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九十九章 江成的成功都是运气

周灵莹**躺着后,江成没一会就跟着**了,只不过她是躺在里面,侧身面朝墙背朝外。

江成**后,有些迫不及待的朝周灵莹腰间伸手过去。

“别碰我,脏死了。”

“灵莹~。”

江成的手敢触碰到周灵莹身上一点,就被她用手给拍开了。然被背对着江成说嫌脏,这让江成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可是~,可是刚才洗漱的时候,周灵莹可没有避讳江成,就在他旁边洗的**呀。

犹豫了一会,江成顾不了那么多了,开口说道:“灵莹,我想死你了。”

在男人对女人下定决心后,越反抗只会让男人越兴奋。何况某人反抗的力度并不大,刚才那句‘别碰我’,只不过是某人最后的矜持。

日上三竿,早上子女也懂事的没来打扰江成和周灵莹。

周灵莹和江成早就醒了,只是没有起床,周灵莹在被子里面头靠在江成的胸前闲聊着一些事情。

江成在香江和国内的那些公司企业管理权和利润已经被分掉了,不过周灵莹就算不经商也懂,只要江成出面想拿回去,她们这种瓜分的方法一点用都没有。

而江成听到被瓜分了,反倒是高兴的很。别说管理权了,要是他的女人和子女真能达成协商,股份全部分走都可以。

不过‘江东来’商超要瓜分掉股份,暂时还不行。

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点追求,江成对于财富上的追求已经不需要了。天伦之乐也可以安心享受了,但身为华夏人,多少有点责任感。

江成在科技方面为国家做不了什么贡献,但在民生方面,他是真的想出一份力。

“灵莹,我们现在才四十多岁,最近这些年我们旅游也算旅游够了。我现在想做一点为老百姓健康着想的事。”江成**着周灵莹说道,至于**什么部位,自然是手感好的部位。

“为老百姓健康着想的事,是什么事情呀。”周灵莹好奇的询问道,这话题给她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开一家冰袋厂,再开一家辣条厂,这东西小孩爱吃。”江成说道。

“这就是为老百姓健康的事?”周灵莹被江成的话有些说懵了,话题说的高大上,要干的缺是卖这样的东西。

“你懂什么~~。”江成拍了一下周灵莹的**,然后开始跟她介绍一下现在市面上冰袋和辣条的事情。

现在的食品添加剂并不算多,危害也不算多大。而且现在小孩也没多少零花钱,不能随便买零食,吃也吃不到多少添加剂。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也不会花钱在零食上面。不像后世,大人小孩都喜欢吃零食,就算男人能克制,但后世四十岁的女人都自称女孩,都是女孩了,吃乱七八糟的零食也很正常吧。

如今的添加剂主要就是糖精,色素还有香精之类的。香精和糖精这类东西,平时吃一点对身体没什么,这也是食品部门允许投放的原因。

但是这类东西需要控制量,很多食品企业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在九十年代并不会按照标准投放,甚至很多作坊式的工厂,连商标可能都没有,更别说按照规准来放添加剂了。

糖精和香精都是那种提供不了什么能量,但需要人体的代谢系统来排出,给身体一些器官带来代谢负担。

在八九十年代,因为大家吃的零食没那么多,加上小孩自己走路上学,玩起来也是到外面疯呀跑的,代谢的快,所以就算一些食品厂放的超标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到了后来,小孩上学是接送,放学也不会乱跑,在家里玩手机的很多。没有什么运动量,小孩小时候就有点肥胖的不少,这样的人要是吃糖精和香精类的零食,就算不超标,也是增加代谢负担。

但是要不用糖精和香精,要达到一些食品的甜度和香度,成本就高了。越是规模小的企业成本就越大。

因为不用香精,就得用大量的香料来加工,生产的量要是少了,平摊成本就高了。

另外色素也是如此,色素其实就是为了好看,一点用都没有。可要是不用色素,可能就要用果汁或者什么来加工了。

一毛钱一包的冰袋,除了色素就是糖精,甚至连冰袋的水,可能都是直接灌的自来水,没有烧开的自来水。

好在现在的水之源还算可以,自来水直接喝问题也不大。后世很多自来水不进行二次过滤,残渣多的很,直接喝很容易拉肚子。

一包一毛钱的冰袋,成本多少呢,最多就是一台大一点的机器投入。然后包装袋和乱七八糟的加一起最多两分钱左右。

毕竟一毛钱的东西到买家手里还要经过两手,一手是生产的到批发商,然后批发商以批发价格卖给小卖部和商贩。

辣条也是如此,一毛钱的东西经过好几手。如果不用添加剂来代替白糖和香料,根本不可能那么便宜。

江成也没打算取代市场那些不良产品,因为华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很多市场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小孩和很多人都只图便宜,不分好坏的。

江成能做的只是给大家多一种选择,他生产的成本不会低。

如果想做到卖向全国给地方市场售卖,可能经过两手贩卖都是低的,一些东西过三四手到客户手里都是最基本的。

首先是区域销售,然后是经销商,再是分销商,这还是批发的商人。最后才是到小卖铺商人手里。

后世‘某东来’自产自销的酱油,其实并不比那些牌子货卖的便宜。但利润并不高,主要还是它产量不大,酱油生产周期又太长。就算是如此,它还没有什么中间商挣差价。

江成要想卖健康的零食,只有两种选择,价格高,因为他没心思去建立全国的销售网,只能通过中间商去销售。

第二种就是跟后世的‘某东来’一样,不要中间商,自产自销。这样一来,产量不会太高,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人会从外市甚至县城和乡镇到有‘江东来’的地方专门买东西。

产量不高,就意味着在固定人员,场地和设备的开支下,成本平摊就高。

所以江成的产品要是不卖高价,哪怕没有中间商,可能利润还没别人高。

另外就是江成就算去生产冰袋和辣条这种小孩吃的东西,也不打算去搞宣传。没有那个必要,特别是现在这个年代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并不多的情况下。

如果刻意去宣传和标榜自己的产品是没添加剂的,宣传用材成本,其实也是变相跟一些部门叫板的行为。

“行,你想干就去干吧,反正你就是一个甩手掌柜,这厂子弄起来,肯定又是让昭昭她们去折腾的。”周灵莹支持的说道。

“那起床吧,这次我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一开始就让昭昭去弄这些。”江成笑着说道。

子女长大了,在江成看来,该使唤的就要使唤。他只出经营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其他事情自然直接让子女去办。

现在的江成可没精力去搞工厂建设和人员招聘,只不过这些年旅游差不多跑遍了全国,想在家里过些安稳的日子了。

江昭昭此时正在公司里开会,作为江家的大姐,她的责任重大。很多时候都是被迫挑起担子的,比如接管国内的‘江东来’。

如果只是单纯的酱油厂和瓶装水厂,作为昌城本地人,她会在昌城建一个公司大楼,成立一个总公司。

但有‘江东来’的并入,还有深圳那边的服装和食品加工厂。在昌城建设一栋楼当总公司已经不合适了。

甚至现在说建设公司都不妥当,因为经营的行业多了,叫什么公司已经不适合了。

现在大家一听到‘江东来’公司,自然就会想到商超。听到‘江酿坊’就会想到酱油,听到‘江嘻嘻’,就会想到瓶装水。

但如果统一管理的话,弄成一个总公司,在名字上就会混乱。

所以在公司之上,江家该集团化了。只有集团旗下才有各类产业,单独叫什么公司已经不适合了。

江昭昭就近时间要去深圳,并不是立刻去接管‘江东来’的,在那边的总公司她过去也只是担任总经理,熟悉一下公司的内部情况。

去深圳主要的目前还是建设一座大厦,成立‘江氏集团’。

成立一个集团,有一点常识就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了。后世国内有很多集团,但集团和集团之间的区分从名字里就可以分辨一二。

一但看见以姓氏命名的集团,尽量别招惹。因为一般这样的名字都是家族式的,在外的股份很少,想用股份股票的形式对方这样的集团一般没什么效果。

而江氏集团成立的话,也没有任何公司上市,不是公司不能上市,而是江成根本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共同经营的合作伙伴。

公司不上市,再牛逼大佬也不可能像短剧里的那样,很牛逼的告诉你,我十分钟内收购你的公司让你破产。

江成其实很难理解短剧里这种剧情,先不说公司会不会被收购。就算被收购,人家不花钱想收购就收购的嘛。

正常情况下,公司被收购不是破产,对于很多上市公司的经营人来说这是好事,成功套现解脱了。

一些短剧了剧情,动不动就说我分分钟收购你的公司,让你破产。江成就奇怪了,难道短剧里的收购是不花钱收购的嘛。

另外就是做空一个公司的股票打压股价让公司破产,这让江成也不理解短剧编辑的脑思路。就算要打压股价,一般都是要发布真正的负面消息才对。

一个电话说打压一个公司,公司股票瞬间跌到底,江成这的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打压的。

就跟脑残大佬,动不动要别人三分钟或者十分钟出现在他眼前,否则就别干了。他**,一栋高楼,坐电梯耽误的时间可能都不止。而剧情里的人可能还是在天南地北的,三分钟就出现在大佬面前了。

江成和周灵莹吃过早饭一起去公司找江昭昭了,早上本来江成是打算跟周灵莹到外面吃早饭的,但也不光夸这个时代的好,不说坏的地方。

七八十年代的油条煎饼是香,但那也是跟大家肚子里没有油水有关。但只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知道,那炸油条和煎饼的油都是反复使用的,在颜色上都不避讳,黑黑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大家并不认为炸过几次食品的油就不能用了。吃的人和用的人都没意识到有问题,所以认为是健康的。

江成在香江吃油条,都不在外面吃,家里有专门的面点师。油条和什么,用的油都是用一次就不用了的。用过的油会让佣人带走,最后怎么处理的江成他们不管。

这人有钱了就惜命,生病倒是不怕,就怕癌症之类的。现在江家要是弄了虾蟹和海鲜贝壳之类的,当天吃不完就送邻居,不吃隔夜的。

早上自己在家里弄的面条,都是用的新鲜的虾。

江成和周灵莹这次和好后,情感更深了,去公司的路上都是江成一路上搂着周灵莹的腰去的。

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了,国内开放了十五六年了,光天化日之下,牵个手,搂搂抱抱已经不算什么了。

来到江昭昭的公司这边,她正好也开完会了。这边的公司是建设在江家和酱油厂之间,距离不远,所以江成和周灵莹是走路过来的。

公司也是在江昭昭接管瓶装水的销售后建设的,之前接管酱油厂,那边有工厂自己的办公楼的。

江昭昭的父母找来了,她自然是要来接见的。只是现在是上班时间,她很忙的,她不像她爸,就会当甩手掌柜。

虽然江昭昭很震惊她爸能白手起家弄起这样大的家业,但在内心依然只是认为他爸就是运气好,自身没有什么能力。

因为江昭昭和她的同学还专门研究过她爸爸的成功,毕竟他的财富可以在昌城称得上是首富。

酱油厂就不说了,现在的规模,江昭昭认为完全是她和同学的功劳。她爸弄出的酱油厂,在她看来完全就是捡到的便宜。后面弄一个瓶装水,更是从零起步。

如果不是‘江东来’的出现,江昭昭都认为自己的爸爸完全没有经营上面的天赋。

然后这一个月,江昭昭和她的团队研究了,她爸爸弄出来的‘江东来’,还有香江那边的食品公司。依然是运气成分占了大头。

江成根本就不会管理,能在香江把生意做大,完全就是靠一开始用低价的手段。‘江东来’进入国内十多年了,如果不是堂姐去了深圳那边,公司连一个总经理都没有。

而且江成一年到头就是看看财务报表,然后就是财务报表要是增长有问题,就排人去查。这样多年,江成竟然还真的是以一个司机在深圳那边混着,一个高层会议都没出面去开。

按照江昭昭和她团队的看法,就算是她们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成绩最差的一个同学,都比江成要强。

现在‘江东来’要扩张到总数目一百家了,完全是运气好,国内没有像香江这样的大型商超,只有一些百货大楼。

所以别看江成挣下了数十亿的家产,可在江昭昭看来,她爸真的就只是运气好。

到目前为止,‘江东来’还没有出现竞争者,但不代表以后没有,甚至说现在就开始出现了。

家乐福,法国的零售企业。现在还没开张,但在四九成那边已经建设了大半了,报纸上都有登记。就是跟‘江东来’一样的零售超市商场。

另外就是国内‘江东来’的根据地深圳那边,沃尔玛也要入驻了,到时候山姆会员商店也要出现了。

不过今年沃尔玛还开业不了,商场超市不像厂房,建设周期和装修需要一点时间。到了现在,国内的商场超市再不建设电梯模式的,就有点老套了。

江成在九十年代之前建设的‘江东来’商超,都是楼梯的形式,墙体外墙也是普通的刮大白。

质量问题肯定是行的,建设的时候可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再用个几十年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出现了新的同类型商场超市,人家的装修的好看,外观大气,商品价格一样。可能还真不好竞争。

所以‘东来来’在很多城市得重建,而不是去翻新,外体一些结构直接用钢化玻璃做幕墙,里面安装电梯,地面铺设光滑平整的地砖。

而之前的商场超市,可以租出去给其他行业,但江成不会打算卖出去。现在深圳的地价已经涨起来了,但还没到一二十年后的天价地价。

以后就算不卖地,拆掉建个写字楼或者什么的,也是很好的。

“爸,你和妈来公司找我,就是想搞冰袋和什么辣条的加工厂?”

江昭昭听到江成来这边的目的,感觉有点头大,不是说这个不挣钱,但小孩吃的东西,又是没什么营养的东西,搞这样的工厂有什么意思。就算能挣几十万几百万又如何,这点体量对于江家没意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