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八百八十章 丧事与喜事

次日,天顺侯薨逝。

李云并没有到场,只是派了晋王正,去现场全权处理后事。

本来,一个侯爵病逝,用不着李正这种级别的宗室处理,但是武元承毕竟不一样。

他是正经的天子,是曾经天下公认的皇帝,而且旧周最后二十年虽然天下大乱,但是毕竟二百多年的朝廷,到今日依旧有一小部分人,心里是记着旧周的。

如果不处理好武元承的后事,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有人,拿着这个由头生事,说不定还有阴谋家会借机谋乱。

朝廷虽然不怕,但是对于一个政权,或者说对于这个想要发展壮大的政权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

李正一早就亲自到了侯府,主持武元承的后事。

此时,他主政洛阳府,已经七年有余,自然不会再像从前那么生涩,处理这种小事,也是游刃有余,他到了武元承府上之后,很快就接过了局面,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武元承的丧帖,很快发了出去,到了中午时分,就有零星的官员登门祭拜,这些官员年纪都不小,基本上全部都是旧周的臣子。

他们如今已经归顺了新朝,继续在洛阳为官。

李正把大概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就来到了侯府的偏厅休息,他刚坐下没多久,一个一身孝服的中年胖子,便迈步又到了他的面前,对着他拱手行礼:“晋王爷。”

李正忙了半天,这会儿正坐下喝茶,闻言连忙开头看了看来人,看清楚之后,他才放下手中的茶杯,站了起来,拱手还礼:“武王爷。”

来人,正是陈留王武元佑。

此时,以李正的身份地位以及权柄来说,他完全可以用鼻孔去看武元佑,甚至可以不予理会,不过武元佑与江东关系不算差,李正便给了他一些面子,拉着他坐了下来,开口问道:“武王爷方才不是在灵堂么,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武元佑看了看李正,低头苦笑道:“我大兄这一去,不免生出来许多事情,有一些事情,我想跟王爷请教。”

李正看了看他,摇头道:“咱们都已经是老熟人了,不必一口一个王爷称呼,太累,武兄称呼我为三郎就是。”

武元佑想了想,深呼了一口气之后,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看着李正,开口道:“三郎,有几个问题我想跟你请教。”

他顿了顿,才开口说道:“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大兄去后,他的这些儿女们,朝廷会如何处理?”

这的确是一件麻烦事。

因为武元承这个人,很能生。

他早年做太子的时候,可能心思都在政务上,反倒不是很能生,在做皇帝之前,他只有三四个儿子,但是做皇帝失败,尤其是第二次躲到西川之后,这位末代皇帝便开启了高产阶段。

算上在洛阳的这些年,武元承的儿子已经有十三四人,女儿更是也有七八人。

这就很难处理了。

李正闻言,低头喝了口茶水,苦笑了一声:“武兄这话,还真是问住了我,陛下没有交代过,应该如何处理。”

武元佑想了想,开口说道:“这事,陛下恐怕也不会直接表态。”

他看着李正,开口说道:“陛下让三郎来处理,那这个事情,就也是交给三郎来处理了,所以我才来问一问三郎,到底会如何办…”

李正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武侯爷的女儿们好办,将来可以正常婚嫁,我不会阻拦,朝廷应该也不会阻拦。”

这个时代,毕竟是父系社会。

时人,是不怎么认母系血缘的,因此武元承的女儿们并没有太多忌讳,而且,因为她们的血统出身,将来反而可能是洛阳城里的抢手货。

试问,谁不想把周天子的女儿娶回家里去当婆娘?

当然了,娶这些曾经的“皇女”们,也有一些风险在,那就是要担心,会不会被当今朝廷追究。

总而言之,武元承的女儿们不难处理。

但是他的儿子们,就很难处理了。

万一有血脉流传出去,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被那些野心家拿去,当成一面旗帜。

李正摸着下巴,认真想了想,开口道:“这个事情,我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办法决断,我个人的想法是。”

“武兄的那些侄儿们,暂时就不要成婚了。”

他看着武元佑,缓缓说道:“踏踏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

武元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那我大兄的爵位…”

“这个不影响,将来陛下自然会让武侯爷的儿子袭爵。”

李正说到这里,忽然怔了怔,然后他看了看武元佑,摇头道:“武兄,我刚才说错话了,武侯爷的儿子们,可以正常婚配,想成婚就成婚,但是有一点,武兄要记住。”

李正正色道:“将来,武氏子孙所有人谋逆,或者是有人借着武氏子孙的名义谋逆,朝廷与武氏之间的香火情分,便就此到头了,到时候王法压下来,武氏一定族诛。”

“陛下的宽仁,也救不得你们。”

听到这句话,武元佑脸色有些苍白,他抬头看了看李正,又低下了头,神色变得有些慌乱。

李正说的话,完全有可能。

毕竟新税法推行下去之后,天底下不知道多少人看李皇帝不顺眼,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找个机会揭竿而起。

而复国,无疑就是一个极好的名头。

退一万步讲,即便武氏子孙没有人谋逆,也没有人借着武氏子孙的名头谋逆,哪天李家皇帝看武氏子孙不顺眼了,随便嫁祸一桩谋逆案过来。

武氏一样族诛。

改变不了灭国皇族的命运。

武元佑越想越觉得害怕,脸色愈发苍白,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道:“晋王爷放心,我会看住那些侄儿们的。”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还有一件事,蒙陛下恩赏,我家有一些田地,其中一块被我划作了陵地,我想问问,能不能把我大兄,先葬进去。”

“今后,我们洛阳武氏,便都埋在那里。”

李正看了看武元佑,开口道:“天顺侯不是有自己的帝陵么?”

皇帝登基之后,就会开始兴建自己的帝陵,武元承自然也不例外,早在关中之乱前,他在长安附近的帝陵,就已经修建得七七八八了。

武元佑吓得连连摇头,开口道:“我兄已不是天子,自然不能逾制,当以公侯之礼安葬,绝不敢再用关中的帝陵。”

李正看了看他,点头道:“那好,这事我记下了,回头我去问一问陛下。”

他看了看武元佑,笑着说道:“武兄不必这般小心翼翼,我们这位陛下,还是相当宽仁的。”

晋王爷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陛下若是要杀人,一般当场就杀了,若是没有立刻杀了,一般也就不会再秋后算账了。”

“青州周氏,太原李氏,如今不都好好的在洛阳为官?”

晋王爷正色道:“韦全忠父子,连一天也没有多活。”

武元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向晋王爷,开口说道:“今上光明磊落,世人所共知,我从来也不担心本朝。”

李云的信誉,是相当有口碑的,至少现在如是。

他还没有食言过。

哪怕是武元佑这种心思极多的人,也不担心自己一家会在章武一朝被清算。

但是本朝不被清算,不代表就能够永远安然无恙。

李正闻言,伸手拍了拍武元佑的肩膀,笑着说道:“真到了将来,你我说不定都没了,武兄何必为了后人操心?”

陈留王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多谢三郎,我记下了。”

“武家的事情。”

武元佑低声道:“我来经管,一定不给朝廷惹麻烦。”

…………

就在武家办丧事的时候,另一边甘露殿里,一个一身武官袍服,身材高大的汉子,正对着李皇帝毕恭毕敬,低头行礼。

“属下钱忠,拜见上位。”

李云对着他笑了笑,开口说道:“起来说话,起来说话。”

钱忠应了声是,毕恭毕敬站在李云面前。

李皇帝打量了他几眼,笑着说道:“这几年,让你镇守剑南,你干的很好,辛苦你了。”

“往后,你就留在洛阳,领鹰扬卫。”

钱忠半跪下来,深深低头道:“属下,叩谢上位!”

李皇帝亲自起身,将他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听闻你有个闺女,今年十五岁了,带到洛阳来没有?”

钱忠起身之后,深呼吸了一口气。

“回上位,带回洛阳来了,只是这女子…”

他低头苦笑道:“这几年长在剑南,学了一口川话,性格也变得…”

“有些霸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