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八百七十九章 撤退

在陈怀叫营之前,也先从未怀疑过阿剌知院。

自从出征,阿剌知院不仅服从命令,也屡立奇功,他不觉得阿剌知院会坏他的大事。

但……若他还效忠于脱脱不花,那就不好说了。

也先问心腹:“对脱脱不花来说,谁才是他最大的敌人?”

心腹道:“自然是大汗您。”

也先若有所思:“所以他们要是盟友,最想除去的人就是我,这是想要借刀杀人啊。”

“可那鸟人穿着卫拉特部的衣服,带着他们的腰牌,这不是明着告诉我们是他们杀的吗?”

“你看,他这一穿,连你都怀疑是有人栽赃陷害阿剌知院,万一,他们就是想反其道而行之呢?”

心腹反驳不了,沉默片刻后道:“可惜没有证据……”

也先沉凝,道:“派人留意阿剌知院的动向,那鸟多半是鸣鹰宗出来的,阿剌知院跟鸣鹰宗走得近,说不定他们最近会有联系。”

他们还真有联系,潘筠拿出代表鸣鹰宗的信筒,等薛韶照着上面的字迹仿了一封信,就把信和腰牌一并挂回一只鹰的爪上。

鹰很大,可以携带很重的东西,而且以鹰送信,夜行六百里不成问题。

看信的内容,鸣鹰宗也收到了大明皇帝被鸟人射杀的消息,这是特地写信来询问情况,并撇清关系的。

潘筠:“给阿剌知院和索南坚赞写信撇清关系,却不主动找大明朝廷辩解一下,看来鸣鹰宗更看重瓦剌啊。”

薛韶:“鸣鹰宗在关外,也先的骑兵瞬息可近,他们自然更害怕也先。”

潘筠哼了一声,捏着老鹰走到窗边,弹了一下的嘴巴威胁道:“老实点,乖乖的把信送过去,然后回我这里来,再给鸣鹰宗卖命,我烤了你!”

老鹰哀哀的看了她一眼,艰难的扑扇了一下翅膀,算是应下。

潘筠这才放飞它。

老鹰飞到瓦剌的营地,在空中盘旋好几圈,终于看到标识,刷的一下压低翅膀飞下去。

阿剌知院看到鹰腿上挂着的令牌,一脸惊诧,伸手接住老鹰后连忙拆开信筒。

他刚拿出信,还未来得及打开,大帐就被一把撩开,伯颜帖木儿带着一群士兵冲进来。

守在门口的士兵阻拦不及,被推搡着倒地。

阿剌知院心一跳,不知为何突然心虚起来,下意识就把手中信一揉,直接丢进旁边的火盆里。

闯进来的一个士兵飞扑上前,抢出半张信来……

阿剌知院大怒:“伯颜帖木儿,你想干什么?”

伯颜帖木儿同样一脸愤怒:“阿剌知院,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阿剌知院捏紧了手中的腰牌,沉声道:“这是我部的腰牌,人人都有,倒是你们,无令便强闯我的营帐,你们想干什么?”

信被烧了一半,只看得到只言片语,却也足够士兵惊讶的了。

他立即把信交给伯颜帖木儿。

伯颜帖木儿看到上面残余的字,冷笑一声:“我就说你鬼鬼祟祟,一直主张退兵,原来大明皇帝是你杀的!”

阿剌知院脸色彻底变了,知道自己落入了圈套,但不知做局的是谁?

伯颜帖木儿已经出离愤怒,大叫道:“随我去见大汗,这事你必须要给大汗一个交代。”

阿剌知院目光微闪,大怒道:“可汗还在大都,这里哪来的大汗?”

阿剌知院当机立断,立即转身抽出桌上的刀,直接朝伯颜帖木儿杀去……

傍晚,斥候回禀,瓦剌大营隐见奇异火光,又有嘈杂声,似乎发生了内斗。

于谦一听,微讶:“挑拨离间这么好用?”

陈怀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沙哑地道:“那我明天还去喊吗?”

于谦看了他一眼,派出大量的斥候继续去探:“你还是准备一下伏击吧。”

正统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夜,瓦剌大营兵变,瓦剌大将阿剌知院带其部落士兵杀出大营,也先派出八千兵追击。

大营正混乱时,于谦命陈怀、朱冕等人冲营,瓦剌军营大乱,也先决定撤兵。

一路向东,决定与中路兵马汇合。

杨洪亦传来捷报,中路瓦剌大军亦被击败,已经后撤。

在于谦的授意下,朱祁钰当即命杨洪清扫所有滞留的瓦剌军,不可深追。

虽然很想杀了也先,甚至想一路杀到瓦剌的大本营,但他们此时做不到。

大明的骑兵远比不上瓦剌,他们的军队更适合守城。

火铳还算轻便,但在这次反击战中立下大功的火炮,重量太重,不好移动。

火器阵可以成功一次,却很难成功第二次。

于谦深知这一点。

而且,自皇帝遇难的消息传开后,福建的叛乱越发迅猛,西南边陲各势力和各国也趁机而起,王骥完全被拖住,他们必须得立刻回京,奉郕王登基,以安天下。

所以,他们不能追。

只是收复防线,重新制定防务。

后者,朝臣们只能给出建议,真正落地要看当地守将。

郭登战死,倒算是一件好事,郕王没有因他隐瞒军情而去追究他的家人,但也无赏,只是这样一来,大同总兵的位置空了下来。

郕王苦恼,不知道叫谁来接手比较好。

朝臣们都提议陈怀,于谦也觉得陈怀合适。

郕王下意识地看向潘筠。

潘筠抬起眼眸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郕王便压下此事待议,等人都退下后就问她:“国师,陈怀有何不妥吗?”

“先帝身边的武将,英国公不提,武德兼备的,唯樊忠、王骥而已,本来井源也可一用,但他是驸马都尉,”潘筠道:“我记得陈怀留镇四川时,曾不止一次被弹劾侵夺屯田,骄纵不法,还因此降职。”

要是被御史弹劾其他的,或许还有一辩之地,但一个武将要是被弹劾侵夺屯田,那御史一定是有了确实的证据才会弹劾。

还因此被降职,说明事实如此,而且以陈怀的爵位和官职,只怕侵夺的屯田还不少。

潘筠道:“我们大明的骑兵是比不上瓦剌,但永乐皇帝在时,我们能扫平漠南漠北,怎么才二十余年,我们却落败至此,几乎抽尽全国之兵才险赢?”

她沉声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亲征失败,责任不止在于王振和先帝。”

这是说,大明的军队早就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