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六百六十二章 阿登森林

“我知道。”加利埃尼回答:“可我说过,我们不能坐视英国远征军就此崩溃,我们不得不增援。”

夏尔没说话,他手指在地图上比利时境内的沙勒罗瓦点了点。

(上图为比利时沙勒罗瓦的位置。蓝色区域为阿登高地和森林,地势崎岖地形复杂,不易运动战,它将战场大体分割为互不相通的两部份。当时普遍认为装甲部队不可能穿过,二战时德军就是穿过这片森林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

加利埃尼一脸不解:“你打算进攻沙勒罗瓦?”

“是的。”夏尔回答:“这是进攻列日要塞前必须拔掉的钉子,它背靠山区森林可攻可守,与列日形成互相增援之势。”

加利埃尼点头表示赞同。

在此之前,夏尔在比利时的战斗一直在北面,南面地形复杂的区域很少涉及。

如果要彻底解放比利时,南下是必然的选择。

“可是。”加利埃尼疑惑的问:“这与增援索姆河有什么关系?”

“飞机,将军。”夏尔回答:“一旦我军占领了沙勒罗瓦,我们的轰炸机就可以以它为基地轰炸德国人的补给线。”

加利埃尼略一思索,微微摇头:

“这的确有帮助,中将。”

“但我们都知道轰炸机精度不足,对敌方设施的破坏力并不理想。”

“其次,德国人已学会了避开我军轰炸的方法,他们甚至加强了防空。”

这是战斗进行到现在的事实。

“卡普罗尼”不是俯冲轰炸机,轰炸德军机场或仓库等大型目标还好,轰炸铁路、桥梁等小目标更多的是看运气。

同时德国人又学会了释放烟雾遮盖视线,还用上了贝克尔机枪防空迫使“卡普罗尼”不敢低空轰炸,这使轰炸效果进一步降低。

夏尔不得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打算穿过阿登山区,将军。”

加利埃尼此时还没明白夏尔的意思,他不以为然的回答:“这不是个好主意,夏尔。你的陆军即便能穿过阿登山区,但没有携带重武器又弹药不足,不仅无法给德军造成威胁,反而有可能被德军围歼。”

军队作战不是部队穿**位就行。

后勤如果无法越过山区森林为部队源源不断的送上弹药和补给,这些穿插过去的部队很快就会因为弹药不足而陷入绝境。

但夏尔却轻松的回答:“我说的是装甲部队,第一装甲军!”

加利埃尼愕然抬头望向夏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不可能,那没有路,汽车都无法通过你却希望坦克穿过。”

但夏尔却知道这是可能的。

德国人二战时穿过这片山区时走了更远的行程。

重点是在战前做好周密的情报工作,派人仔细打探每一条可供通过的山路,以及哪些地方可以快速搭桥修路,哪些位置需要拓宽或加固。

“夏尔A1”只有7吨,比二战时德军的“一号”坦克重一吨多,只要派出侦察兵、工程兵实地堪测,问题不大。

(注:“一号”坦克重5.4吨。)

加利埃尼还是不敢相信,他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夏尔:“你,你确定要这么做?这比想像中更难,你怎么保证补给?装甲部队意味着需要更多油料,另外还有零件。”

“边三轮,将军。”夏尔语气坚定:“如果我们能在森林里构筑出一条能供‘夏尔A1’通过的路,就一定能供边三轮通过。”

“但这不够。”加利埃尼回答:“远远不够!”

的确不够,一旦打起仗来就需要海量的弹药,法军与德军的子弹不通用,即便缴获德军弹药也无法使用。

但夏尔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我正在训练装甲军使用德军的**,包括坦克上用的机枪。”

这些装备并不困难,比利时军队装备的就是德制武器,“FN”公司就能生产。

接着夏尔又补了一句:“另外,我还在尝试用‘卡普罗尼’空投补给。”

“空投补给?”加利埃尼被夏尔这话震惊得目瞪口呆,飞机还可以做这种事?

“为什么不呢?”夏尔回答:“空投武器和弹药或许有困难,它们很可能会在掉落地面时摔坏,但空投食物却没有压力。面包、面粉摔不坏,只是要做好包装和防水。”

这是考虑到有可能空投到水里受潮或摔碎洒了一地。

不过这些没什么技术难度。

加利埃尼微微点头,半信半疑的望着夏尔:“看来,你早就想过这么做了。”

“是的。”夏尔很干脆的承认了。

自从打下哈塞尔特面对列日要塞时,夏尔就想过穿过阿登森林绕过去。

只不过当时为的是绕过列日要塞而不从后方攻击德军索姆河防线。

还有一点夏尔没有跟加利埃尼说。

以夏尔现在的实力,他的部队在穿过阿登森林占据一片地区开拓一个机场或占领一个机场后,“卡普罗尼”马上就能将物资运送过去,战斗机也能进驻机场并加入战斗。

夏尔认为没必要说太多。

此时的加利埃尼还很难理解这种作战模式,也不知道这种作战模式的好处。

加利埃尼已够震撼了,装甲部队横穿山区森林,边三轮提供补给,还有轰炸机空投。

他感觉夏尔的部队又进化到了另一个层次,远超这个世界的层次。

“不过,这依旧有风险,夏尔。”加利埃尼提醒道:“我不知道你是否想过,一旦你的部队无法成功穿过山区,或者穿过了却无法取胜,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结果?”

“我知道,将军。”夏尔回答:“英军伤亡惨重。”

这是夏尔乐见的“风险”。

不过夏尔没这么说,他补充道:“但高风险同时意味着高回报,一旦我们成功做到了……”

加利埃尼目光转向地图,看了一会儿最终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就像夏尔说的,风险是英军伤亡惨重,成功了却是索姆河战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防线将一口气往前推进几十公里。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将位于索姆河的德军尽数包围。

又是一次大包围,加利埃尼心下一叹,德国人可能要大难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