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崖山之战·宋史合页

{小的时候读此诗没有什么触感,只想着赶紧背完。}

{现在回过头来结合历史再去读一遍这首诗,此刻的感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初中的时候学到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起初不懂。}

{后来看过了更多的人,走过了更多的路}

{才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蕴含的力量。}

{先生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拚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大送有那么多人才,皇帝觉得难度不大想挑战自己。}

{将相都不缺,唯独帝皇位配置显卡610}

……

大秦。

嬴政大体明白,因为他知道这种忠臣良将的存在。

但又不是很明白。

因为他没有真正的见过。

“好男儿……”

他欣赏这种人,但不想看到这样的人出现。

因为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国将亡矣。

巧了……

大秦亡了……

亡的众心所向!

没一人怀念……

嬴政闭上双目。

居然连宋朝都不如……

……

大汉。

“好诗……”

刘邦感叹着诗词中的以死明志

又惋惜此人的一片丹心向沟渠。

……

【当时为了给小朝廷寻找一块安身的陆地,张世杰几次率军想夺回雷州,都没有成功。】

【而在今天广东省新会市南边有一个岛屿,叫作崖山。】

【崖山岛上东西两边突出两座小山,分别是崖山与汤瓶山。】

【两山对峙如门,称为崖门,宽仅一里左右,形成一个天然港口,可以藏舟。】

【“每大风南起,水从海外排闼而入,怒涛奔突,浪涌如山”,而“崖山东西对峙,其北水浅”】

【这种地理特征使每天早晨和中午涨潮、落潮时分,岛内战船既可“乘潮而战”,又可“顺潮而出”。】

【张世杰与陆秀夫于是决定将流亡政权迁往崖山。】

【不曾料想,南宋王朝会在这座小岛上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

……

天幕上。

海面上突然日暮风雨,昏雾四塞。

大海苍茫,敌酋压境。

轰隆作响的石炮击碎海船,将宋军的水军撕开一道口子。

船舷交接。

蒙军似蚁附般攀上“浮岛”

而他们的目标,就是中间最大最好的御舟。

御舟之上。

几名宫女一边哭泣一边给年幼的皇帝换上龙袍。

小皇帝略微有几分懵懂,又有几分明悟。

看着皇帝换好衣服。

其身前的大臣跪地叩首,声音沙哑道:

“陛下,事到如今,陛下当为国捐躯。”

“先帝受辱于蒙古,陛下不可再受辱。”

小皇帝看向舷窗外。

烽火缭绕,蒙军似嗜血猛兽,屠杀着船上的军民。

“陆相,朕明白。”

“不能再现徽钦二帝之事。”

大臣默默叩首。

随后抱起小皇帝。

向船尾走去。

……

【公元1279年正月,经过侦察得知南宋下落,元军水、陆两道直奔崖山。】

【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率领宋军将士、家属等共计二十余万人在崖山海面,不断整军备战,还得到周边州县和海上疍民的支持。】

【二月初六,元军发起总攻,陆上蒙古骑兵和海上汉人水军,合力夹击南宋残军。】

【南宋军队大败,陆秀夫抱幼帝赵昺投海,二十余万南宋军民或战死,或溺亡。】

【张世杰突围后,原拟去交趾,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

【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飓风忽大作,将士劝张世杰登岸】

【张世杰登上船楼,对天自言自语道:“我为赵氏,也算尽力了。一君亡,又立一君,岂料又亡。我苟活未死,只是想敌兵退后,别立赵氏以存社稷。今风涛若此,岂天意耶?”】

【在狂风骤雨中,将士们看到他坠入海中,或者被台风卷入海,更可能的是他自己投海结束生命。】

【小皇帝赵昺、陆秀夫、张世杰都死了。】

【崖山海战给宋王朝彻底画上了句号。】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幽幽长叹。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大宋终于在波涛汹涌寒风瑟瑟中结束了它风雨飘摇的命运。”

“三百多年……”

“竟是大汉以后,寿命最长的朝代。”

……

刘宋。

刘裕身披白袍立于庭院。

“开国时欲气吞万里,结束时亦悲壮苍凉。”

“外族虎视眈眈蚕食中原,廷内党派相争奸臣弄权。”

“既如此,也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人慨叹。”

“宋朝啊……”

……

大唐。

李世民悲壮于君臣同赴死。

又气愤于李隆基将大唐优势尽送!

三百年,比唐朝还久!

……

大唐·玄宗时期

“行了!别看了!”

李隆基感受到身周暗戳戳的视线,没好气道。

“都准备准备吧!”

“但是!不许备兵器!”

“不然不让你们见太宗皇帝!”

一众护卫同寺人宫女,俱都兴奋大声应答道:

“喏!”

……

大宋。

赵匡胤长抒一口气,随即呆呆的坐在石墩上。

终于结束了。

他如此想着。

大宋三百年。

**上有非常多的弊病,不堪之事极多。

但又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思想。

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苟活三百年。”

“呵,也算比唐朝强了……”

……

天幕上。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

忽必烈看着气宇轩昂、昂首挺胸的文天祥。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扶着龙椅两侧的龙头,沉声道:

“你能以对宋朝的忠心效力元朝,我就让你做元朝的宰相。”

文天祥的一双眼睛清明且干净。

气息带动嘴边的胡须。

他迎着忽必烈的双目,目不斜视道:

“我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当活!”

忽必烈沉默了一瞬。

缓缓开口:

“好男儿……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淡然道:

“愿赐之一死,足矣。”

……

【崖山之战后,忽必烈下诏命张弘范优礼相待,将文天祥押解大都。】

【十月,押抵大都,元朝以上宾之礼接待文天祥,上至宋恭帝下至元臣、宋臣,劝降者络绎不绝。】

【文天祥俱都一一反驳回去。】

【十一月,文天祥被关入土牢,饱受各种磨难。】

【他又突然收到长女柳**来信,才知妻子女儿都在大都宫中为奴。】

【他知道这是元朝在暗示:只要投降,就可团聚。】

【然而为了大义,他强忍痛苦不给女儿去信,却心如刀绞地给妹妹去信说:】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可令柳女、环女好做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随后便在狱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

……

元朝以前的一众皇帝俱都震惊的看着那首千古名篇。

一时惊讶的无以复加,且不知言语何物。

……

【公元1282年,中山府发生了数千人的反元起义,起事者自称南宋幼主,准备劫狱燕京救出文丞相。】

【忽必烈明白,文天祥是降是死,必须有一个了断。】

【十二月初八,忽必烈在大殿上召见文天祥,最后劝降一次,未果。】

【十二月初九,文天祥从容不迫的迈向设在柴市的刑场。】

【面对万余百姓,向故国所在的南方拜了两拜,慷慨就义。】

【死后,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了绝笔书。】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办完文天祥的丧事后,其妻欧阳氏也选择了跟随文天祥,自尽殉亡。】

【王朝的最后一位忠臣义士,最终选择了一条殉国之路。】

【至此,宋史真正的合上了无尽叹息的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