术进不没进步不太清楚,但是在讲台上讲课的经验值绝对是涨了。
接下来又是一节《中药炮制学》。
这堂课上面方言被金世元教授,叫上去讲了课本里面涉及到的医案。
毕竟都是方言自己编撰的,所以他讲起来比金世元讲起来都还好。
没办法啊,作者就是他。
下面甚至还有个孟济民也是负责编撰书籍的主要人员。
方言讲完后,金世元教授感觉也没啥好补充的了,主要是讲的很全面,然后金世元教授就干脆说起了自己和道地药材的故事。
14岁到BJ复有药庄当学徒。
1945年在BJ益成药行从事原料药材批发工作。
在中药品质鉴定与评价方面他创建了“五象七原”的学术思想,能准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以及是否“道地”。
同样在中药传统炮制理论与技法方面,准确把握炮制对改变药性及临床疗效的关系,讲求传统规范与质量。
这位大佬如果方言不出现,他就是三年后《中药炮制学》的主编。
所以讲起来干货还是相当的多的。
就连方言都感觉听完之后受益匪浅。
故事里面带着干货知识,这种讲课方式还是相当受同学们的欢迎的。
有些人记东西就喜欢记故事。
就比如你给他说,炮制猪蹄甲的流程和功效是什么,直接说他就记不住,但是你给他说了方言泡制猪蹄甲的故事后,他一下就记下来了。
有些时候记忆力差,可能就是没找到记忆点。
而有些人他就是不能死记硬背,他只能通过故事记忆点来记忆,这种人就是更加注重逻辑性,他有自己的思想。
方言这种照相似的记忆能力,其实也是一种讲究逻辑的方式,他必须先理解这里面的意思,才能记忆下来,只不过系统简化了这个逻辑的过程。
一节课上完大家都形成了记忆点,对于金世元教授说的知识都记得清清楚楚。
接下来就是一堂思想**课,上完今天的课程就算是完工了。
接下来就到了放学的时间。
方言去隔壁华夏中医研究院开车的时候,发现程老在这边等着他了。
“什么情况?”方言对着程老问道。
程老对着方言说道:
“就是你说那个周左宇的徒弟的事儿,周末我正好有空,打算去亲自会会他。”
方言回过神来,上次的事儿过后,他就给程老打过电话说过这事儿。
现在程老打算亲自去见见周左宇的高徒,他当然也乐意了,毕竟程老他也是研究了一辈子针灸的人了,某些方面肯定比自己眼力高,方言于是点头说道:
“那敢情好,周末正好我们家聚会,不光是楚乔南要过去,还有不少人也要过去,你也好认识下我们班的同学,还有几个外籍留学生。”
程老眉头微皱,问道:
“外籍留学生?什么人?”
方言说道:
“古巴的,南斯拉夫的,波兰的还有个东德的,这次我们谈成单子的就是其中那个南斯拉夫的人。”
程老没有参加谈判的事儿,只是听到过赵锡武副院长说过一嘴,听到方言说话,他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哦,那行。”程老点点头说道。
说完方言准备上车的时候,程老又问道:
“对了,你们谈判后面怎么样?”
方言想了想说道:
“总的来说还算顺利,今天中午已经完成生产线视察,人家那边已经去准备款项了,不过我和老胡发现了点小问题,需要补签一些合同和准备一些文件,可能稍微要麻烦下上级领导。”
听到方言这话,程老表示道:
“他们也有份,该他们麻烦。”
方言笑了,确实大部分的利益都是给国家的,找他们也算是天经地义。
方言打开车门,对着程老问道:
“周末用我来接您不?”
程老摇摇头:
“不用,就两公里多点,我走路就过来了。”
方言坐上车,对着程老说:
“那行,周末我就等您大驾光临了。”
程老点点头,然后对着方言叮嘱:
“路上开慢点,你这车一开起来跟牛叫似的。”
方言笑着说道:
“好,我开慢点。”
“行了,走吧!”程老说完,帮着方言把鸥翼门给关上了。
接着和方言挥挥手退到了一旁,方言发动汽车,随着引擎发出一阵咆哮,然后驶出了大门。
周末的时候家里人就多了,回头还得去采购点东西才行。
现在家里大姐上学去了,老婆怀孕了,老娘每天也是上一整天的班,方言采购东西还得靠自己。
把车放好后,方言从协和走出来准备回自己家里,刚走到**街的时候,就发现索菲亚那辆斯蒂庞克轿车停在门口。
算起来他们也是好久都没来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院子里,安东和师弟赵正义正在说着关于中医的事儿。
讨论的是院子里井水。
方言听到赵正义正在给师兄安东说,“冬天井水热应该属阳,夏天井口冒凉气应该就属阴。”
一旁的索菲亚明显插不上话,因为她根本就还没理解到这个阶段。
安东他们看到方言回来了立马对着方言打招呼。
“师父!”
“师父您回来了!”
安东和索菲亚分别和方言问候。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好久不见了。”
接着拉着他们进了正厅里面,安东对赵正义说的问题还是很在意的,到了里面后,就询问起了方言的观点来。
方言告诉安东: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中医阴阳理论的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如此绝对划分。”
“一般来说,冬天外界寒冷,井水相对较热,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可体现出一种“阳”的特性,即温暖、向上、活跃的特质;夏天外界炎热,井口冒凉气,相对凉爽,与外界高温形成反差,可表现出“阴”的特点,即寒凉、向下、沉静的属性。”
“然而,阴阳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并且具有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等关系。”
“井水本身的性质不能单纯以冬夏的表现就绝对地归为阳或阴。”
“井水在地下,得大地之滋养,具有阴柔的本质,其温度相对稳定,只是与不同季节的外界环境对比呈现出不同的寒热表现,同时,这种寒热表现也只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医理论中严格意义上的阴阳属性划分。”
“所以,说冬天井水热属阳、夏天井口冒凉气属阴有一定的直观合理性,但不能简单地以此来明确界定其阴阳属性,需要更全面、深入地从中医阴阳学说的整体理论来理解和分析。”
其余三个徒弟听到后表情各异,安东对着方言问道:
“师父,前几天我给娜塔莎阿姨治疗风湿,她只要下雨前就疼的要命,我选在中午阳光最盛的时候,用针刺阳陵泉的方法治疗,能不能算以阳克阴?”
方言一怔,问道:
“你都给别人下针了?”
安东点点头:
“嗯,娜塔莎阿姨是我们的邻居,她风湿有些严重,知道我在学医,所以想让我帮忙治疗下。”
看得出来安东有些忐忑。
方言没有评价他的对错,只是对着他问道:
“那你感觉效果怎么样?”
安东想了想,然后老老实实的回应到:
“效果不是特别好,但是也是有效果的。”
方言对着他说道:
“你的理论上大致方向是没问题的,不过还有很多细节没做好,她是老风湿了,当然不可能因为你扎针扎一次就扎好了,还要配合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才行。”
“而且银针不是扎下去就行的,还要得气,还有特定的手法。”
方言从手腕上取出银针。
对着安东说道:
“在自己腿上定位阳陵泉,你说说你是怎么下针的。”
安东接过方言的银针,然后说道:
“阳陵泉取穴,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成90度,在膝盖外下方,可摸到一个凸起的骨头,即腓骨头,在其前下方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这个凹陷处就是阳陵泉穴。”
方言点点头,这小子的记性很不错。
接着就看到安东定位到自己的阳陵泉,然后他说道:
“我当时就这么直接下针的。”
方言对着他说道:
“下针角度偏了5度,胆经气机在这有个折弯。”
“在这里轻捻针柄要像疏通水管那样,顺着经气流向进针。”
“下针后你会感觉到像是有鱼咬住了鱼钩似的,并且你的皮肤上围绕针的地方,会出现一圈红色。”
安东听到方言的话,老老实实的照做。
结果第一下他扎进去,没有任何感觉,立马就想要**。
方言对着安东说道:
“当针刺未得气时,可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得气,适当调整针刺的角度、深度,采用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手法来激发经气。”
“还可以稍作等待,留针片刻,同时让患者放松身心,配合做一些适当的肢体活动或调整呼吸等,以促使经气传导,达到得气的效果。”
安东照做,稍微动了下针,果然出现了不一样的感觉,不过他感觉不像是鱼咬钩,而是一股子热气从穴位里涌了起来,并且针下有种沉紧感,就好像针被轻轻吸住一样,而且针体有轻微的颤动。
这都是刚才没有的。
看了一眼自己的穴位果然出现了一圈红色,安东惊喜的对着方言说道:
“师父!我会了!我会了!”
“我之前下针都没有这种感觉。”
方言让安东见识到了什么是正确的下针手法后,又教了他简单的补泻手法,安东如获至宝。
然后方言有告诉他:
“你邻居娜塔莎阿姨是不是申时也就是下午15-17点痛得最厉害?”
安东惊讶的问道:
“师父你这知道?”
方言解释道:
“这是因为膀胱经当令时湿邪作祟,你以为正午纯阳?实则阴气已生!巳时阳极化阴前扎针,恰似沸水加冰,既能温通又不伤津液,你下次改在巳时也就是9-11点扎阴陵泉,脾主运化水湿正当时,效果肯定比你正午十二点下针管用。”
安东听到后连连点头。
然后方言又拿出艾绒递给他:
“扎针后把苍术艾条悬灸鹤顶穴,灸到皮肤潮红为度。”
方言对着他说道:
“周末你带娜塔莎阿姨来我这里复诊,我要看你调整后的手法。”
安东赶忙点头:
“好的师父!”
安东问道:
“师父不开药吗?”
方言摇摇头:
“暂时不用,等复诊的时候,我再教你。”
方言想了想,然后说道:
“其实说起来,确实也该教你一些新东西了,你要是有空的话,以后每天下午五点都到这里来,和你小师弟一起学东西。”
“好!”安东听到方言要开始每天教他了,高兴的连忙答应下来。
方言接着转过头,看向一旁的索菲亚,学习进度索菲亚肯定是跟不上的,不过中医不行,不代表她的功夫不行,所以方言对着索菲亚也提出了邀请:
“索菲亚,你要是乐意过来的话,也可以不过是早上过来晨练。”
索菲亚本来以为自己没份了,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她眼睛都一亮,点头道:
“好!好的师父!”
“我早上来没问题的,我每天早上也晨练。”
方言对着索菲亚问道:
“六点你能到这里吗?”
索菲亚说道:
“能,开车过来要不了多久时间。”
方言说道:
“好,那明天早上我等你。”
说完看向安东:
“安东你想来也可以。”
安东顿时露出痛苦面具,六点到的话,那就必须五点多起来,那对他来说确实有点难度。
不过他想了想最终还是说道:
“我可以试试。”
他没把话说死,万一到时候起不来,还可以反悔。
除非早上方言教他医术,他才有那个动力起来,光是起来打拳晨练,他确实感觉自己做不到。
这时候他才发现小师弟赵正义实在太**了。
这都能跟上节奏。
……
当天晚上方言留着他们在这里吃了顿晚饭。
然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来这里,是因为在家里学习感觉已经学的有很多问题要问了,所以才过来的。
吃过饭后,方言给他们解答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安东的问题当然是关于中医方面的,而索菲亚的问题是关于练武方面的。
方言发现自己放养的两个徒弟还真是挺刻苦。
人家起码每天都在学习,这些问题不深入学习下是问不出来的。
这就是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这么努力认真,方言也不知道是该说他们品质高尚,还是说老毛子巴丘卡耶夫的家教好了。
解释了这些问题后,方言发现他们的学习进度其实也还不错。
接下来和赵正义一起学习一点问题都没有,只需要在一些问题上方言再给他们解释下就行了,当然了他们还可以互相交流。
接下来方言就让他们先回去,明天早上再见。
送走了两个毛子徒弟后,方言又跑到书房里继续看了两个多小时的医案笔记。
如痴如醉的【叮】了一堆医案进脑袋里。
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索菲亚就带着安东在五点五十多来敲门了。
比老胡老范他们都来得早。
索菲亚精神抖擞,安东一脸生无可恋。
接着老胡他们也来了。
一边晨练,方言一边和老胡交流了他昨天办的事儿。
方言说的那些东西,昨天老胡都找上级领导办去了。
之前方言说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这话还真是没说错,他们自己也忘了这茬了,以为老胡是老手了,应该都是没问题的,结果还好方言多了一句嘴,要不然到时候交货被扣在贝尔格莱德港口,那就真是尴尬了。
不过上头反应还是相当快的,马上就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这块的小组,不用老胡操心了,他们专门有人来做,一定要把这块做的漂亮。
此外关于真空冷冻技术要协调罐头厂或者西药厂的事儿,卫生部那边大手一挥,直接让京城这边的一个制药厂,专门派人过来对接事宜。
霸道的让老胡都不知道该说啥了,用人家的机器还让人家过来对接。
老胡都害怕人家往药里吐口水。
打算到时候去送点东西什么的,另外继续给日本那边发电报,让人再弄相关的机器回来,老是求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自己手里有才踏实。
利用日本那边的小汉方药厂,直接用美国人的身份采购机器,其实还是非常好搞到东西的,毕竟日本人对美国人的东西真是不怎么查,在新加坡去绕一圈回来,直接就能在塘沽上岸。
大概一个月的样子就能搞定。
到时候差不多厂房也初步完成了,生产线正好可以往里面搬。
方言听到老胡的安排感觉还不错。
然后又问起了他关于《逆转生死》电影的事儿。
老胡一拍脑门儿,说道:
“差点忘了这事儿,他们剧组今天上午八点开机仪式,我们去拍个照!”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