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前世界还算是最先进的欧美,对于其他地区是有着辐射效应的。
《诡秘之主》在欧美破圈式的大火,显然也影响到了其他地区。
这股风潮从欧美,逐渐地刮向亚洲、南美等地。
见到欧美世界都这么喜欢这本,评价那么高,很是有一大群人,冲着相关舆论,买来一观,然后也成为了系列的忠实粉丝。
这种情况下,纵然是习惯了陈麟风以往文学成绩的国内大众们,也有点忍不住了。
之前国内的媒体或粉丝们,一直吹捧陈麟风在流行畅销文学上的成就,说他不比jk罗琳要差。
但真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他的要在销量成绩上赶上jk罗琳了,大家又不适应了起来。
央视还是比较矜持的,没有直接在新闻联播上播报相关新闻,毕竟才刚过一周多时间,怎么也得满月,有个更大的数字再说。
但其他媒体,包括央视4台,华文国际频道,以及华青报、人民文学之类的媒体,可有点忍不了了。
其余的小媒体更是不用说,这些天以来,麒麟的客服电话早就被打爆了。
此时恰逢《时代》杂志也想给陈麟风来一个专访,实在是《诡秘之主》在欧美太火了,《时代》也想多蹭蹭这波热度。
因而,梅姐决定不如整个联合专访,大家都方便。
……
“老板!”
小常走进房间,看向造型师,见造型师示意表示“OK”,这才对着陈麟风道,
“时代杂志,还有央视、人民文学他们几家的采访团队到了,现在正在布置设备呢。”
“好,知道了。”
陈麟风看了眼镜子中的人,一身深色商务休闲装,看起来特别修身,为了隐藏过于俊秀的面容,他还特意戴了个眼镜。
整体看起来少了些明星气质,而变得儒雅了不少。
造型师给他化的妆,也是朝着这个方向来的,尽可能遮盖他明星的部分。
在什么场合露什么身份,明星和作家,还是有点太不搭了。
……
另一处房间,众多媒体将自家的设备放好,一些工作人员还在调试。
梅姐扫了眼房间内。
现场的几位记者她其实都认识,过去一起合作过的。
央视的小王记者,甚至就是靠着几次专访陈麟风,才火起来的。
哦,现在外界都叫王大记者了。
“小王,听说你现在威风啦,央视的好多专访都交给你来。”
自10年起,原本的央视头牌水君意,因为新娶了个年纪小十几岁的老婆,逐渐淡出公众视线,接下来就要属这位了。
王记者闻言一笑,“没有的事,大家都差不多。”
他丝滑的转换话题,“陈老师这回又为国争光了,台里的同事们这几天都在讨论老师的新书呢。”
身为媒体记者,他们的消息比常人要灵通的多,知道这次的《诡秘之主》,确实和陈麟风之前的几本不同,是真正的全球大火。
外驻在世界各地的同事记者们都有通报消息,连非洲和南美这些过往的边缘地带,新书的热度都不低。
更别提欧美两地,那是比国内还要狂热的地方。
“确实,我这边收到好几处国外的消息,说书店门口排队买书的。”华青报的许羽婷记者道。
这可是2013年,在国内实体书能把书卖出去就不错的时候,竟然还能听到国外有大批的人为了买书排队。
简直让人梦回10年,不,20年前。
“不止如此,”人民文学的记者傅芳芳也加入讨论,“我听到说,北美、英国、芬兰,还有东南亚几个国家的大学校园里,有为了看最原汁原味的,开始学华语,或者直接翻字典生啃的。”
虽然是在孙凤梅面前吹捧陈麟风,有示好之意。
但傅芳芳也确实觉得很不可思议,语气中都带着些破天荒的感觉。
什么时候,华夏的文娱作品,能让国外的粉丝这么狂热了。
以往都只能听说国内的粉丝硬啃生肉,这下反过来了。
……
房间的另一边。
“灯光师,再调整一下位置。”
作为时代杂志的带队,也是负责本次采访的鲍尔福特,不断的指挥人员进行调试。
期间,他微不可察的看了看,不远处讨论火热的几个记者,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聊得什么那么开心,也跟我说说啊。
他感觉一阵的不适应。
总觉得那几个人是在冷霸凌他。
正好这时梅姐看到他的目光,突然朝这边扬声道,
“鲍尔,过来一起聊啊。”
鲍尔福特略作犹豫,便放下矜持,走了过去。
对于华夏,他现在也充满了好奇。
不只是这几年,不断在媒体上出现的经济新闻还有威胁论。
由于看过《诡秘之主》,他对华夏人更是多了分好奇:
这里的人是不是都像克莱恩那样,谨慎、理智,又总是带着善意。
……
梅姐与这次专访的几家媒体互相沟通一番,确定了这次专访的大致内容。
这次一共有6家媒体,除了此前提到过的时代杂志、央视、华青报、人民文学,还有一家新加坡的联合早报。
这是新加坡最主要的华文综合性日报,也是在东南亚区域,最早对陈麟风开始示好的媒体。
因此,麒麟这边一直与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此次听说有联合专访的计划,因而就也加入了进来。
最后一家就是中原省的河大报了。
专访的主力是时代杂志和央视两家,河大报则是作为自己人,万一遇到一些敏感问题,可以帮忙临时解围。
“陈老师。”
陈麟风走进房间,一众记者立马起身欢迎。
“鲍尔先生,王记者……”
陈麟风与几位先后握手。
看着眼前的陈,鲍尔感觉到一阵违和感,然后他便立马察觉到自己的这种违和感出自何处。
看起来太年轻了。
陈已经在欧美火了好多年了,没想到他现在还是这么年轻。
真正的天才啊。
他心中感叹。
众人落座,陈麟风的椅子前摆着几家媒体的台标,他身上别着录音设备,倒是不用让记者举着话筒。
鲍尔就坐在陈麟风正对面,央视的王记者坐在他旁边,另外四位记者分列两侧。
众人身前和身后都有摄像机镜头,这是捕捉各方的表情,以供后期剪辑。
时代杂志,以及其他几家报纸,不太需要视频资料,但央视肯定是要的。
再次确认一切准备无误后,由鲍尔先发。
“陈,很开心能够和你坐在一起谈话,谢谢你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
鲍尔看着对方的面容,先是问到刚才心中泛起的那个问题:
“你今年应该还很年轻吧,二十……”
他朝着对面确认了一下。
“25岁。”
“哦,25岁,你现在才25岁,已经导演过2部全球票房超过12亿美元的电影,总票房超过50亿美元。
方面,《无限世界》系列总销量正好破亿,新的《诡秘之主》系列,火遍全球,或许会创造更高的记录,有消息认为,新的系列有望超过《哈利波特》的成绩。
还有《她》,几乎获得了文明世界所有的文学家的认可,甚至本来有望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你拒绝了它。
这些成绩,只是你在25岁之前达到的……”
说到这里,鲍尔顿了顿,这些成就竟然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所做,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让他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在人生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就实现了几乎常人一生难以达成的成就,你会觉得有压力吗,或者说,对于未来,你还会有更高的目标吗?”
陈麟风略有惊讶,没想到他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压力肯定是有的,当你达成一个很高的目标后,旁人会自然而然的对你抱有更高的期待。
就像几个月前的《飓风营救2》上映之后,不就有媒体觉得,电影才拿到8亿美元的票房,太少了么。”
鲍尔有些难绷,“不用理会那些声音,8亿已经是个很高的数字了。”
陈麟风笑了笑,继续道,“其实压力有时候也是动力,最初我的目标,也不过是像房龙大哥那样,做到全球知名,现在我觉得或许已经大概实现了,那么后续,自然是向着更深远的领域走。”
鲍尔兴奋道,“Jackie?我听说过这个,好像是你小时候与他的一次经历?”
“是的。”
陈麟风大概描述了一下当初的经历。
国内几家媒体的记者都露出了然的神色,这已经是国内非常著名的一段公案了。
属于是房龙和陈麟风两位奇闻轶事中的一件。
“所以,既然已经达成,未来你更高的目标是什么?”
陈麟风想了想,“大概只有青史留名了吧。”
“青史留名”四个字,他是用华语说的,然后他又用英语翻译了一遍。
“就像猫王、迈克尔杰克逊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当然,我的方式可能与他们有所不同,我会有自己的路。”
几位记者略有些惊讶,真实野心勃勃啊。
但随后想想,又觉得理所应当。
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除了向着最高的王座发起冲击,还能做什么呢,总不能就此堕落吧。
这个问题之后,鲍尔开始了预先准备好的采访。
他先是简短介绍了一下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包括《诡秘之主》新书的销量,在欧美尤其是漂亮国所引发的狂热。
“对于《诡秘之主》现在这样的成绩,之前有过预期吗?”
“略微有点吧,毕竟写之前,就觉得作品质量,应该是比《无限世界》更进一步的。
但没想到能到这么突出,我本来以为,读者们的情绪,会因为前期的慢节奏,而收到影响。”
鲍尔也是看过的人,前期节奏确实有点慢,
他以自己的视角来评述,“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并不大,在无面人这新的一卷里,前一部的铺垫逐渐展开,会让之前所有的铺垫都显得那么必要,况且第一卷其实也很精彩。”
“谢谢,”陈麟风点头致意。
“来之前,我统计了目前全球知名的媒体对《诡秘之主》的报道和评价。
这里面《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世界报》,以及《联合早报》,”
鲍尔看了一眼联合早报的人,“还有《朝日新闻》等,众多欧美与东部亚洲的媒体。
他们在报道中,往往将《诡秘之主》和《哈利波特》进行对比。
通过汇总后,我们能发现,不只是销量,在作品质量上,众多知名媒体也都非常认可。
大家一致认为,《诡秘之主》是足以比肩《哈利波特》的伟大作品。
是新一代全球流行文学的代表。
对此,你怎么看呢?”
这里面肯定少不了销量的原因。
陈麟风还是很冷静的,前世可没有外国媒体这么说,最多国内的粉丝们这么想。
当你成功了,自然有人开始发掘你的闪光点。
“其实我也看到过不少类似的新闻报道,说我已经可以与jk罗琳女士并立,甚至超过她什么的。”
“嗯,你怎么看这样的言论呢。”
“我觉得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其实长篇,想要一直维持高质量,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里点名某巨人,某权游,某辉夜,某纸牌屋等等等等等,玛德太多了。
“后面的剧情,能不能一直让读者们喜欢,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个考验。”
王记者忍不住道,“但纵观你的所有作品,这些问题都没有出现过。”
别装了,这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好,遇到拆台的了。
鲍尔好笑的看向陈麟风,看他要怎么说。
“额,我本人倒是很希望,未来《诡秘之主》真的能达到你所说的那样,成为新的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
陈麟风正色道,“只是这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的热度是一时的,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我不知道。
而且后续能不能像《哈利波特》一样,整个系列的电影,都保持很高的质量,这些都是未知数。”
《哈利波特》这个系列,确实有点神的。
不是说水平真高到没边了,关键是稳定,不管是还是电影,都没有拉胯的。
而且整整一代人受到影响,从小看到大,那种影响力太巨大了。
在整个系列结束时,有粉丝因为意识到系列结束了,而悲痛落泪。
因为人数过多,甚至引发众情悲痛的社会效应。
2007年时,陈麟风看过相关的报道。
电影系列结束后,又来了一波。
这种影响力,《诡秘之主》想要达到,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
“你怎么看待jk罗琳?”鲍尔继续问道,“你觉得她的写作水平,或者想象力,和你比起来怎么样?
以及,你认为,未来什么时候能超越她,就像当初立下目标,超越房龙一样。”
鲍尔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央视王记者立即示意跟队过来的摄影师,让他放大画面来个特写。
陈麟风有些无奈,记者最喜欢问的,就是这种带着拱火性质的问题。
“jk罗琳是前辈,我很敬佩她能够构建出哈利波特这个魔法世界。
至于超越什么的,她已经是当初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第一,我不可能超越一个时代,最多只能在我这个时代,与其遥相呼应。
其实鲍尔你之前的说法不对,我对于房龙大哥的看法是一样的。
他也是此前一个时代的巨星,我没可能超越,最多只能达到同等境界。
在粉丝们,以及经历过当年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都是无可超越的。”
陈麟风才不上当。
“说的真好,”鲍尔赞叹道,“其实在来采访你之前,我们特地也采访了她,她对你同样赞赏有加。
认为你未来一定能在文学领域超越她,而且不在未来,就是现在,就在《诡秘之主》。
看起来,她是非常欣赏和认可你的。
或者说,你们两位是互相欣赏。”
这样最好。
王记者,以及身旁的其他几位记者,都赞赏的看着陈麟风。
他这种说法,真的十分完美。
前辈与后辈相互欣赏,惺惺相惜,太符合华夏文化圈的价值观了。
鲍尔继续问,“《诡秘之主》会在何时开启影视化呢?”
这个也是现在全球关注的一个话题。
《哈利波特》的全球影响力,自然有其的优秀所在,同时也少不了电影的加持。
“或许要等到下一部写完吧。”
其实华纳方面也问过他,因而陈麟风对此是有过详细考虑的。
最近两年时间不太凑巧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国内特效电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他想稍微等等。
到时候以国内影视工业为主,既能压低成本,还能借着这个系列,带飞一波。
说不定整个国内制作能力,就要跟着腾飞,走出与前世完全不同的道路。
陈麟风觉得,这可能要比他过去做的所有改变,都要大。
当然,对于华纳那边肯定是不能直说,他的说辞是等下一部完全发售完,确定了读者们的喜好,就开启影视化改编。
这也不是纯瞎说,整个《诡秘之主》前后剧情的风格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三部旅行家,场景来到大海上,陈麟风准备对原文进行稍作改动,继续深化世界观和设定。
他在第一部的改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自己这些年练就的文笔,对很多原作中的不足进行补足。
像是乌贼在打戏和文笔节奏方面,前世也一直是相对弱势的地方,而这反而是陈麟风的强项。
他毕竟也写了很多,练了很多,而且阅读量更高,在这方面长处明显。
两相结合,如今看来,效果不错。
这可能也是《诡秘之主》如今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吧。
“所以,《诡秘之主》确定是会做电影化改编的?”鲍尔进一步确认道。
“没错。”陈麟风直接了当的回答。
王记者、傅芳芳、许羽婷等人互相之间看了看,都有些兴奋。
或许他们将见证华夏作家的作品,成为全球最热卖的电影系列。
电影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文娱方式,和又有不同。
他们都希望能看到《诡秘之主》能够成为《哈利波特》那样的存在。
随后,鲍尔又问了几个欧美大众比较关心的问题。
比如能不能写的稍微快一点,还有就是后续的剧情,能不能稍微剧透一下。
陈麟风果断拒绝前者。
开玩笑,加更是不可能加更的,这辈子都别想。
至于后者,陈麟风稍微透露了一下,下一部会有新的重要配角加入(指大妮子)。
更多的他就不会多说了。
临结束上半场的时候,鲍尔告知陈麟风一个消息。
“今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陈你目前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非常有可能会被选中。”
这个消息颇有些石破天惊。
身旁的几位记者,都维持不住表情了。
这个年度风云人物他们知道,以往华夏只有80年代的领导人被选上去过。
当然,还有更早的那位运输大队长。
虽然人有点磕碜,但当时他所处的位置,也确实很具有代表性。
这要是被选上,意义太重大了。
陈麟风也有些惊到了。
这个年度人物,一般只会给**人物,少有的几个例外,也都是颇具代表性的艾美丽肯名人吧。
比如2010年的扎克伯格,还有后世的马斯克,泰勒斯威夫特。
自己这个咖位,应该还不够吧。
“这怎么会?”他有些惊讶道。
“陈,不要太小看自己,”鲍尔饱含深意的说道,“作为整个华夏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重要性不需要质疑。”
陈麟风了然。
还是因为这两年华夏的实力上来了,他被当成是一张名片,被当做候选人了。
那倒是说得过去。
几位记者也瞬间理解了。
如今华国在全世界最出名的人就是陈麟风了,作为国家名片,还是挺合适的。
当然,其实也可以选最顶上的大佬,只是那样**性更强,可能时代杂志那边也有所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