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是最花钱的。
宁昊搂着媳妇,说起自己将来的规划。
换更大的房子。
换车。
准备学区。
上国际学校。
日后留学。
最终都归到一个钱字上!
大脑袋和老婆其实结婚好几年了,还是最近有钱了才考虑生孩子的。
没想到真有了孩子,一掰手指头,更费钱了。
初为父母的兴奋劲很足,大脑袋滔滔不绝。
“成啊,等你孩子出生了,我肯定给包个大红包。”
“你们俩怎么打算?”张远又看向博哥夫妻俩。
“你还是考虑考虑自己怎么打算。”黄博笑着看了眼他的卧室方向。
“咳咳咳……不说这话题了。”
“说啊,就爱聊这个!”大脑袋还来劲了。
“你打算要孩子吗?”
“我应该换个方式问,是打算和谁要?”
“嘘!”张远一手捂他嘴,一手掐他脖子。
要死啊!
程好耳音不差,听到了晚上够我受的。
“你孩子的红包取销。”张远没好气的撒了手。
“聊工作,聊工作。”黄博在旁打岔。
“《斗牛》明天首映,你有空捧场不?”博哥还是挂着他丑的慌的标志性笑容。
她老婆肯定是喜欢他的才华和人品。
“有,一定来。”张远摆出大力支持的样子:“不为片子,也得为了你。”
“上回在家看片时我就觉得,这次你准能拿个大奖。”
“借你吉言。”黄博双手抱拳。
也不知道是当真了还是没当真
反正金马,百花等都申报了,这片子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片子拍的非常苦。
少有这么累,这么困难的剧组。
不光冷,还没啥吃的。
成天又脏又破,大冬天在泥里打滚。
可你还真别说,往往是这种环境下,人心最纯粹。
没有任何外来的杂念。
没想过拿奖,也没多少钱,都想好好把作品完成。
早年间的老谋子,冯晓刚也这样,作品都相当扎实。
反倒是后来愈发有钱,作品却没有那么纯粹了。
其实就是人变了。
与这几位聊完,把人送走,明天在影院见。
“谈完了?”
“哎。”
“怎么样了?”
“看着窝囊。”张远说了下自己的状态。
被桦宜逼着做中间人,可不是看着窝囊。
但也只是看着。
“能办成事就好。”程好摸着他的头安慰道。
“对了,小鬼子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一直这么封着你也不是个事。”好姐姐如往常一样忧愁的说道。
“没事的,我正要解决。”张远则相当自信的回复。
隔天,帝都博纳影城。
管唬和于东都算老帝圈,便把首映会安排在了对方刚开的电影院中。
张远看了圈,不赖,设备很新。
还准备了IMAX影厅。
说起IMAX,还得是魔都潮流。
国内最早开放的IMAX影厅是在魔都科技馆。
那时候还叫巨幕影院。
同时还有一个球幕影院,是两种不同的技术。
相当于3D和裸眼3D。
他算了算,再有俩月《阿凡达》就要来了,刚好赶上。
想到《阿凡达》,张远都有兴致重看一遍IMAX版,与同期电影对比实在太震撼了。
绝对的跨时代作品。
就是上映后的批评不少,有说卡梅隆只有技术,剧情不行的。
还有说他故事抄袭。
其实卡梅隆没抄袭,因为他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是连成名作《终结者》都没上映时,写过一个剧本叫《母体》。
这个剧本的一半部分,经过改编成为了《阿凡达》和《阿凡达2》。
而剩下的那一半,在修改后,成为了另一部影史名作,《异形2》。
这俩戏听着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熟悉故事的往深里看,就知道内容是一样的。
而且你想想男主成为纳威人的方式和异形诞生的方式……
其思想根基都源于越战,都是反战反殖民的底子。
并且这几部戏都找了西格妮·韦弗,也就是《异形》的女主角来主演。
这么看来,卡梅隆和姜纹也差不多,颠来倒去,拍的戏其实都是同一个故事。
与主创们打过招呼,全都落座。
熟人真不少,《风声》中演了个小角色通信员的二喜。
还有在《叶问》中扮演爆头廖师傅的反派鬼子佐藤的涩谷天马。
这位之后一直在华夏发展,是各大电影中的太君专业户。
也算是一位相当亲华的岛国艺人。
虽然已经看过,但张远还得做出没看过的样子。
毕竟周围都是记者在拍。
会记录下观影时的反应。
万一打哈欠,眯眼被拍下,保准隔天就打出新闻标题。
“《斗牛》让张远昏昏欲睡……”
这部戏被不少人称为黄博的演技巅峰。
其实博哥的演技一直在进步,后期也有长进。
但如此有张力的角色不多见。
而且综艺真人秀会消磨演员的神秘感,人家看到你只会想起综艺中的表现,很难集中精力观看你的表演。
片子的故事所述为抗战时期,沂蒙山区的牛二和一头被八路军“寄养”在村里的奶牛的故事。
二战时期,的确有不少奶牛被当做补给运往前线。
八路军也接收到了部分捐赠。
在那个窝头都未必顿顿有的年代,能喝上牛奶这种高蛋白的玩意。
就算乳糖不耐,边喝边窜都是大补。
片子内容挺惨,上来没多久就被屠村,而且是最触目惊心的三光形屠村,再倒序。
讲述一人一牛在战争年代,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中苟活的故事。
并以此隐喻华夏从人到国的命运。
八路军,日军,土匪,难民。
一拨又一拨人来来往往,牛二却始终守着自己的奶牛。
就像底层人民坚守着自己的土地。
这部戏中,也诞生了那个黄博的著名表情包。
就是捂脸偷笑的那个。
而且这戏的一大优点,就是全员方言,听着特别质朴。
就如张远所想,这时候的管唬也相对纯粹。
虽然也有一点点夹带私货。
比如这片中也出现了一位从未杀过人的“单纯新人鬼子”。
被鬼子队长逼着杀人练手。
又是鬼子里也有好人的套路。
不过剧情上对应了之后想杀牛吃肉的难民,不显得违和。
不是陆穿那种为了展现岛国人善的一面而特意安排了一个重要角色。
这个“善良”鬼子,最后与一位国军残兵**对射,同归于尽。
张远看到这里时,瞥了眼一旁的管唬。
这不就是在隐喻鬼子和国军拼到两残,然后有人出来捡了桃子……
在世纪初,的确有部分人时兴这种思潮,认为是捡了国军元气大伤的便宜。
反正很难评。
而且大院子弟之间,文官系和武官系之间也有分歧。
管唬是典型的文官系,有明显的反战思潮倾向。
可惜是无差别反战。
所谓的无差别,就是原则和立场混乱的反战。
陆穿也有类似倾向。
张远收回自己的目光。
罢了罢了。
他会投这片,纯是看黄博。
博哥在这部戏里的表现,堪比《树先生》中的宝强。
后来去威尼斯电影节,老外们看完,将他称作“东方卓别林”。
是捧他,但的确有点那个意思。
因为《斗牛》这部戏,管唬给的定位类型是喜剧……
上来就死一村人,遍地焦尸,是喜剧。
就很黑色幽默了。
但也刚好符合卓别林的喜剧理论。
“生活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这句话有大智慧。
对个人来说,你每天过得都很苦,天天加班。
可等老了再回头看,人生却像一出荒诞喜剧。
对观众来说,远远看着片中人物,自然是喜剧。
可当你成为片中人物时,就成了悲剧。
这就是所谓的“小丑竟是我自己”。
《斗牛》中的牛二,也就是黄博的这个角色。
看似是悲剧,但全村只有他活了下来,并且一直活到了战后。
这何尝不是种悲剧中的喜剧。
对那些老外评委们来说,华夏的战争,残酷历史,他们不了解,也不在乎。
所以是远看,远看自然是喜剧。
所以才会将黄博称为“东方卓别林”。
与卓别林一样,饰演的人物都是苦中作乐,为时代浪潮所困。
当然,黄博是比不了卓别林的。
也没人比的上卓别林。
但博哥的表演的确精彩。
小毛病也都在管唬身上。
他和其他演员,尤其是阎妮老师,一点毛病没有。
对于管唬,张远还是老态度,只要别太过分,有钱我就赚。
因为就算我不让他拍,他就不拍了?
不还是会拍,只不过找别的投资人。
我在,还能限制一下,到了别处更肆无忌惮。
影片最终在很巧妙的文字梗“牛二之墓”变成“二牛之墓”后完结。
最后一个镜头中,难得在全片灰暗的色调中,出现了一些新鲜蔬菜的绿叶。
象征着新生的华夏。
**啪……
张远与其他人一块,起身鼓掌。
撇除一点点小心思外,整部片子相当不错。
张远回味了一下,主要故事都集中在牛二和牛这一人一畜上,没有太多歪**的空间。
“我相当喜欢这部戏。”
“牛二这个人物,展现了部分华夏人的优秀品质。”
“坚韧,执着,守信。”
“我在很多影片中看到了许多父辈的影子。”宁昊发表着自己的观影感受。
这点倒是没错。
管唬自己说,拍这部戏的一大初衷,就是现代人丢失了许多古人的品质,如坚韧和血性。
其实没丢。
只是部分人丢了。
他想要拍摄牛二这种有“动物性”的角色。
所谓的动物性,就是不顾一切的野蛮生长,无所畏惧的活下去。
不少艺术家都有此类偏好,崇尚如野狗般活着。
抽着雪茄,端着红酒,搂着比自己年轻一半的老婆,说要像野狗一样活着……
的确狗。
“黄博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我看完这部戏,现在很嫉妒。”
“他**演的这么好……”张远也起身发言。
他就别上价值了,直抒胸臆就好。
这种“嫉妒到面目全非”的骂街行为,引来一阵哄笑。
博哥也跟着笑。
心里清楚,张远是在捧他。
黄博聊了些拍戏时的不易,尤其是与动物演员这种不受控的单体合作。
牛又不管你镜头,表演,爱咋滴咋滴。
高唬也在场。
张远向其投去了有些唏嘘的目光。
早年间他帮着,扶着黄博。
才几年过去,已经是黄博在扶着他了。
这戏中高唬演一位配角八路军,给老兄弟当陪衬。
也算是兄弟情深。
倒是阎妮老师一如既往,像是上台前喝了假酒一样。
被问起片中最难忘的一场对手戏时,她说……
“黄博有一场戏,要摸我胸。”
“结果他臊得慌,犹犹豫豫的不敢摸,哈哈哈……”
说完还自顾自的傻笑。
黄博的老婆就在观众席上,博哥的脸色很难绷。
这时候说错话都容易上头条新闻。
“黄博袭胸阎妮……”
张远一直觉得阎妮老师可能是产后抑郁吃药吃多了,药劲一直没下去。
抑郁症药物吃了后人会又飘又嗨,她的状态类似这种。
流程走完,主创对所有来宾鞠躬后,彻底散场。
众人去附近饭馆聚餐吃饭。
管唬带头提了杯表达感谢。
“预祝影片获得高票房!”宁昊也配合着唱喜歌。
张远这个投资人白了他一眼。
你这话看完片子,自己信吗?
这种偏文艺的戏,还是悲剧色彩的底子,能大卖就有鬼了。
好片子不一定能拿高票房的。
张远打从一开始就没指望靠票房回本。
纯依靠卖版权来捞钱。
“之后去宝岛,去海外参展的预算,我让公司给你们拨,都可以报销,算在影片成本中。”
开餐馆的不怕大肚汉。
都到这时候了,也不差那仨瓜俩枣的,把宣发做漂亮才是最重要的。
“张老板大气!”博哥主动敬酒。
“省着点花,头等舱就别想了。”张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行我做长途车去,多给你省点。”黄博玩笑道。
宁昊在旁看着俩人“没大没小”的说话。
哪家艺人会和老板这么聊天。
也就这儿了。
张远对自己人的确不错。
想着有他在,就算与桦宜合作存在风险,问题也不大。
吃完饭,众人准备散局时,张远突然拉过管唬来。
“虎哥,我有些事想找你帮忙。”
“啥事?”管唬重回大荧幕,相当高兴:“随便说。”
“准确来说……”张远严谨措辞。
“我不是找你,其实是想找您母亲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