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湘军三杰·中国诸侯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看了一眼手中的《广舆图·海运图》

“今运河淤塞越来越重,漕河转运越发艰难。”

“海运与漕运的争论持续进行。而开凿胶莱河,就是缩短海运行程的转运方式成为折中方案。”

朱厚熜看了一眼站在面前不卑不亢的罗洪先。

又看了一眼地图上的胶莱新河的河道。

河道与海运航路相连,形成一条不必绕行山东半岛。

如此就可以实现物资南北转运的通道。

“你不是不入仕了吗。”

“今朝献书又为何啊。”

罗洪先沉默片刻,缓声道:

“因大明还有回天之术。”

“依陛下如今之力,开通新河道可以节省国本。”

朱厚熜微微眯眼,将堪舆图往案子上一扔。

“你是把朕当苦力了?”

罗洪先微微低头。

“草民不敢。”

朱厚熜冷哼一声,随后又拿起那本堪舆图,起身离开。

“去户部报到。”

“规划好开河事宜。”

“退安吧。”

……

【清代盐法,大都循因明制,各省行盐循用纲法,招商认窝(产盐地),领引办课,引从部发,遂使盐业之利尽归盐商。】

【各盐商层层盘剥,兼之各省官绅皆视盐务为利薮,或藉口办公巧为侵蚀,私取规费。】

【因为积习成弊,积弊成例,致使私盐充斥,官引滞销,国与民交受其困。】

【道光时,盐业困顿凋蔽,愈益严重,而当时两淮之盐,销区最广,商疲课绌,积弊亦最深。】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微微坐直身体。

“看这意思,盐制改了?”

朱厚熜翻开簿子,沾了沾墨汁。

准备好开抄。

……

大明·万历时期

“纲盐制度的确立,加强了盐商对盐业的垄断,扬州盐商基本垄断了两淮海盐的运销。”

张居正微微叹气道:

“官商结合,富可敌国。”

“道光能改此事,却不能改天下大势。”

小皇帝想到了乾隆,对着张居正道:

“因为先生心善。”

张居正默默不言。

不是我心善。

是我说了又不算。

……

【道光十年(1830),两江总督陶澍以淮盐疲蔽已极,屡陈积弊情形,并请删减浮费,停缓摊补。】

【不久,道光帝批准实施了革新盐政的措施,将两淮盐政裁撤,其盐务改归两江总督管理,以一事权。进而在道光十三年(1833),推广实行票盐制。】

【票盐制,即于场区适中地点,设局收税。】

【无论什么人,只要照章缴纳税课,即可领票运盐,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及规定的期限内自行贩卖。】

【票盐制革除了专商专岸之弊,改变了过去盐商垄断盐利的局面,国家则可收化私为官之益。由于票盐制手续简单,官吏无由侵扰,成本减轻,商人因而争相经营。】

【票盐法于道光十二年(1832)首先在准北地区三十一个州县实行,效果十分显著,不到四个月,清运三十余万引(一引为四百斤)场盐运销一空。】

【票盐制广为推行后,私盐不禁自绝,官盐畅销无阻,盐课成为国家财政一大收入。】

【由于票盐法行之有效,时论皆以改引行票为救弊良策。】

【评价B级·得三分】

……

{事实上,此时的票盐制已接近于征税制,从量征收的杂课与厘金相当于交易税。}

{原有盐商的垄断地位也因此被打破,盐业竞争性加强。}

{新的制度,大大提高了盐业经营效率,食盐质量提升、价格下降,国家收入迅速增加。}

{特许经营制度,类似现在的烟草业。}

{垄断导致利润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效率也就下降,垄断商人谋取了大部分的利润,帝国与人民没有得到好处。}

{最后就要打破这样的垄断,激发活力,利润转移到国家手中。}

{票盐法行之有效,实为利国利民之举,但此举受到和过去行盐之法利害相关的各种势力的反对,导致道光帝推行票盐法阻力重重,最后不得不使盐政的改革半途而废。}

{道光帝的统治生涯真是充满了矛盾。}

{节俭勤政与治国无能并存,民族气节与妥协退让交织。}

{不得不说,道光帝是一位品行端正但资质平庸的守成之君,其道德优点无法掩盖历史局限性带来的深远负面影响。}

{如果放在古代,乾隆之前,道光绝对算个勤勤恳恳的劳模,可惜,生错了时代。}

{清朝的衰落是系统性的,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

{大势所趋。}

……

大汉·文帝时期

“《易经》里有中正之意。”

刘恒捋起袖子,赤手组装着治栗内史拿来的曲辕犁。

“既中又正必得其功,所以受大福。”

“就算把康熙雍正乾隆放到道光的时代,也不一定就会比他好到哪里去。”

“因为那是需要整个天下从头开始变革的时代。”

“纵使康雍乾都是人君顶点,也不代表他们能在已经落在变革之后的道光年代,跟上世界的发展。”

刘启听了一通,觉得跟没听一样,低头问道:

“这曲辕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那么好用。”

刘恒:……

对牛弹琴。

……

大汉·武帝时期

大势所趋不所趋的暂且不提。

刘彻对这些千八百年以后的事兴趣还真不大。

一是看多了生气还于事无补。

二是大汉还够不到那种程度。

“工业的事可以做长久国策。”

“但时间久远。”

“盐这个可是切实之事了。”

他可没忘了那帮盐贩子。

票盐制废除了浮费勒索,减少了运销中的诸多中间环节,这就使得官盐成本大幅下降。

成本下降,官盐价格也会明显回落。

只要官盐价格不超出百姓的购买力,即便其价格略高于私盐,它在食盐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也不会受私盐冲击。

因为对于百姓而言,买食私盐毕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既然当买食私盐的风险成本大于买食私盐可能获得的收益时。

百姓就不大可能选择私盐。

这就意味着私盐在竞争中可能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票盐章程还规定任何人只要照章纳税,均可请票行盐。

这样也会有不少盐枭因此改行票盐。

“一举两得啊。”

刘彻笑了。

……

{陶澍盐政改革对清朝嘉道中衰的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改革背后体现出来的汉族士绅集团崛起这个现象,决定了清朝后期的发展历程。}

{陶澍是湖南人,随着他官运亨通,一大批湖南人物也跟着走上了历史舞台。}

{陶澍有一个过从甚密的小圈子,都是志同道合的汉族士人,包括林则徐、魏源、贺长龄、唐鉴等人。}

{除林则徐是福建人以外,其他人都是湖南人。贺长龄在道光初年担任江苏布政使、山东巡抚等职,其间他看中了一个年轻的湖南读书人,资助他读书,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个人叫曾国藩。}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中央做官的陶澍巡视湖南益阳,拜访退休在家的老朋友、前贵州提督学政胡达源,见到了胡达源八岁的儿子,认定其天资聪明,必成大器,当即拍板,将自己年幼的小女儿与之定亲。}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两家正式成亲。陶澍令其“倒插门”到自家读书学习,此人名叫胡林翼。}

{道光十七年(1837年),担任两江总督多年、以盐政改革而名动天下的陶澍在回家省亲的途中,路过湖南醴陵,见到一副对联写得极好,就叫县令找来这副对联的作者,竟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乡下书生。}

{一见之下,惊为天人。陶澍对他说:你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后来将其引为幕僚,把他介绍给林则徐等人认识,还让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跟其女儿结为娃娃亲,认了亲家,此人名叫左宗棠。}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此三人将在未来那场决定清朝命运的战争中扮演主角,并以“湘军三杰”著称于世。}

{同时也将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

{这伯乐也是真厉害了。}

……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看着绵宁,若有所思。

“湘军三杰啊……”

湘军……哪来的湘军?

地方团练?

这不瞎胡闹吗!

不过……

嘉庆想到“太平天国”四字。

估计是等同于黄巾之乱啊。

“三杰很好。”

嘉庆拍了拍绵宁的肩膀,在对方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中,开心道:

“朕就笑纳了!”

绵宁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

“阿玛你开心就好。”

“但别忘了伤仲永,拔苗助长啊。”

嘉庆的脸不由一僵。

……不能……吧?

……

大清·道光时期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道光一拍御案。

左宗棠和胡林翼是谁他不知道。

曾国藩他知道啊!

丑的很让人印象深刻!

刚刚任职翰林,朕还批语:长相不雅,却能大用!

果然,朕是有眼光的。

道光本想叫曾国藩过来。

但想了想又决定先按兵不动。

反正跑不了,先看看后面怎么回事再说安排!

……

【外交策略:除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之外,还有丢失澳门一事。】

【澳门是广东省中山县的一个半岛,于明朝嘉靖年间被葡萄牙人用每年一千两的“地租”贿赂地方官吏,私占了去,造堡垒,搭码头,设商馆,立**,久假不归,喧宾夺主。】

【清朝承认既成事实,照旧收取葡萄牙的一千两地租,而且在康熙三十年,依照葡萄牙人的请求把地租减为六百两。其后不久,再减为五百两。】

【然而,明朝、清朝均不曾正式割让澳门给葡萄牙。】

【因此,澳门在法理上始终是中国的领土,虽则在事实上有点“中、葡共治”的色彩。】

【在《南京条约》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既经签字以后,在澳门的葡萄牙当局向耆英要求“豁免租金,扩展界址”,被耆英拒绝。】

【葡萄牙当局同时请求免领修建房屋的执照,酌减船税、货税,准许葡人前往五口经商等,耆英却答应了。】

【其后,《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相继成立,葡萄牙当局对清廷更加轻视。】

【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以后,因为是不收关税的自由港,便一天一天繁荣起来,使得澳门相形见绌。】

【澳门的葡萄牙长官曹玛利楼,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十一日(1849年3月5日)宣布澳门已由葡萄牙**改为自由港,不容许任何“外国”的海关在澳门继续存在。】

【葡方不再缴纳澳门的地租,而且向华人征收田赋。】

【评价E级·得零分】

……

{也是从道光开始,朝贡体系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剧烈冲击,以前的外交思想也在“西学东渐”和近代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入侵的背景下发生演变。}

{没看懂,说人话。}

{就是经过**战争以后,当时中国知识界出版了大量的边疆史地、世界史地和游记等著作,改变了古代天下观指导下的空间观念。}

{这些著作的研究对象有的是中国邻国,有的是欧洲国家,有的包括整个世界,它们相当完整地描述了那一时期的世界大势。}

{在一定程度上把“天下”的概念建立在近代地理知识之上,大略地描绘出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明体系。}

{中国知识界逐渐接受了西方史地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新式空间观念,开始逐渐走出天下观旧有的樊篱。}

{到了咸丰末期,传统的、无远弗届的“天下”式空间逐渐让位于有限的、有固定边界的“国家”空间。}

{近代空间观不仅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而且提供了晚期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观念基础。}

{近代空间观使古代“天下国家”向“在限定的地理范围内,拥有一种同质文化,且有共同或近似血缘”的近代主权国家转变。}

……

大秦。

“什么意思?”

嬴政瞬间皱起眉头。

“用夷之书注己之经?”

“他们就这么认了?低头了?”

刘邦摸了摸胡须,若有所思道:

“这是将天下变为国家,以冀在天下的失败中夺回‘国’的胜利。”

嬴政挑了挑眉。

“你是说……从大一统……退回诸侯了?”

刘邦撇了撇嘴,嘟囔着:

“就清朝这挨打的模样,不退一步行吗。”

“反正有例子,只不过范围大了点吗。”

“正常。”

嬴政深吸一口气。

秦国用了五百年统一中国天下。

中国天下却又不知要用多少年能统一天下之天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