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先驱 872赈济

();

帕提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犯下如此低级且致命的错误,在女儿面前暴露出如此明显的破绽。

“啊啊……哈哈哈……你说得对,卡梅莉亚。哈哈哈,你瞧瞧我,啊啊……真是老糊涂了,傻到连这点都忘记了。”

于是,为了迅速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与尴尬,帕提娅夫人赶忙发出一阵夸张的笑声,卡梅莉亚公主从未真正见过母亲露出这般模样。

然而,还没等女儿来得及细细思索母亲这奇怪的反应,就听见母亲紧接着也很快地补充道:

“再说,我叫亚历山大的名字又有什么不好呢?他年纪可没比你们大多少呢,就算是在咱们自己家里,我肯定也不会一本正经地直呼他的名字呀!”

“卡梅莉亚,你可别小瞧了你母后,我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厉害得多……再怎么说也他内阁的成员,手中权势很大呢。所以这种小事在我们之间是很自然的,那小子肯定不会介意的!哈哈哈……”

帕提娅夫人话音刚落,不经意间瞥见女儿那满含崇拜的目光,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如同温暖的潮水,在心底缓缓蔓延开来。

显然,她刚刚敢于用如此略带贬义的称呼提及亚历山大,这一行为仿佛具有某种魔力,已然彻底征服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年轻公主。

要知道,就连卡梅莉亚公主自己,平日里都不敢用这样的称呼来提及帕夏。她压根儿还不知道,这其实是她妈妈对这个男人别样的爱称,饱**特殊的情感。

此外,关于严格的称呼协议,实际上也仅仅适用于那些极为正式、庄重的场合。

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帕提娅夫人既不会遵循这种刻板的规定,也不会在室内如此称呼亚历山大——毕竟,那样的做法实在过于拘束,甚至会让最注重礼仪、勤奋遵循规矩的贵族都感到疲惫不堪。

所以,她刚刚给出的解释,并不像乍听起来那般牵强附会。

正因如此,年轻的公主选择相信母亲确实能够得到帕夏的信任。

灵动的眼眸一转,很快就为母亲对帕夏独特的称呼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甚至还巧妙地向母亲恳求道:

“那母亲,这次您能不能让亚历山大带我去王都呀?您想想,到了那里就只有我和他了。可在这房子里……人实在太多了……”

卡梅莉亚公主一边说着,一边脸上露出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眼中满是期盼。

似乎在委婉地暗示母亲,这里的竞争实在太过激烈,她感觉自己根本无法公平地去争取亚历山大的关注。

“傻丫头,你以为亚历山大一个人在王都吗?”

帕提娅听闻此言,只是默默地翻了个白眼,在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女儿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漏洞百出,存在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那可是首都啊……光是想象一下你在那里可能会看到的情景,连我都觉得胆战心惊,绝对不敢让你去!”

这位心思缜密的女士,已然坚决地做出决定,鉴于之前种种已经揭示的原因,她认为女儿提出的这种事情是绝无可能发生的。

不过,聪明的夫人也深知,没必要在外人面前给这个年轻女孩施加太大的压力。

实在没有必要将气氛弄得过于紧张,于是,母亲很快便重申了她之前给出的借口,并且承诺会在方便的时候,再次和亚历山大认真地谈一谈这件事,让女儿稍安勿躁。

即便如此,这位年轻女孩似乎仍然不太满意,脸上依旧挂着一丝失落。见状,帕提娅夫人灵机一动,巧妙地说道:

“傻丫头,你难道真的相信那些书里写的那些不着边际的故事吗?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金碧辉煌到极致的宫殿。那些呀,不过是专门用来哄小孩子的故事……纯粹就是为了娱乐大众罢了。”

“你仔细想想,如果阿哈德尼亚国王真的有一座全是黄金打造的宫殿,你觉得你的帕夏会放过这个机会,不把它挖出来运到自己手里吗?

要是那里真有一池蜂蜜和牛奶……你觉得亚历山大能忍住不把它全部喝光吗?”

“……哈哈哈哈……”小公主终于被母亲这番生动有趣的话语逗得笑出了声。

就在这时,她又感觉到母亲那温暖的手再次轻轻地放在了她的头上,一下又一下地温柔**着,仿佛在安抚一只受伤的小动物。

“相信我,卡米莉亚,你的男人比任何国王都要富有得多。说不定啊,他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呢。

所以,那座城市里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看的了。听妈**话,就安心留在这里吧。”

帕提娅夫人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不自觉地带着一丝自豪,仿佛在炫耀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然而,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卡米莉亚公主,却完全没有察觉到母亲语气中的这一微妙变化。

年轻的公主此刻更加专注于得知自己的未来似乎几乎得到了保障,这让她原本有些焦虑的内心,终于感到了一丝宽慰。就在这时,她的母亲再次承诺道:

“我会请求冈比西斯夫人,让你在我这里多住几天,这样我们就可以仔仔细细地讨论一下这所有的事情。我相信她不会介意的。”

这个平日里被宠爱的女孩,向来最喜欢和她妈妈待在一起了。听到母亲这样说,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心中满是欢喜。

...

既然这场对话是在餐桌上进行的,而且当时所有的女仆都在一旁侍奉,那么亚历山大自然很快就会知晓对话的内容。

当他得知此事后,略微思索其中的缘由,甚至怀疑帕提娅夫人是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谈论这些,目的就是提前通知他,以免自己日后突然提起这件事,让他毫无准备。

至于他对于此事的决定——就像他们之前已经讨论过的那样,他决定等到卡米莉亚公主成年之后,再做出最终的裁决。

总之这关乎到公主的未来,以及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慎重考虑。

得知公主如此渴望与他在一起,亚历山大其实也感到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一直以为公主并不喜欢他,至少从她之前的某些表情和举动所传达出的信息,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

但无论年轻的公主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也无论亚历山大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件事很快就被暂时搁置到了一旁。因为眼下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亟待处理。

其中,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洪水。

这场来势汹汹的暴雨整整肆虐了四天,方才渐渐停歇。而那泛滥的洪水,也大约耗费了三到四天的时间,才开始缓缓退去。

在这漫长而煎熬的日子里,亚历山大心急如焚,时刻关注着灾情,终于等到洪水稍有退去的迹象,他立刻争分夺秒地着手评估损失,并迅速组织力量派出救援物资。

当士兵们驾驭着战车,风驰电掣般地奔赴受灾地区,又疲惫不堪地归来时,带回的消息令人痛心疾首。

报告称,此次灾难造成的死亡总数竟超过了一百人,还有数千人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甚至至今下落不明。

而那一辆辆满载着希望的救援车厢里,大多是帕提娅夫人凭借丰富经验所建议的常见必备物品。

其中有能够长久保存的干粮,像硬邦邦的饼干,经过精心熏制的肉干,这些食物可以为受灾民众提供必要的能量;

还有磨碎的谷物,那是生命延续的希望;木柴与煤炭,在寒冷与黑暗中能带来温暖和光明;盐,虽看似普通,却是维持人体机能不可或缺的物资。

此外,亚历山大也用心地添加了许多实用之物,比如干净的衣服,能为受灾者抵御风寒;各种常用药品,为伤病者带来康复的可能;

甚至还特意安排了几位来自城里诊所的专业大夫,这些医生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严格指示民众,务必只饮用开水,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做出了一系列慷慨且极具担当的决策。他郑重宣布,将为所有受灾的独立农民在未来两年内减轻税务负担,让他们能在灾后的艰难时期喘口气,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他还决定为每个受灾家庭发放1000罗帕尔现金,希望这些钱能帮助他们重建生活,缓解燃眉之急。

对于城中的百姓,无论是那些家园不幸被滚落的巨石无情摧毁的可怜人,还是店铺中损失了大量货物、血本无归的商人,亦或是船只被凶猛的洪水冲入茫茫大海的渔民……亚历山大均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补偿和金钱奖励。

这些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受灾民众干涸的心田,也让亚历山大的威望如同火箭般再次飙升,民众对他的感激与爱戴之情愈发深厚。

然而,当亚历山大看着摆在面前的账簿,详细核算此次救援行动所增加的成本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内心有一半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不太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对于任何一个领主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洪水问题终于暂时得到了解决,但亚历山大很快就发现,这场灾难所带来的损失简直超乎想象,竟然高达一千万罗帕尔。

这还仅仅只是援助物资、食物、药品以及发放的奖金等方面的支出,各项费用迅速累加起来,如同滚雪球一般,数额惊人。

倘若把所有的损失,包括农作物的惨重损失都纳入考量范围,那花费将达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罗帕尔。

其中,重建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所需的巨额费用、重建那些在洪水中轰然倒塌的建筑物的开支、从矿井和其他地下项目中抽水所耗费的大量时间成本,当然还有众多材料在洪水中白白损失的价值,每一项都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亚历山大的心头。

例如,那原本储存着大量粮食的粮仓,大部分粮食都在洪水中惨遭厄运。大约一半的粮食在污水中浸泡了好些日子,已然面目全非。

一旦洪水退去,亚历山大立刻果断下令,将那些潮湿的种子马上进行晾晒,以免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中开始发芽,彻底失去价值。

为了进一步加快干燥进程,亚历山大可谓绞尽脑汁。他不仅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太阳能,让阳光尽可能地照射这些种子,还安排工人们燃起巨大的燃煤篝火,借助火焰的热量驱除种子中的水分。

而后,他又巧妙地利用城市中巨大的风力和水力磨坊,将那些略微变质的谷物磨成“小米”

这些“小米”,一部分作为救援物资送往受灾地区,解灾民之困;另一部分则以折扣价投放市场,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为了防止将来再次发生类似的惨痛情况,亚历山大更是深谋远虑,计划在西斯兰山顶建造一系列全新的粮仓和其他仓库。

他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景,希望借此确保水位永远不会上升到威胁这些仓库的高度,为民众的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提供坚实的保障。

…..

然而,尽管亚历山大在应对洪灾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行动力,能够提前做好诸多准备工作,但面对经济上的损失,他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一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加以减少。

许多公顷的田地里,原本生机勃勃地种满了谷物和其他农作物,可如今却一片荒芜,农作物在洪水中腐烂,还遭受虫蛀,已然无法挽救。

那些勉强能够被提取出来的物质,质量也大打折扣,最多只能成为动物饲料聊胜于无,但大多数都只能无奈地被扔掉,成为下一轮耕作的肥料,实在令人惋惜。

当亚历山大亲自在受灾地区视察,亲眼目睹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时,最让他感到无比痛心的,是看到这种灾难降临在他珍贵的甜菜根上。

要知道,一旦将甜菜根成功制作为白糖,这种作物的价值几乎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可谓价值连城。

但面对如此天灾,他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恰恰凸显了农业经济的一大劣势,很多时候,农民们的生计完全取决于神的旨意,人力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因此,目前亚历山大所能做的,也只是试图尽量减少痛苦,并通过从其他省份进口物资来弥补此次的损失。

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帕提亚夫人的建议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奇效。西奥尼勋爵和前王储菲利普斯听闻灾情后,认为这是一个讨好这位新来的强大领主的绝佳机会,于是纷纷慷慨承诺,将立即提供援助。

他们迅速组织力量,向赞赞运送了几艘满载着各种农产品的船只。这些援助物资,犹如雪中送炭,为赞赞地区的灾后重建带来了希望。

因此,尽管这场洪水和台风给赞赞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好在风暴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亚历山大迅速而有力的应对措施,大部分损失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然而,亚历山大心中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认为,相对于自己在此次灾难中所做出的如此伟大的贡献,所获得的**资本却相对有限。

虽然民众对他提供的援助满怀感激之情,但他们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转变。

或许是因为他此前已经为人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引入了许多新产品,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大家已然处于一种相对幸福的状态。

他隐隐觉得,自己与民众之间似乎已经抵达了“收益递减点”。

就好比往一个已经半满的容器中倒水,再继续投入资源,所能带来的积极改变已然不再像最初那般显著,进一步的投资效率变得愈发低下。

“叹息……算了,事已至此,既然已然如此,也别无他法。毕竟,他们都是我的子民啊……我理应竭尽全力,哪怕只能让他们的生活稍微好上一点。”

亚历山大暗自思忖着,最终还是选择就此结束这个话题,坦然接受了这一结果,将其视作治理领地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紧锣密鼓处理洪水问题的同时,亚历山大与海盗船长维迪扬约定的会面日期也悄然来临。

在收到维迪扬的船只停靠港口的消息后,亚历山大精心安排,决定几天后在自己的书房与他见面。

这一天,亚历山大面带微笑,热情地迎接着客人,“啊啊啊……船长,欢迎,热烈欢迎。”他亲切地邀请道。

而对面的海盗船长维迪扬,虽刻意整理过那一头浓密而整洁的头发,但仍难掩忐忑之色,赶忙向他打着招呼。

“抱歉耽搁了,大人。海上的天气实在变幻莫测……着实耽搁了我们不少行程。”维迪扬苦笑着解释道。

当看到那人脸上浮现出的苦笑时,亚历山大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一丝真切的担忧,仿佛维迪扬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恼了他这位新雇主。

亚历山大心中明白,这大概是因为此刻的海盗船长,确实已如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没有其他可靠的依靠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