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己与花旗银行的关系很不错,但生意就是生意,不同生意很多时候是不会通用的,特别是不同地方,负责人还不一样;
自己的其他业务,与花旗其他负责人合作的很多,大家和和气气,可某个项目如果让花旗一个分公司亏损,那人家可不乐意,这也是人之常情;
且银行的要求也正常,一个项目一直亏损,那想再获得资金支持,就必须要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抵押。
杨文东在香港的很多产业,价值很高,但美国或者说洛杉矶这边的银行是不会认的,他们不会这么给自己找麻烦;
思考了一会后,杨文东发现自己在美国最有价值的,居然是沃尔玛的股票,因为沃尔玛已经上市了。
于是,杨文东便安排美国的律师,与花旗银行沟通,抵押沃尔玛的股票,这样就有了支持百思买的资金;
现在的沃尔玛市值也不算很高,所以抵押资金也是有限,不过百思买扩张也是从小到大的,开始也不需要很多资金;
最配合完好的是,沃尔玛在未来很多年内,会高速发展,其股票价值也会越来越高,甚至两三年就会翻倍,如此一来,自己也能够不断的增加抵押价值,从而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资金,这样也符合百思买的未来大扩张计划。
等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家庭游戏机等各种娱乐性电子产品出现后,那百思买必然可以实现盈利,这就可以实现自我造血,然后高速发展了。
与花旗银行协商贷款这种小事,杨文东也就没有亲自参与了,没必要,手下去做就行了;
等双方在抵押、金额方面谈的差不多了,草稿协议给他看一下并告知,然后自然会有人审核,待一切没问题了,那便可以正式成交了。
而在百思买与花旗协商的时候,杨文东来到了奥马哈市,也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部。
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的CEO大卫一起陪同杨文东,在奥马哈市的工厂观看了一圈。
“大卫先生,我们在香港的合作非常顺利,如今伯克希尔已经成为了香港很多品牌的供应商,我这边也在努力开拓日本市场。”杨文东说道:“所以我希望,我们在香港的合资公司,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让其能够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厂之一。”
原先历史上,香港的纺织业与制衣产业是非常强的,巅峰时期甚至超过了意大利,进入全球前十,这可是世界国家级别的排名,香港一个城市在其中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香港纺织产业的发展史还成为了德国大学的商科内容之一;
但其实不过就是赚了个辛苦钱,全部都是低端产品,夸张点来说,就是靠着剥削工人才能有一点竞争力,香港很多纺织厂的工作时间,都是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很多老板还将工厂大门锁住不让员工离开,也因此发生过一次火灾,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对于这种事,杨文东也是没办法,这是没有技术的悲哀,前世内地一些地方甚至计算过多少根手指头才能换多少外汇,可即使如此,能够有这些产业,对于很多贫困地方来说,已经是最佳选择了,要是没有,只能务农的话,那就更惨了,不是什么地方都是能够有打螺丝的工作的。
强行改变行不通,不过可以进行产业升级,但技术这个东西,杨文东也是做不到的,即使有精力,他也会放在电子产业,那纺织产业最简单的模式自然就是引入外资了,正巧美国纺织业衰败,他又需要投资巴菲特,那伯克希尔就是最佳选择。
伯克希尔的优质纺织产品进入香港市场后,使得中高端纺织业原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就给了香港很多工厂进行产业升级的机会,毕竟有能力的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就是可以抓住的,没能力的则被淘汰;
这几年来,香港的一些代工厂也开始代工中高端服装、甚至还有不少人自己建立衣服品牌,对外销售.当然,在这方面,长兴贸易也帮助了很多,家乐福在海外的扩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无论是对伯克希尔、杨文东等人、香港工业、香港工人,这个投资都是一举多得的。
大卫点点头道:“艾瑞克,其实即使你不说,我也准备考虑这件事了,香港那边的成绩的确很不错,董事会也准备扩大亚洲市场的投入。”
“那就好。”杨文东笑道:“需要资金方面多少,我会安排人与伯克希尔联系的。”
他们几人,自然只需要制定好规划就行了,其他细节有下面人操作执行,最终他们几人知道结果就好。
“艾瑞克,你的确是一个经营方面的天才。”巴菲特也夸赞一番,随即问道:“不过伯克希尔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即使亚洲业务发展的再好,但用的也不是美国的产品,如今美国工厂的业绩还是很差,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杨文东摇摇头道:“这一点我是真的无能为力,如今美国**在全球力推自由贸易,加上集装箱的出现也降低了运输成本,美国这边工资又高、工会又经常性闹事,这种条件下,美国的纺织业是必然衰败的,根本就不可能缓解。”
明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理论上会对美国的制造业有一点帮助,但只能短期治标,且服装也是依赖石油化工的,影响必然也不小。
据说原先历史上,巴菲特控制伯克希尔之后,也曾经花费很大精力来挽救其在美国的多个工厂,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伯克希尔也逐渐转变成了一家保险公司。
“那真是挺可惜的。”巴菲特也叹息说道:“我还是想拯救一下伯克希尔在美国的几家工厂的,上万人的工作岗位,如果没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上万人?”杨文东想了想,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试试,那就是自己做终端品牌,打造一个类似盖普、北面这样的牌子;
终端销售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理论上是可以养活在美国的工厂的,至少短时间内是没问题的。”
伯克希尔在美国规模很大,但主要是做服装材料供应,而不是终端品牌,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本纺织业冲击的原因,真正的品牌,一般是不惧冲击的,除非自己经营的不好。
“自建品牌?”大卫回道:“这就是另外一个领域了,想成功,也得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需要在全美很多城市建终端品牌,难度非常大啊。”
巴菲特也同意道:“对,这个成本很高,能够成功的品牌,屈指可数。”
杨文东笑道:“那是当然,但我觉得如果你们真的想拯救美国的工厂,那这就是唯一的方法,不然是不可能的;
比成本,美国纺织厂根本比不过日本,现在日本也比不过香港,以后可能香港也比不过其他更穷的国家,这是国际自由贸易以及集装箱贸易发展的趋势,任何人、任何国家也阻止不了。”
其实如果伯克希尔在美国真的搞出一个类似北面、劳伦这种终端品牌,那对杨文东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是自己本身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即使巴菲特金融实力很强,但多一个正常的连锁服装品牌业务,也是更好的;
第二就是自己虽然看起来说的有道理,但真要品牌建成了,在资本的推动下,不管巴菲特现在多想拯救伯克希尔在美国的工厂,最终这些服装品牌订单还是会去成本低的国家;
现在会是香港,以后则是内地,且都很大可能是自己的工厂,那这对自己以及香港内地都有好处;
要知道,内地改开的初期,复杂一点的工业想投资都很难,因为当地没有足够的工业条件基础,反而服装、鞋子这种,就很适合,人员密集型产业也能带动大量工作岗位,一举多得。
巴菲特考虑片刻后,道:“艾瑞克,我知道你在香港的产业,也有零售与服装,那不如你在美国投资这个终端品牌,如何?”
“这个我很难做到。”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的资本在美国需要投资的东西很多,也是有限的,而且我不是美国人,生意做小一点倒不是问题,真做大了也会有矛盾;
再一点,如果我成功了,我为什么要采购美国的高成本原材料?站在我的角度也不对,你们想要拯救伯克希尔的工厂,那就只能由伯克希尔自己来操作这件事;
现在伯克希尔虽然亏损,但早年的收入还是很高的,与其一直这样亏下去,还不如赌一把,自建品牌,那哪怕最后没有做到很高级别,但至少也能有一个小产业,对吧?”
作为香港人,他会在美国投资一些零售行业,但也就是电子零售产业这种新兴产业,因为新产业不会与其他资本冲突,虽然可能被眼红,但至少比吃了人家蛋糕要强;
光是一个百思买想要快速扩张,就得花费天量的资金了,另外还有肯德基这个特殊食品类零售。
甚至如果不是知晓未来,那他绝对不会这么折腾,干脆直接只投资沃尔玛这种企业就行了。
巴菲特犹豫了会,道:“那我们合资,如何,你这边不需要很多资金,我主要是希望能够得到你的一些建议。”
“那行,少量资金,我可以投资。”杨文东看在巴菲特的面子,最终答应道。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