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型驱逐舰

“我们要建造的这款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初步定在1400吨。”夏尔说:“满载排水量2000吨左右,视情况可以适当变动。”

提贾尼拿着笔记本一边记一边说:“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建造标排4000吨左右的巡洋舰?排水量越大火力越强大,中将,它甚至更省钱。”

身为布雷斯特造船厂的“太子”,提贾尼知道吨位和价格并非简单的比例关系,往往是吨位越大平均造价越低。

“速度,将军。”夏尔的回答很简单:“在同等技术水平和工业水平下,吨位越大往往意味着速度越慢。”

“速度?”提贾尼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疑惑的望向夏尔:“如果我们已经有飞机了,我是说,有挂载鱼雷的飞机,为什么还需要强调驱逐舰的速度?”

夏尔反问:“难道我们在陆地上因为有飞机掩护,坦克就不需要速度了?”

提贾尼愣了一会儿,不甘心的说:“但这似乎与坦克不一样,坦克有数量可以掩蔽,还有很多种方法躲避,但军舰数量不多,在海上面对飞机避无可避。”

夏尔继续反问:“如果敌人使用鱼雷艇或驱逐舰这些小型但高速的舰只围攻呢?我们也选择用飞机挂载鱼雷将其击沉吗?”

提贾尼无言以对。

击沉驱逐舰或许还行,但鱼雷艇速度快很难被鱼雷命中,就算命中了也不值得。

夏尔接着分析:

“任何作战都应该成体系,将军。”

“以往的海战,其体系是鱼雷艇、驱逐舰、巡洋舰加战列舰,它们彼此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而我们建造的新型驱逐舰,它不仅仅是驱逐舰,而是要打破这种旧体系形成新的作战体系。”

提贾尼考虑了一会儿,脸上带着不确定:“你的意思是,驱逐舰与飞机配合形成的新体系?”

“是的。”夏尔回答:“两者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牵制,这就要求两者都有自保能力不会形成短板被敌人各个击破。”

提贾尼明白了:“飞机有自保能力,它随时都能飞出敌人火力之外,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加入战斗,但军舰却并非如此。”

夏尔点了点头:“军舰的自保能力同样是速度。”

“你是对的。”提贾尼很大方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所以,军舰的吨位是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对手军舰的速度决定的,敌人的驱逐舰在33节左右的航速,我们的驱逐舰至少也要有这个速度。”

有33节的航速再加上飞机的侦察,就可以完全忽视19节左右航速的战列舰,它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驱逐舰。

同时也可以基本忽视29节左右航速的巡洋舰。

于是在宽阔的海洋上,驱逐舰需要面对的就只有敌人的驱逐舰,或者进入敌方近海时再加上鱼雷艇。

理解这一点后,接下来就容易多了。

“因为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敌方驱逐舰,所以舰炮依旧不能少,初步定在130MM主炮,四门。”

这是由这时代敌方驱逐舰的火力及俯冲轰炸机还没发展起来决定,新型驱逐舰无法像近现代一样只留一两门舰炮。

“另外再加上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这时期驱逐舰的鱼雷发射管大多是双联装的,夏尔使用三联装的目的,是增强了它一次性发射鱼雷的数量,这样更能发挥新型鱼雷的打击能力。

“2座深水炸弹投放轨,备弹22枚。”

夏尔有意削弱了驱逐舰的反潜需求。

原因是法兰西舰队的主要对手不是德国海军而是英国皇家海军。

另一方面,夏尔这款新型驱逐舰在海上是用来打运动战,是用33节的航速高速机动而不是用来护航。

而一战时的潜艇水面十几节,水下只有八节到十节左右,根本无法对这款军舰构成威胁。

提贾尼一一将这些记下,虽然对反潜方面有些疑惑,但也不多问。

考虑了一会儿,他提出一个问题:“我听说,我们这款新型军舰主要是用来防空的,可是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任何防空火力。”

夏尔从抽屉中取出一份图纸递到提贾尼面前:“防空火力就用这款机炮,20MM口径。”

“20MM口径?”提贾尼疑惑的问:“德国人的贝克尔炮?”

但拿过夏尔的图纸后,才发觉图纸上的机炮与贝克尔炮有些不一样,大体结构相同,但枪管改长了,也更细。

(上图为厄利孔机炮原型,德国人贝克尔发明的,因此被称作贝克尔炮。该炮最初被德国人用于飞机上使用,但很快就被协约国击落缴获。其特点是开创了特有的提前击发式后座方式,减小了后座力,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空机炮和航空机炮中)

(上图为军舰上大量使用的厄利孔机关炮)

夏尔只是把图纸在提贾尼面前亮了亮就收回了,转而递上了一份数据文件。

“机炮的生产由我负责。”夏尔说:“你只需要知道这些数据并为其侧舷预留下炮位。”

这种机炮用于防空不能说是秘密,但夏尔的改进版厄利孔20MM机炮却是秘密,它比原版贝克尔有更高的射速和初速,性能有显著提升,这不是能轻易透露。

夏尔打算把这款炮交给位于达瓦兹镇的火炮工厂生产。

关系到制衡自身装备的东西,夏尔认为都应该保持足够谨慎。

比如这款厄利孔机炮,二战时有近30%的飞机都是它打下来的。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航空机炮。

有朝一日只要把它装在飞机上对坦克扫射,就可以轻松击穿坦克顶部装甲成为一款对地攻击机。

提贾尼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明白,中将。如果是我,我也会尽一切努力保密。毕竟,你在发明装备对付自己的装备。”

接着他还笑了起来:“这一定很累,我是说,自己成为自己的对手!”

夏尔心下一叹。

发明的装备多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出现这情况。

现在只能希望敌人没那么快仿造出来“反馈”到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