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第5章善有善报

“爹,我在这儿!”

苏彪见是父亲来寻他,又想到刚刚的险情,父亲肯定担心,忙站起来挥动着手臂大喊。

泥巴沟村的其余孩子见自己父母也在,都站起来呼应。

对岸的人见自己家孩子安然无恙,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都绕桥过来,各自来领自家宝贝。

苏来宝担心了一路,见儿子好好的,甚是欣慰,却又夹杂着几分不解与疑惑。

就这么几个小孩,能从水中救出他儿子?

苏彪可是个头最大的一个。

难道是苏威说谎了?

苏来宝猛然转头,厉声责问道:“苏威,你怎的胡说八道,说苏彪溺水了?”

“族长,苏少确实溺水了······”

苏威很愕然,一脸无辜和委屈。

他不会凫水,胆子也小,没敢下水。

是他见苏彪溺水,第一个想到去喊大人来救援。

见此刻苏彪安然,族长又怪罪,苏威一时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解释。

“爹,是这样的,我们来河边玩,突然一条水火链······”

苏彪怕父亲揍他,怯怯将经过说了一遍。

大伙才明白,若非这两个小孩施救,苏彪此刻恐怕凶多吉少。

苏来宝的目光聚焦在初六和胖墩身上,有惊讶更有感激。

“少年郎,救命之恩,重于泰山,我愿倾尽所能,以表谢意。你们想要什么?只要我力所能及,定当满足。”

苏来宝是向阳镇富商,又是苏家族长,感谢话很真诚,也很直接,但话语中不自觉融入了威严。

这在初六看来就有点施舍的味道,他不太喜欢这种口吻。

“苏伯伯言重了,我们救苏彪出于本心,又不是为了讨回报。行善的事,讨要回报便失去了原味······”

初六婉言谢绝,然后对麦穗道,“天也不热了,咱们赶快去捡麦穗。”

说着朝苏彪挥挥手,拎起竹篮带着麦穗转身走了。

“初六,等麦收了,我去找你玩。”

苏彪挥手大喊,初六转身微笑挥手,然后转身就走。

“初六,等等我们。”

其他伙伴见状,也随初六走了。

“这孩子······有点意思······”

看着远去的初六,苏来宝不由来了兴趣。

······

见初六愣住,苏来宝戏谑道:“初六,不欢迎我们?”

“苏伯伯好!”

初六忙搁下手中活计,上前向苏来宝施礼,然后高声向内屋唤道:“奶,家里来客人了。”

王翠翠应了声出屋,见是陌生人,一怔后又温声道:“你是······”

苏来宝拱手道:“老婶子,我是向阳镇泥巴沟村的苏来宝,犬子苏彪曾蒙令孙初六搭救,今日特携犬子登门拜谢,略表寸心······彪儿,还不快问安?”

“奶奶安好!”

苏彪躬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这孩子长得圆润,一看就是当官的命······啧啧啧······”

王翠翠骂起人来不歇嘴,夸起人来却显得颇为笨拙,一句话后顿时词穷,忙打发麦穗去喊人来掩饰窘态。

“麦穗,快去麦场上把你爹和哥叫来······屋里坐······”

家中男人去忙,苏来宝不想为难王翠翠,忙道:“暑气正盛,外面倒是凉快······彪儿,去让他们把礼物搬进来。”

苏彪应声出去,不多时一辆驴车缓缓驶入。

几个下人动作麻利,将车上之物卸下,分成两堆。

王翠翠惊呆了。

两袋米、一匹布,半扇猪肉。

这对寻常农家来说无疑是厚礼。

“这······这恐怕使不得······”

王翠翠轻声惊叹,又连忙推辞,双手微微摆动,极为局促。

苏来宝笑道:“这是苏家的一点微薄心意,其中一份是答谢胖墩的,还望笑纳,否则苏某寝食难安。”

“怎么能让你这么破费······”

有了胖墩家的答谢礼,王翠翠反而不好推辞了。

苏来宝一招手,一个随从拿过来一个书包,递给他。

苏来宝接过书包,递过去,笑容可掬道:“初六,这是给你的,打开看看。”

初六打开书包,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拿出里面的东西。

文房四宝样样齐全,还有两本书,《百家姓》、《三字经》,都是孩子启蒙书本。

“不行,这礼太重,我们不能收。”

王翠翠瞪大眼睛拒绝。

这一套礼物,最少十两银子。

“婶子,比起救命之恩,这算不了什么。”

苏来宝诚恳道,“给初六这套东西,也是我出于私心。犬子贪玩不贪书,我想请初六给犬子伴读,来苏家私塾读书识字,希望成全······哦,伴读不用交束脩······”

其实这是苏彪的要求。

他实在太佩服初六,觉得有初六陪伴左右,读书便不会太乏味。

苏来宝也喜欢初六,他感到若是有初六伴读,苏彪肯定会收心读书。

听到自己能读书了,初六顿时欢呼雀跃。

苏彪在一边挤眉弄眼,低声道:“以后我俩一起读书,一起仗剑走天涯,一起做大将军······”

王翠翠见孙子欣喜,也不好再推脱,但脸上局促更浓。

良久,谢根生还没有来。

苏来宝知道农忙时刻,有时候真脱不开身,再待下去便是强人所难,便借家中有事告辞。

临行再三强调,七月二十三私塾开学,一定要送初六来。

将他们送出门,初六答应到日子一定去。

老天送来了读书的机会,他不把握才是**。

等谢根生父子从麦场上赶来,苏来宝早走了。

看着眼前一切,谢家人顿时怔住。

一家人商量再三,最终决定让初六去试试。

反正不用交束脩,又有文房四宝,试试总归没错。

······

七月二十三,麦苗带着儿子去向阳镇。

他也不知道去私塾伴读,除了书包还要带些什么。

想了半天,给儿子带了块麦饼,就匆匆出发。

先去看看再说。

走到半路上,豆苗又患得患失。

自己家占了人家这么大便宜,若是空手去,碰到苏来宝就太失礼了。

过河时他灵机一动,下去捉了两条鱼,用柳条串起来。

好歹有个见面礼,也不至于太尴尬。

二人找到苏家私塾,就听到朗朗读书声。

豆苗不敢冒然进去,就在私塾前的一棵树下等下课。

这时一个男子抱着两本书过来,见到豆苗父子,像看贼似的盯着看了半晌,满脸嫌弃道:“你们来干啥?”

豆苗抬头,就看到两颗大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