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如意 第731章 裂开了

辛迦不傻,这个人不露身份和面容,就是对他有所防备,若是他将今日的事说出去,却不能指出这人的身份,便不足被人取信,说不定还要遭到猜忌,作为可能泄露了秘密的人,为了以防万一,八成还会被灭口,来个死无对证。

所以他没的可选,只能赌这人说到做到,将来能给他一条生路。

那人离开之后,辛迦就被送回了自己的牢房,躺回熟悉的草堆中,一声惨叫从不远处传来,辛迦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李波底的模样,辛迦又瑟缩了一下,再一次后悔,不该跟着李波底来梁朝,更不该掺和进这桩案子中。

……

蒲诃罗等了两日,衙门终于传来消息,李波底招认收受贿赂,也承认曾吩咐手下杀人。

蒲诃罗心中松了口气,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询问文吏道:“辛迦呢?”

文吏道:“另一位使臣承认收了银钱,但杀人是李波底下令,与他无关。”

蒲诃罗点头,即便是这样,辛迦短期也别想回到三佛齐,也就是说,他成功将两人留在了大梁。

用不了一年半载,他就能将航道握在手心里,到时候即便二人回到三佛齐也没用了。蒲诃罗感谢文吏。

文吏道:“分内之事,我们大人也想早些将这案子审结,免得耽搁两国的贸易。”

“不会,”蒲诃罗道,“我已经让人送信回去,很快就会有商船来到梁朝。”

文吏自然不会管这些事,送完了消息,他就带着人离开。

蒲诃罗身边的管事低声道:“这就行了吧?”

“还要回去安抚好达图,”蒲诃罗道,“李家定会闹事,我们要设法压下达图的怒火。”

蒲诃罗话音刚落,就看到门房进来禀告:“汴京瓷行行老打发人来了。”

蒲诃罗精神一振:“人在哪里?”

门房将手中的信函递给蒲诃罗:“留下这信函,人就走了。”

蒲诃罗不敢怠慢,立即将信拆开查看,片刻之后他紧锁的眉头松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管事不知发生了何事,立即询问。

蒲诃罗道:“我们回去能向达图交待了。”说着将手中的信函递给管事。

管事一看,这哪里是什么信函,而是一份货单,满满几页纸,除了青瓷、青白瓷,还有从礠州、耀州来的瓷器,这些刻花、画花工艺的瓷器,是大梁石炭窑烧制出来的器型,不但精美而且价钱也要低一些,可想而知会多受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一套佛瓷,蒲诃罗来到大梁,听到不少有关大名府石炭窑佛瓷的传言,谢大娘子给的这张货单里面,就包括一只舍利匣,虽然肯定与宝德寺供奉的那只不一样,但足以让达图欢喜了。

货单上除了瓷器,其他商品也一应俱全,宋锦、夏布、漆器和茶叶全都罗列其上,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铜钱、铁器和铜器,不过人不能太贪心。

“这张货单能够供应一年?”管事看到最后不禁惊诧。

蒲诃罗颔首:“这样即便谏义里、占城、注辇都能拿到梁朝的货物,也及不上他们的齐全。”

管事立即行礼道:“那就恭喜老爷了。”

蒲诃罗笑道:“等拿到货物,我们就启程回三佛齐。”有这些东西,他若是还不能掌控航道,这辈子也别再来梁朝了。

“拿些礼物给谢大娘子送去。”蒲诃罗吩咐。

管事应声就要去办,蒲诃罗叫住他:“算了,明日我亲自前去拜见。”敬服一个人,不在于她表露出来的威势,而在于她都做了些什么。

只要谢大娘子承诺的事都能一一实现,他自然愿意与她同盟,谁不想要一个聪明、强大的伙伴?

……

谢玉琰的院子里,于妈妈正张罗着收拾箱笼,杨小山进门拜见谢玉琰。

谢玉琰道:“可商议好,让谁留下?”

杨小山道:“咱们杨氏族中的几个旁支留在福建。”他与大家商议过了,觉得福建的差事交给自家族人更放心。

谢玉琰道:“这里不比汴京,我们不在的时候,难保会有人向你们下手。”

杨小山点头:“这个大家都知晓,不过正是因为危险,族中的人才想要去做。”

杨家不能一直靠着姻亲关系,压过其他人,到时候内部出现了矛盾,大娘子就要为难,再者……大娘子总要嫁人的,他们不能让杨氏成为大娘子的负累。靠着自己本事吃饭,才能站得稳,大娘子教了他们法子,他们也得争气才行。

最后一个理由就是……杨小山也有私心,现在杨氏一族太好了,这是大娘子给他们带来的,万一将来大娘子管的少了,就要他们引着族人做事。

付出多少辛苦拿多少好处,而不是一心想着通过攀亲来获得利益,杨氏族人要懂得这个才能长久。

谢玉琰点点头:“我知晓了。”

杨小山道:“我还是要回汴京的,不过要晚几天。”大娘子手中的事还没做完,回到汴京,还用得着他。

谢玉琰再次颔首:“还有一些事要留在福建的人去做。”瓷行也会留下人手,但他们都不适合为她去奔忙这些。

杨小山仔细听着。

谢玉琰道:“你们探查一下福建的稻种,有一种占城稻,他们应该早就开始试种,我想知晓有没有培植出适应本地的品种?”

“若是有,帮我选出一些,我想要拿去江淮试种。”

谢玉琰记得这时候的占城稻,应该在福建已经驯化的差不多了,可以出稻种向其余地方推广,如果可以,她想要这一天来得快些。

两人说完话,杨小山下去做事,离开的时候刚好看到王铮从外面回来,看着这位小郎君晒得有些发黑的脸,不禁感叹,就算王氏这样的大族,子弟也要一样奔波,这才来到福建,就又要跟着大家一起回去了,委实不容易。

此时此刻,王铮看着院子里的箱笼也有些发愣,不禁向于妈妈道:“妈妈这是要……”

于妈妈笑着道:“将东西收拾好,动身回京的时候也就不用太慌张,咱们人手不够,得早做安排。”

王铮有种不好的预感:“那也……太早了吧?”

于妈妈道:“不早了,就这几日的事了。”

王铮忽然觉得什么东西在脑子里碎裂开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于妈妈在说些什么?

写过《宸宫》、《殿上欢》的起点女频作者沐非又回来写文了,新文《玉阶血》已经满7万字了(听她说一共才60万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