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的人生2(快穿) 第558章捉奸十一

赵母听到这话, 又见男人不像是玩笑,顿时松了一口气。

却也只是小松了一口气而已,说到底, 这女人被休回娘家, 哪怕不是被休,也还是会毁了名声,再想要找个好人家, 根本就不是容易的事。

她心头沉甸甸的:“谁要他的银票?”

赵父也不想要:“事已至此,再不要银票,只会亏得更很。”他叹息:“一会你先睡, 不要等我,我得去看会书。他们敢那样慢待我女儿,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功名不够高。”

这倒是事实。

赵母拿到了这张银票,再不用为银子发愁, 便惦记着给女儿炖汤:“你也别太熬着,熬坏了眼睛和身子可不是玩笑。”

楚云梨都躺下了,昏昏欲睡间听到有人敲门,她睁开眼, 赵母就端着汤进来了。

“双鱼, 喝了再睡。”

楚云梨坐起身,沉默喝完。

赵母坐在床边, 一脸的沉重:“你爹他是个闷葫芦,你不愿意跟我说外头的事。你在张家,受了些什么委屈,他提都不跟我提。你愿不愿意跟我说说?”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其实明礼是个不错的人,他会误会你, 应该也是被人给误导了。若你们夫妻俩能够和好……”

“不会和好。”这世上有的人总是喜欢自以为是,若是真正的赵双鱼在这里,肯定也不愿意听母亲的这番话。楚云梨不愿应付赵家人的撮合,当即靠在床头打起精神,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赵母满脸的震惊,到最后神情都是麻木的。

发生了这么多事,夫妻俩肯定是回不去了的。就算是赵家愿意吃了这个哑巴亏,张家那边为了抱上孙子,也定然不会再接纳女儿。哪怕女儿不能生孩子,是被张夫人所害也一样。

听完了好半晌,赵母还回过神来,她抹了一把脸:“先前他们说你偷人,我就不相信你会做这样的事。既然不是你的错,我也放心了。张家那边……你就别想着了,等你养好了身子,这一阵风头过去,我再找个好媒人……”

楚云梨打断她:“娘,我才被男人害成这样,不用这么着急。”

听说女儿话中的不悦,赵母也不好再提了:“你早点睡,别熬夜。”她看了一眼书房的方向:“你爹也熬着,我得催他去睡。”

*

大概是赵家夫妻打过了招呼,赵家的其他人第一天早上来探望过楚云梨后,很少来打扰她。赵双鱼的嫂嫂对她态度和往日一样,暂时还没看出来有所嫌弃。

院子里挺安静,因为赵父读书的缘故,一直都是这么静,并不是因为照顾楚云梨。

关于赵家女儿从夫家回来的事,哪怕赵母特意不在外人面前提,也还是很快就传开了。

外头议论纷纷,楚云梨关在屋中养身,倒是说不到她面前来。

上辈子赵双鱼没能回娘家,甚至没能出张家就糊里糊涂丢了性命。

楚云梨稍微好转了点,便在院子里走动。赵双鱼的哥哥赵双全也在读书,不过,读了好些年都一十出头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他大抵也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早在两年前就没有专心读,而是跑到外头找了一份算账的活计。

给人做账房先生,风吹不着日晒不着,还得人尊重,赵双全自己是乐在其中的。

这一日,楚云梨刚刚午睡醒,就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她起身走到窗前,刚好就对上了一个年轻女子打量的眼神。

自从赵双鱼嫁人之后就很少回娘家,但她对于娘家的这些人都认识,看过来的这个姑娘算是赵双鱼的堂妹,隔了一房的那种。

“姐姐,你好些了吗?”

楚云梨点了点头,随口招呼:“双柳来了。”

赵双柳指了指桌上的篮子:“娘让我来给你送点鸡蛋。”

小产或者生孩子之后,相熟的人家都会送上鸡蛋探望,普通的人情往来罢了。

楚云梨再次点头:“帮我谢过婶娘。”

“我娘也来了的,在路上买糖给耽搁了。”赵双柳目光一直在打量她:“姐姐你可以出来走走,别闷在屋中。不管发生什么事,人总要活下去,反正往前看就是。”

楚云梨听出她话里有话,顿时皱眉:“你想说什么?”

赵双柳颇有些不自在:“就是随口一说,姐姐别放在心上。”

赵母眼神也有些躲闪,恰在此时,外头有敲门声响起。她还没起身呢,赵双柳已经奔过去开门。

进门来的人是赵双鱼是婶娘李氏,此刻她手里拿着个油纸包。看到院子里的情形后,笑着道:“双鱼,你睡醒了?赶紧出来吃点心,这味道不错,也不寒凉,刚好适合你补身。”

“我已经好多了,不用特意补。”小产这种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好提,尤其赵双鱼和夫家已经闹翻,但凡多少顾虑一些她的心情,都不会故意提及此事。

李氏面色有些僵硬:“我是个直人,有什么就说什么,若是哪句话说得不对,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咱们也不是外人……双鱼,其实我是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你先出来坐。”又嘱咐道:“穿厚一点,别吹着风了。”

楚云梨走出了房门。

李氏上下打量她:“瞧瞧这小脸白的,好可怜……”

话音未落,就察觉到了堂嫂不悦的目光。对面的侄女也脸色沉沉。她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看我,又说错话了。双鱼啊,你快过来坐。”

楚云梨坐下后,并没有伸手去拿她的点心。

李氏不以为意,将女儿打发去厨房泡茶,低声道:“双鱼,你受的那些委屈,我都已经听嫂嫂说过了。张家不干人事,简直畜牲不如。其实当初我就不太答应这门婚事,不过一个婶娘,也不好参言。现如今你回了娘家,外头说什么的都有。你爹是读书人,好不容易才考取了个功名,若是因此被人笑话,实在是……”

她摇摇头:“你别怪婶娘说话难听,这些都是事实。你自己天天关在屋中,什么都听不见,那些人也不会说到哥哥嫂嫂面前,但在我们家人那儿,简直什么都说得出来。你还年轻,得早些为以后打算。”

赵母不爱听这些:“双鱼还在养身子,别说这些话让她难受。”

“也就咱们自家人我才说实话。”李氏压低了声音:“养好了身子,还是赶紧嫁人要紧。只要你有了夫家,外头的议论渐渐就少了。”

赵母皱起眉,没再接话。

李氏这模样,明显还有下文。楚云梨好奇:“婶娘想给我做媒?”

“是呢!”李氏一拍大腿,笑吟吟道:“我就说你这丫头从小就聪明,方才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就怕你想多了。也不是我着急,这真是为了你好,还有就是那人确实不错,若是错过了实在可惜。”

看她说得这样好,赵母顿时来了兴致。女儿还这么年轻,她从未想过要将女儿留在家里一辈子,既然早晚都要嫁人,那就不能错过了好人选。

“是谁?我认识吗?”

李氏笑呵呵:“前面平安街的张家你知不知道?”

听到张家,赵母心中有点膈应,最近开始仔细回想弟妹口中说的人家。

平安街前前后后有几十户人家,其中的张家也有好几户,但有合适人选的,也就那一两家。赵母皱起眉来:“你指的是谁?”

“那个张癞子。”李氏说出这人,看到嫂嫂脸色沉了下来,低声道:“你别觉得他是个无赖,先仔细听我说嘛。首先他有孩子,不在乎双鱼能不能生,再则,他那边爹娘都已经不在,不会嫌弃双鱼。咱们又离得这么近,双鱼嫁过去,绝不会被人欺负。还有啊,他两个孩子都挺小的,能养得熟。”

赵母再也忍不住了,脱口道:“这么好,你怎么不让双柳去嫁?”

其实这话也是楚云梨想说的。

但凡被称为癞子的,都不是什么好人,这位说好听点,在外头混得好,说难听点,那就是个混混。从不肯踏实度日,先前的媳妇都是他给抢来的。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想跟他好好过日子,哪怕生了两个孩子也在找到了下家之后,头也不回就走了,甚至连孩子都没要。

李氏被喷,委屈道:“我是真心为了双鱼好。你们天天关在家里,不知道外头说得有多难听。都影响了我家双柳的婚事了。”

“那你还登门做甚?”赵母气不打一处来,将桌上的点心包好,往篮子里一塞,直接提起篮子就塞到她怀中:“滚!往后不要再来了,就当没有咱们家这门亲戚,最好是成了仇人,才不会影响了你女儿的婚事。”

李氏想要解释,奈何赵母不听,厨房里的赵双柳见势不对,急忙跑出来劝。母女俩都没人抵住赵母,渐渐地被往外推去。

这些年来,一人虽然不是亲的妯娌,但遇上了事都会互相帮忙。私底下有些小龃龉,却也从来没有这样翻过脸。李氏几次想要说话,都没能开口,眼瞅着就要被推出门了,她忍不住道:“双鱼嫁过人了,又不能生。除了癞子,谁会要她?”

这话更是撩拨出了赵母的火气,自己的女儿再怎么不是,也轮不到李氏看不起,她将人狠狠一推:“不要你假好心,有这么好的人选,还是给你自己女儿留着吧!”

赵双柳还是个未嫁姑娘,哪受得了这话?

当即羞红了脸,跺了跺脚先跑了。

李氏也生气,自己女儿还没有议亲呢,却有人将她和赖子摆在一起,这传出去是要毁女儿名声的。她气得跳脚,临走之前撂下话:“我倒要看看,双鱼最后能得个什么好人家。别在娘家赖一辈子才好。”

赵母叉着腰:“我愿意养着我女儿,关你屁事。”

两人又骂了几句,李氏怕被外人笑话,这才不甘心地走了。

送走了人,赵母余怒未休,气冲冲道:“看不起谁呢。我呸!”

她回过头:“双鱼,别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她就是嫉妒你,嫉妒你能找着好人家,双柳却不行。”这人生气之下,便开始口不择言:“双柳今年都十六了,还没有定下亲事,就是她比着你先前的张家在找……也不照照镜子,你能和张家定亲,是因为你爹的功名,他们家有什么?眼高手低,丫鬟命却拿自己当千金小姐,活该嫁不出去。”

楚云梨揉了揉眉心:“我想搬出去住。”

赵母正在气头上,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女儿说了什么,想明白过来后,面露惊讶:“你要搬去哪里?”

话问出口,她一脸的不赞同:“你一个姑娘家独自一人在外头住,更会惹人闲话。再说我跟你爹也不放心啊!”

“我总不可能一辈子留在家里。”楚云梨叹息:“娘,我心头有数,不会被外人欺负了的。大不了,我多找两个人伺候。”

赵母:“……你有多少银子,就敢说这种话?”

楚云梨随口道:“不多,两万两。”

赵母吓了一跳,眼看女儿不是玩笑,她试探着问,声音都抖了:“两万两?”

赵父一直不喜欢跟家里人说外头的事,像银钱这种大事更不会主动跟妻子提。楚云梨颔首:“不然,你以为我会轻易放过张家?”

赵母哑然,手都有些抖,扶着桌子坐下,坐稳了之后想到什么突然问:“你给了你爹多少?”

“五千。”楚云梨不觉得有隐瞒的必要。

赵母抹了一把脸:“双鱼,你就在家住着吧。再有人说你的闲话,我撕了她的嘴。”随即她一拍桌子:“你这么多的陪嫁,完全可以再找更好的人。那什么张癞子,居然也好意思提。我呸!”

谁都不想自己被小瞧,尤其是在婚事上。连张癞子都敢肖想自家,赵母生气之余,稍晚一些的时候,就故意将女儿被张家亏待之后得了大笔赔偿才回娘家的事情隐约露了出去。

这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几条街,半日过后,好多人都知道赵双鱼手握大笔银子。

至于有多大一笔……有时候几百两的,有说几千两的。

信前者的人比较多,大部分人都觉着后者是天方夜谭。不过,在赵家人住的这一片,能够拿出几十两的人家已经是挺富裕的了。

又过了一日,媒人上门了。

这也是赵母的目的之一。

女儿暂时看着是不想改嫁,可早晚都要嫁人。这样的情形下,就得让年轻后生上门提亲,兴许这里面就有不错的引得女儿动心。

不然,女儿天天关在家里,又不认识外头的人,媒人也不上门……到时候嫁人就只有张癞子之流。

那些媒人,楚云梨一个都不想见,全部交给赵母应付。且有言在先,若是要给她定亲,得先问过她的意思。

赵母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敢勉强女儿。有好些女子跟夫家翻脸之后就活不下去了,女儿身上的遭遇更是比那些被休的女子惨百倍,她可不敢赌。

万一女儿一时想不通寻了短见,她可承受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

这一日,赵母从外面回来,整个人都是蔫儿的。

楚云梨最近身子好转了许多,肤色变得红润,有时候会在院子里散步,大部分时候会在树荫下看书。看到她这般,好笑问:“娘,出去的时候不是挺高兴的吗?”

这一次来的媒人不错,经常给个大户人家做媒,赵母去的时候还精心打扮了一番。听到女儿这话,她叹了口气,坐在了另一边。

“双鱼,你猜我今日听说了什么?”

楚云梨抬眼看她:“张家的事?”

一猜就中。

赵母恨得咬牙切齿:“那媒人跟我说,张江那边已经下了定,定的是前头罗家的姑娘。”

这附近姓罗的人家有好多,楚云梨并没有放在心上。

“定就定了,张明礼到现在还没个孩子,着急也是正常的。”

“这罗家……”赵母低声道:“人丁旺盛,尤其罗姑娘头上四个哥哥,还有好几个叔叔。张家肯定是看中了她能生儿子。”

当下确实有这种说法,家中兄弟多的姑娘,容易生下男丁。

楚云梨好奇:“他们知道张明礼的病么?”

赵母看了她一眼:“这罗家的姑娘从十岁起就有不少媒人上门提亲,其中也有不少富商。他们却一直没答应,就是想选一个最富的。张明礼除了有过妻妾之外,长得人模狗样,家境也不错。就算他们知道了真相,也肯定不会拒绝。毕竟,那样富裕的人家,不缺名医。就算现在不能生,也总能找到法子。”

“那就不用管了。”楚云梨放下手里的书:“只要那姑娘不是被骗了就行。”

赵母听到女儿这话,再次瞄了她一眼:“你就不生气?”

不生气。

楚云梨后来也打听过,张氏平安回了夫家,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有这个女人在,张明礼想要生孩子,那是痴人说梦。

就算能够调理好身子,也会再被张氏这个姑姑给毁掉。

眼看赵母情绪低落,楚云梨好奇问:“媒人提了谁?”

问这话不是她想嫁人,主要是她看出来赵母对女儿不错,不想让其一直难受。

赵母摆了摆手:“别提了,同样是做生意的人家,身子弱,好多年都没有出门。我当场就给回绝了。你再怎么也不至于嫁一个病秧子。”

楚云梨听完,也没放在心上,随口安慰道:“不着急,往后总能遇上更好的。”

赵母颔首:“对,你都被坑了一回,可再不能草率了。”

她心头只叹气,这些天见了好几个媒人,让她再一次清晰的认识到了一个女人想要再嫁有多难。

提亲的人是有,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

翌日,又有人登门。

赵母兴致勃勃去开,当看到门口穿着大红花袄的媒人时,脸都黑了:“我不考虑将女儿嫁去鲁家,不要再提了。”

媒人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见识的人多了,她倒也坦然:“你先听我说嘛。昨天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就拒绝了。我还能害你?再说了,听完你不答应,我想害也害不着啊!”

她看了一眼楚云梨:“让你女儿也听听,兴许她自己愿意呢。”

自家有孩子要议亲,决不能把媒人往死里得罪。不然,万一将人给惹恼了,在外头胡说八道几句,毁了自己的名声,婚事肯定会受影响。

赵母有些迟疑,到底还是侧身将人给让了进来。

“这鲁家公子,确实身体挺弱,我从一开始就没瞒着。但人不管事,家产有他一份,就是个富贵闲人。”媒人坐下之后开门见山:“人家不挑剔家世,也没挑剔你女儿嫁过人的事。这能嫁去大户人家做少夫人,不比去普通人家受柴米油盐的磋磨要好?再说……”她压低了点声音:“你女儿身上发生的事,我也隐约知晓,孩子是不好生的。刚好那边也体弱,生不出孩子正常,到时没人会为难你女儿!人家要的是找个人陪在鲁公子身边知冷知热……你们好好考虑一下,我女儿是嫁了人,不然,我真的将我女儿给嫁过去了。”

媒人说话比较夸张,但也不是乱说。

赵母沉默:“我就是心里难受”她说到这里,眼圈都红了:“我好好的女儿为何要承受这些?本来可以生三两个孩子跟夫君举案齐眉,一辈子互相扶持,老了之后含饴弄孙,如今却落到这种地步……老天爷真的是不开眼。”

说着,忍不住放声哭了出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