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湾停留了一天多,原野才恋恋不舍的率领船队返回下田港。
回去修船,“知多号”一场海战下来,多少还是有些战损的,至少船桨、桨座损失了很多。其他伴随战船也有十余条船体受损,需要进坞更换船板、船舵才能继续远航。
得胜而归,弯津水军气势高昂,弯津商人也兴高采烈,原本的空船又装满了货物,主要是村正家给的“战败赔款”——村正家当着水贼,自己也做生意,原野现在堵着港口要补偿款,村正家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就用货物抵数了。
这里面有很多是赃物,也有不少是村正家自己贩卖的武藏国、相模国土特产,不过现在都是战利品了,原野将其中一部分当成参战奖励直接发放,另一部分公开拍卖给了弯津商人,算是回笼了一波造船成本。
当然,赔款数额不小,村正家既然打输了,那自然该承担这一仗所有成本,只给这点货肯定不够,未来五年内,村正家每年还要付原野一万一千五百贯,算是让他们记得教训,以后别那么霸道,谁都敢惹。
说真的,这一仗纯粹是村正家自找的,他们要不是一开始那么横,直接就让原野滚,原本双方是可以谈谈的。
弯津船队浩浩荡荡,又花了一天一夜时间,越过三浦半岛,回到了伊豆半岛,然后弯津水军找了个小岛临时避风停泊,轮流进港维修、补充物资。
弯津商人们则借此良机,拉着“战利品”以及从北条家收购的货物,结伴返回弯津,重新补货。
弯津打赢了,一仗把里见家的水军力量干掉了六七成,北条家自然越发热情了,不少家族重臣紧急赶到了下田港,甚至还邀请原野前往小田原城。
言下之意,北条家希望能和弯津关系更进一步,成为正经的盟友。
原野对此没兴趣,明言他无心插手关东纷争,北条家和里见家的战争他们自己解决,不过贼不走空,他倒是借机和北条家的高级武士做了几笔大生意,包括火器火药交换战马、以铜钱交换黄金、进一步倾销弯津奢侈品等等。
嗯,伊豆半岛上是有金矿的,北条家已经开采了三四代人了,手里攒下了大量黄金,而且北条家和武田家目前是盟友,武田家更是产金大户,北条家能很轻松弄到“武田金”,所以这一带黄金价格相对较低,原野运回去既能当成储备金完善他的“弯津纸钞”,又能倒卖赚钱,算是一举两得。
当然,也就是弯津水军打赢里见水军了,算是这一片海域的新兴势力,不然黄金这种肯定会赚钱的货物,北条家也不可能选择和他交易。
对此,原野也让了利,会以低于市场价格,在两年给北条家供应一大批物资,以便支持北条家在陆地上对里见家发起打击——先让让利,等北条家的手工业者们被倾销冲垮了,他再涨价不迟。
他也不上岸,就在离下田港不远的小岛上不停和北条家交流沟通,这一待就差不多一个月,然后再汇合从弯津赶回来的商船——比之前数量更多了,弯津人都跟着原野走,他都下海了,现在弯津下海是最热门的项目,所有人都在变着法儿的造船、借船、租船,都要下海参加海贸。
毕竟这玩意是真赚钱啊,还是厂家直销,只凭价格战就完全没有对手,生意做起来实在简单,可比在弯津和“国营工坊”互卷强一百倍。
也多亏了原野愿意带他们出来,不然他们早晚要被原野卷死。
等汇合了这些重新补货回来的船商,以及新加入进来的商船,原野就再次下令启航,浩浩荡荡抵达了三浦半岛。
这里当前也受北条家控制,在这里稍停是帮北条家送一批货,算是弯津额外提供的服务,毕竟出来卖,客户至上是基本职业道德,而在这里稍停了一天,弯津船队又重临江户湾。
这次来,里见家的态度就友好多了,按约定开放了港口,免除了关船钱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顺便还和弯津达成了一笔大规模的“**采购”——他们订购了大量的铁炮和火药,还想买火炮和火箭弹,看样子百首城体验了一波火器威力,让他们心生向往,要比历史上提前十多年编组铁炮部队。
原野也不在意,原始火绳枪、佛朗机炮又不是什么保密科技,卖了没什么关系。
火箭弹以里见家的工艺水平,仅药柱就不可能浇铸得出来,根本无法仿制,卖了也无所谓,甚至因为这是“高科技独门武器”,要卖高价,一枚千贯,且只接受黄金和白银付账。
嗯,房总半岛上有银矿,里见家也开采了好几代人了,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白银,银价相对其他地区要低不少,而白银也是硬通货,一样可以拿回去当纸钞储备金,顺便也极好倒卖——南蛮人快来了,他们喜欢白银,同时大明的走私商人也喜欢白银。
里见家现在压力很大,北条家加入“三国同盟”后,有今川家和武田家支持,一直在关东扩张,所以在压力之下,里见家比北条家大方,一番讨价还价后,还真愿意以银计价购买超贵的火箭弹,准备拿去炸北条家,甚至也想和弯津结盟,或者掏钱雇佣弯津军替他们打仗。
原野再次重申了无意介入关东纷争的立场,不过给里见家派了一小队内卫队士官去当教头,帮他们训练铁炮足轻,教他们发射火箭弹,以免里见家败得太快,弯津损失了一个好客户。
如果他没记错,再过一两年的第二次国府台合战,里见家好像大败亏输,从此一蹶不振,开始被北条家按着打。
那不太好,一家独大不是美事,得帮里见家续续命,至少让里见家拥有能守住当前地盘的能力。
这一下海,原野竟然无师自通了“搅屎棍”技法,而且觉得搅起来很有意思,也就是现在是在曰本中古世代,不然要是在成D,他肯定要受到广泛欢迎。
…………
原野带着弯津船队一鱼两吃,吃完了北条家再吃里条家,等这里的市场打开了,订单都签好了,就再次沿着海岸线往东走。
下一站是佐竹家。
佐竹家位于“海马胸口”或是“海马长脖子的下端”,海岸线相对平滑,就没有凸出来的半岛了。港口品质也一般般,比较大的三个港口规模也就和新弯津差不多,顶多能停个二三十条船的样子,商贸往来不算繁华。
这里,就该算是曰本关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接壤地了,这时代开发程度还不够,毕竟关东在这时代的普通印象就是蛮荒之地,再往东走,情况只能更糟。
但佐竹家很有意思,是曰本战国时代有名的“平衡木高手”。
比如当前刚上任的新家督佐竹义重——桶狭间合战第二年继位的——他一生中进行过三十七次**联姻,自己娶了上杉家的女儿,把自己女儿嫁到里见家,儿子则送到芦名家当养子,反正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全都给用上了,一个没漏,和周围邻居全是亲戚,关系都不错。
等织田信长崛起后,人厌狗嫌,各地大名组织了“织田包围网”围剿他,佐竹家没参加,反而积极申请朝廷官职,变相向织田信长靠拢,所以织田信长对他很有好感,从没想到收拾他,让他平安度过了这一劫。
等织田信长挂了,他又积极向猴子、德川家康表达善意,还是没挨收拾。在关原之战时,表面加入西军,实则一动不动,比老乌龟还老乌龟,最后虽被减封到秋田,但达成了一个少有的成就:曰本战国时代唯三没有被改易的大名。
在乱世之中,能够保有家名和底蕴就算是很成功了,下场比99%的大名都要好。
同时佐竹家也不好武,最多也就帮着盟友打打架。
比如佐竹家是里见家的盟友,第一次国府台合战中,里见家能把北条家打得屁滚尿流,佐竹家就帮了大忙,但佐竹家直接发动战争的频率很低,就算一度和伊达家的独眼龙不太对付,那也是伊达家先南下来揍他们,他们只是被动反击。
既然不好武,那佐竹家自然推行的是“文治”,中国的阳明学就是佐竹家引进曰本的,还邀请过明朝学者朱舜水来讲学,同时佐竹家还在未来主持编纂了《大曰本史》,提出“尊王攘夷”这一概念,为后世曰本的倒幕运动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持。
简而言之,佐竹家放在这时代,算是温和派了,地盘面积很大,足足有当前织田信长的四五倍那么大,但扩张欲望不强,全程打酱油,十分好说话——主要是没钱,佐竹家地盘面积大,但很穷。
对于这种攻击性不强的大名,原野也没横行霸道,毕竟和气生财嘛,一路赶到佐竹家核心领地附近的太田港,远远就在外海停下了,派出了使者递出信件,要求通商。
佐竹家的作风确实也和蛮横霸道不沾边,正经派出了使者回访,基本同意了原野的全部要求——开放港口供弯津商船交易,出于对原野实力的尊重,减免这些商船大部分不合理的税费,并在佐竹家沿海一带保证弯津商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弯津商人不允许深入佐竹家的领地,活动范围只限三个大港口的周边区域,同时佐竹家也没有拉拢原野、和他结盟的意思,就把他当一般大海商打发了。
原野也不介意,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只要弯津未来过剩的产能有地方能消化就行,客户热情冷淡都无所谓。
当然,佐竹家这么好说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弯津击败里见水军带来的好处,有实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尊重。
现在弯津人已经拥有自由航行在濑户内海以东海域的权利,任何大名想拒绝交易都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