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第160章 《数学全本》出版!

“行了,大家收收心,不用管外面那些老不修的。”

许青山出声提醒坐下来的学生们。

门外那帮老登还在探头探脑的,许青山只能把他们全都无视了,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课。

“各位可以先不用把课本拿出来,这节课我要讲的东西不在书上,而且这个版本的教材和我的安排有些出入。”

许青山甚至都没打开电脑,就只是拍了拍身后的黑板。

在台下正准备拿出书本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又重新把书收了回去掏出了笔记本。

许青山满意的在身后的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数论”两个字。

他转过身来,双手撑在讲台桌上,首先对着这些学生发问道。

“在学习数论之前,大家先告诉我,在你们的心目中数论是一种什么东西?”

许青山随机点了几个举手的学生。

“数字游戏。”

“看起来有点枯燥,但是应该看起来很牛逼。”

“看不懂的东西。”

这帮学生倒是挺活跃的,举手举的一个比一个勤快,只是回答出来的答案,一个比一个不正经。

许青山笑了笑,让最后一个同学坐下,自己则是继续说道。

“其实真要说出来,单说数论本身,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我们在这里先不讨论有用和没用的定义。”

许青山抬了抬手,却是开始讲故事。

“早在1940年的时候,大不列颠之战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爆发的时刻,当时还在剑桥的戈弗雷·哈代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数学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一个数学家的辩白》。在这篇文章里,哈代先生说他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有用的事。”

“而数学就是他做了一辈子的事。”

“从那个时候开始,在数学界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真正的数学是无用的、艺术的、美的,而有用的数学是平凡的、枯燥的。”

“但事实上哈,戴先生本人最为钟爱的数论也就是他所认为的最无用的纯粹数学美学,在40多年之后,已经深度应用于能够控制核**的密码系统,成为了公钥密码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所以当我们在研究素数的时候,不仅是在为了数学的绝美而战,也是在为了未来而战。”

许青山笑着把素数两个字写在了身后。

“大家最开始了解我的时候,应该就是我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时候,但我们今天肯定不会讲那么复杂的东西,我们会先讲一讲素数。”

“素数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东西,他们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独行侠,像是离群索居的孤狼,除了1和他们自己本身谁都没有办法整除他们。”

“那大家可能会有些奇怪,那1到底算不算素数呢?有提前预习过的同学应该知道1被称为单位数。可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单位数,是因为当时许多顶级数学家们为了这个问题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在讨论的时候连桌子都掀了,最后都没能达成共识。”

“没办法,大家讨论完之后干脆把他踢出了群聊,直接改成叫单位数。”

许青山讲的很是轻松,他的故事也很容易吸引到台下的学生们。

尽管他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数学思维,外面围观的那群老登们更是大眼瞪小眼,眼神之中仿佛在说,“你一个菲尔兹奖得主,第一次上课就给我们上这个?”

这都不是幼儿园的车了,这是胎教!

不过,老登们听得抠脚,屋里的学生们倒是听得很是专注。

本身在选课的时候能选到许青山,这些京大的学生就已经很是兴奋了,不少人都是提前自学过了数论,期待在许青山的课上好好地表现一通。

可没想到一上课,许青山就先让他们把书收起来。

随后更是变成了一节故事课。

只不过,许青山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边,就算他在这给大家讲故事,讲笑话,这些学生们也都会静下心来耐心地听讲并且不断的回味许青山所讲的故事里要告诉他们的真相。

一节课下来,许青山讲得浑身舒坦,满脸轻松。

等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许青山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行了,今天第一堂课就上到这里各个班级的学委来加一下我的qq号,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我会让你们去领一下上课的资料。”

要给这帮小伙子上课,许青山肯定还是想用自己的书。

虽然现在《数学全本》并没有全部编写完毕,可数论的部分他早就做好了,抽选其中用来入门的那部分,给这帮学生当上课教材是再刚好不过了。

这里可是京城大学。

许青山并没有什么教学指标,他甚至都不用在意这些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那些数据。

他只需要把这些学生教会就行。

当然就单单这一步,对于很多大学教授来说就足够头疼了,因为这并不涉及他们的教学能力,还涉及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算你讲的再好,教的再妙,只要学生不想听,那什么都没用。

好在许青山开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课堂名额有限,能够抢到他的课程的学生,几乎都是对于数论本身充满深入研究兴趣的。

之所以用几乎而不是全部,是因为这里面也确实掺杂了一些学生,纯粹是冲着许青山这个人来的。

当然这样的学生学习**就更强了。

他们巴不得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作业也做到最佳,然后得到被许青山点名表扬的机会,狠狠地留下印象来。

许青山的第二堂课来的并不慢,也就隔了一天的时间。

而这些还沉浸在上一堂故事课的学生们立马就感受到了来自这位史上最年轻菲尔兹奖得主的恶意。

“妈妈救救我!快开门,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车。”

“我的老天爷呀,上一堂课听得那么轻松,这一堂课就直接上高速飙车了。”

“你们别叫了,虽然这节课听的是很吃力,难也是真的难,但我怎么觉得我好像真学会了。”

“我怀疑老师是卡在我们能吸收的极限点上,不停的拉扯我们的。”

许青山在下课的时候咧嘴一笑,带着自己的资料大跨步地离开了教室,教室里的学生们原本紧绷的精神在这一刻瞬间放松下来,开始互相抱怨道。

“但你们真别说,虽然累是真的累,可我总有一种回宿舍继续研究的冲动。”

“你们这些人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觉得这个班里应该就我资质最差了,可我也跟上了。”

“看看人家坐在第一排的罗神,他还在写写写呢。”

两堂课的时间。

这帮学生就已经完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他们都想好好学好好做,之后争取能够保研到许青山的实验团队里,没有听过许青山课的人,根本感受不到许青山的魅力。

甚至有些学生都已经提前两三年开始规划自己的研究生路线了。

虽然京城大学的保研名额很多。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在京城大学能够保研就能够进入许青山的团队。

因为还有全国各地的保研生们在虎视眈眈,而且许青山的团队每年能够招收的保研生的名额也有限,他们必须真的头破血流才能进入其中,而与之相比的是必然会开放出来的考研生名额。

所以有不少人心中在做着几套打算,如果保研的时候没能得到许青山的录取承诺,那他们还有可能执着地放弃保研,选择通过考研再去争取一次。

当然能够在心中做出这种决定的,一般也都是京大的翘楚,有着绝对的自信。

只不过在京城大学这所学校里随便挑个路人出来,都是他所在的城市里独一无二的少年天骄。

许青山自然不知道自己就上了两堂课,台下的学生们已经人心异动,他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让王为一帮自己去打印出来那些学生们要用的新资料放到一楼划出来的招待室去。

他已经通知那些学委明天早上到自己的实验室这边来领取新的资料。

反正许青山手里也没有完整的书,刚好就一部分一部分的打印给学生。

许青山这边才安排好呢,那边周其凤就闻着味过来了。

“青山,听说你今天上课的时候用的教材是自己打印出来的?”

许青山眼睛都没抬,点了点头。

“你给他们打印的是不是《数学全本》里面的数论部分呀?”

周其凤笑着搓了搓手。

许青山抬眼看着眼前这老登,撇了撇嘴。

“老周,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手里拿着复印件,跑来问我,书你都看过了,怎么?不能让我上课用吗?”

“哪有。”

周其凤放下了手里的复印件,坐了下来,又把自己带过来的公文包放到了许青山的桌上,打断了他的工作。

“我这可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明天开始你就不用复印了,来你看看这个。”

周其凤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掏出来了一本不算是太厚实的大开本书,差不多是A4纸的规格,递给了许青山。

这本书整体是以黑色作为主要元素,在书封上写着4个白色大字。

《数学全本》

而在其下的副标题里标有“——其一:数论篇”。

整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很符合许青山的审美。

“这是出版社设计出来的样版,你简单翻一翻,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一改的。”

周其凤美滋滋的。

有许青山就是好呀,这一件件的全都是他的政绩,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不见得有什么收获。但是在许青山这边,几乎是不间断的奖励。

“这么快就印出来了?我看看。”

许青山记得周其凤他们把数论篇的复印稿件拿走的时候,到现在也才个把月的时间。

要知道学术专著的出版流程可是挺长的。

正常来说,学术专著的出版和那些通俗读物的出版是完全不同的,专著的出版模式分为公费出版和自费出版。

公费出版较为少见,是由出版社承担费用,这需要学术专著,具备有很强的市场盈利潜力,才有出版社愿意赌一把。

而主流的则是自费出版由作者承担全部费用,当然通过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的出版费用也算在自费出版之中。

这其实挺正常的,因为学术专著单看名字就已经知道只作用于垂直市场领域,本身受众就已经小的可怜,想要盈利难度极大。

一般来说只有那种在编写阶段就已经明确了要作为国家指定教科书的版本才有可能被公费出版。

而且一般学术专著的印数会比较少。

但许青山不一样,周其凤当初拿走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会由京城大学全部承担费用,并且还是在京城大学出版社做的,不管是收益、制作、设计,哪个方面,都是精中取精。

但就算是速度再快,一般出版周期都需要起码4个月。

哪怕是流程最快最简洁,也需要经历三审三校,初审是进行格式规范的审核,复审则是针对学术质量,终审则是明确相对应的**与法律法规。

在正规的出版市场里,但凡涉及到了民族、宗教、党史等内容,都需要进行专项备案,还有专案审核,特殊的像是医学类、生物类专著还需要通过伦理审查。

在通过审核之后,出版社还需要去新闻出版总署官网备案,完成CIP数据核验。

到了这一步,才能开始设计排版,制作样版书。

但现在周其凤已经拿着成品书摆在自己面前,说明这里面有很多流程都被他们用特殊通道快速跳过了。

“你的事情那当然是要最快来办了,你要是觉得这个设计没什么问题,我们学校的出版社下个月就能把这批次数投放出去。”

“你上课要是觉得打印的资料麻烦,第一批书调过来给你的学生先用。”

周其凤大手一挥。

“这么好?这真不会卖不出去吗?”

许青山晃了晃手里制作精美的书册。

“卖不出去?”

周其凤挑了挑眉。

“我看你是不懂哦,你知道现在已经有多少学校来找我预定了吗?”

周其凤伸出了两根手指,比了两次。

“你这部《数学全本》,我才刚刚让人把书号申请表递交上去,就已经有很多人收到了风声,私下过来找我想看看预样。”

“这样稿印出来之后,我们就已经收到了预订意向,当然现在书没出来,我们没法签合同。”

“22家。”

“整整22家,现在能提前收到消息的985,都来找我们订书了。”

“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周其凤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