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第329章 巡视作坊

“在下出身于农家,见惯了疾苦,能有今日,也是乡亲们的必不负今日所言。”李平安诚恳道。

“你这样的年轻人,大康已经多年不曾见了。”寇相呵呵笑道,“老夫还以为你会怪我一把年纪了,如同朽木一般,还要多嘴。”

“年纪大了又如何?大康年轻力壮、精力充沛者不值凡几,有能力扶危救困,拯救畏惧者亦如过江之鲫,可又有谁如同老相爷一般,主动站出来,救国于危难之间呢?”李平安感慨道。

这话不是李平安恭维寇相,想从他身上获取什么,而是李平安真的发自肺腑地敬佩对方。

在如今朝堂之上,人人谋私利,圣人不作为的背景下,一个年迈的老朽,能够想尽办法,维持西北的局势,又在彼时设法解决财政困局,其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作为一生为国操劳的文官顶级存在,他随便混混日子,熬到致仕,衣锦还乡,等到去世之时,混个忠献轻而易举,人生也是完美的。

他这一生,立下如此多的功劳,将来少不了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

可寇相却没有选择这条最舒适,最艰难的道路,而是堵上了后世的剩余,甚至于一家人的身家性命,自愿以老迈之躯,为国尽忠。

或许后人会说,他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他这么做是为了自救。

可即便是如此,李平安也觉得他比朝堂上那些自私自利,甚至于卖国求荣的朝臣强一千倍,一万倍。

寇相这些年不知道听了多少流言蜚语,说他图谋不轨者,说他贪恋权势者,如同过江之鲫,他都靠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坚持下来,可说实话,他也是人,内心如何不难过呢?

可直到此时,他遇到了能够理解他的知己之人。

老相爷长叹一声,轻声道,“知音难觅,如果天下人都如李刺史一般,知我懂我,该多少啊!”

“寇爷爷,我早就写信跟你说过,如若你跟平安贤弟相遇,便能找到新的志同道合之人了。”

尉迟常说道,“平安贤弟如今也算是岭南道的风云人物了,一言既出,追随者不知道凡几,可他既不沽名钓誉,也不为一己私利做那些下**的事情。”

“如今在他的操持着,吸纳了数不尽的流民,又给普通百姓提供了不知道多少工作岗位。”

“而且他扶持农桑,修缮道路和沟渠,做的都是流传千古的善事,这样的人物,如何不值得结交呢?”

寇相收起情绪,温声道,“好了,你不必夸起来没完没了了,李刺史之贤,老夫已经尽收眼底了,不知道李刺史,能否给个机会,让老夫参观一番,咸菜作坊呢?”

“当然可以!”李平安笑着回应道,“不过路途遥远,为了防止再次遇到贼寇,我已经派人去清扫道路,警告贼寇去了,烦请先去驿站休息一二,也给下官机会,为相爷疾风吸尘。”

“那就听李刺史的了,”寇相点了点头,旋即说道,“还有,别总是下官下官的,你一个羁縻州的刺史,连官都算不上,你若是不嫌弃老夫年迈,便随尉迟常一道,喊我一声寇爷爷吧。”

李平安行礼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一行人直奔驿站而去。

期间寇相问起尉迟云英这妮子的位置,李平安怕引起不必要的忧虑,便告诉他尉迟云英在剿匪,暂时无法拜见老相爷。

实际情况,尉迟常也已经知道,索性李平安已经解决了尉迟云英的麻烦,尉迟常虽然担忧,但也没有横生枝节。

从驿站外折返驿站,路上遇到不少巡逻的乡卫,以及购买咸菜的商贩,见到李平安,都主动停驻打招呼。

每个人脸上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寇相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是给李平安虚伪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

到了驿站,稍作休息,酒肉上了一桌。

让李平安感觉震惊的是,寇相一把年纪了,一桌的牛肉吃的却非常带劲。

李平安频频看向尉迟常,问道,“老相爷真的那么猛么?不会一会儿跑肚拉稀吧?”

尉迟常憋笑道,“你胡说八道什么,寇爷爷年轻的时候,可是正经的猛将,这点肉食算什么,再年轻五岁,一口气吃个五六斤肉食,都不在话下。”

酒足饭饱,休息一夜,队伍直奔定南州而去。

剩下的道路,因为李平安提前清扫,自然没有了打扰。

三日后。

队伍抵达象鼻山。

如今定南州的市场,已经完全被打开。

象鼻山的腌制作坊,一刻不敢停歇。

不停地有硝土被运输到象鼻山,不停地有咸菜被货车拉走。

好一副热火朝廷的景象。

“先前尉迟常说贤侄你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老夫多少有些质疑,现在确实信了。”

这一路走来,让寇相惊讶的事情很多。

诸如百姓用来果腹的杂面,以及道路两旁田野中的深井,都是造福于民的好东西。

休息间,寇相总是忍不住下车,跟百姓交谈一二,对李平安的欣赏,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了。

等到进入象鼻山,看到库房里堆满的咸菜之后,更是感慨道,“一堆废石废土,竟然能够提取出如此多有用之物,真的是太神奇了。”

“如果此法能够传遍天下,百姓的日子就舒坦多了。”

“相爷确实高见,不过硝盐说到底只是替代之物罢了,”李平安说道,“相爷若是真的想让百姓日子过得舒坦,应该想办法解决那些盐商。”

“其实想要人人有便宜盐吃并不算难,只要加大供应即可。”

尉迟常也在一边儿说道,“是啊,寇爷爷,若是真的想要造福百姓,还得从盐政着手,这咸菜虽好,但说到底,是平安兄自己贴钱供应百姓,即便是献出来,意义也不大。”

“你们两个小家伙说的很有道理,是老夫着相了。”寇相感慨道。

他之前确实有想法,从李平安手里获取生产方法。

但是他很清楚,盐政乃是国策,更是无数人谋利敛财的手段。

想要改变很难。

如果他还年轻,确实可以尝试一二。

但也只是尝试一二,自己当初配合圣人实施新政,最后结果也是草草收场,那还没涉及到世家的核心利益,便是如此。

若是对盐政动刀,结果更是不言而喻。

“老夫年纪越大,越是急迫的想做些什么,结果却发现,什么都做不好。”寇相感慨道。

“相爷已经做了很多了。”李平安笑着摇摇头。

其实他已经想好了,寇相如果讨要腌制咸菜之法,该如何拒绝。

倒不是李平安自私自利,过于重视咸菜的利润,主要是这一传就是一整套流程,总不能将熬制硝土的手艺也传出去吧?

如今寇相主动放弃,让李平安也松了一口气。

“寇相之前边说,要为军队采购咸菜,眼下还需要吗?”李平安问道,“如果需要,我这边儿提前安排人手,增加产能。”

“这个是自然的。”寇相自信道,“天下的事情老夫左右不了,但是手下儿郎们吃什么,老夫还是能决定的。若是谁跳出来阻拦,想要在老夫口袋里抢肉吃,就让他免费供应好了。”

虽然寇相这一次,远离了中枢。

但是这么多年的经营下来,寇相在朝堂上自然还是有一大帮门生故吏为他摇旗呐喊的。

而且这件事情,对于朝廷乃至圣人,没有坏处,以他对圣人的了解,他势必会答应的。

因为盐太贵,导致很多将领,只给手下的部曲吃盐,而普通士兵往往处于缺盐的状态。

这种状态,别说是打仗了,连训练都没有力气。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征讨南诏之行,还没开始,就已经先赢了三分了。

“那烦请相爷尽快统计数目给到小子,我这边儿还早做准备,”李平安说道,“如果军中不能自行运输,我们这边儿还要收取一部分运输费用。”

“本想要在岭南道呆一段时日,巡视边防,数据会尽快给到你小子,至于运输费用,估计给不了你多少,不过老夫可以给你别的东西弥补。”寇相回应道。

边防之事,是必须巡查的,他要亲眼所见,南越人的具体情况。

而且对于此次遇袭之事,寇相也想深挖一下。

他年纪太大了,此次去了前线,十有八九是回不来的,他想给尉迟常留点东西。

“没问题。”李平安点头回应道。

卡拉姆本身想跟李平安出征,却被安排在象鼻山,监视生产。

见李平安迎接了贵客,又谈话结束,便上前恭声道,“主人,饭食准备好了,可以就餐了。”

“相爷,既然来了,就跟儿郎们一起吃点吧?”

李平安看向寇相。

寇相确实饿了,这些日子由李平安照顾,他跟护卫队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的日子。

听李平安一说,连连点头,便答应了下来。

象鼻山因为干活的工人很多,修建了数个用来吃饭的竹棚,非常宽敞。

等到一行人抵达,卡拉姆已经操持昆仑奴,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寇相期间提醒李平安,这里用火比较多,要尽量减少木质建筑,以防引起火灾。

李平安谢过寇相,引导众人落座。

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些寻常的家常便饭。

但大康的烹饪方式比较落后,往往喜欢用炖和炸。

可李平安这边儿确实喜欢吃大锅菜。

“寇爷爷,这大锅菜乃是李家的绝活,便是魏尚那个贪吃的家伙,经常也来蹭饭吃,您吃过一次,肯定会喜欢的。”尉迟常笑吟吟道。

“哦,之前李小子总是抱怨驿站的饭菜不好吃,这回老夫倒是要尝尝,他们家的饭菜到底有什么特色。”寇相也是一脸好奇。

“寇爷爷,别听他瞎吹,乡野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无非就是些山里的野味,野菜,还得委屈您呢!”李平安将寇相引导到主座,然后自己才落座。

这折腾了好些日子,李平安也是疲惫的不行。

一边儿的李福,见李平安如此的随意落座,刚想训斥李平安。

却被寇相一个眼神制止了。

李平安意识到情况不对劲,自己离着寇相太近了,刚要起身,却被寇相按住了。

李平安微微有些惊讶,别看寇相一把年纪,须发都白了,力气还挺大。

尉迟常见李平安吃瘪,呵呵笑道,“别挣扎了,别说你那两下子,便是我也挣脱不了寇爷爷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