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书起身,笑着走下堂来,先背着手把每个官僚都看了一遍后。
最后走到高明处道:“张叔夜说你有干劲、有才能,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稍加磨砺后将来可堪大用?”
全体官僚神色古怪了起来!
关键是张叔夜不是个会拍高俅马屁的人,所以老张的评语,现在就是个谜样的事件了,实在也不知道老张和这纨绔子弟有什么勾当。
接着,梁中书笑道:“本司倒是觉着张叔夜性格激进不够沉稳,评价过头了些。但你小高是个不折不扣的福将,是祥瑞,这是差不离的。孟州两大案速破,都离不开你的福泽之气。”
“……”
高明继续不言不语。
最后。
梁中书转身坐上高堂道:“既是福将,说不得此番我大名府也要沾沾乃之福气,本司任命高明为此案缉捕都督,缉捕过程便宜行事临机专断。”
这是北京留守司升堂,即使可以拒绝但也很不妥。
因为在这种根本不是论事,只是仪式感和表态的务虚会议,一但拒绝虽不是罪过,**声望也就没了。
如果接受这“负责行动”的专案组第一副组长任命,一但破案,则等于强化荡寇大魔王的人设。
额,当时张叔夜的评语的确是夸张了些。
相反高明更喜欢老梁这种“务虚”的评语:祥瑞、福将。
有道是杀伐决断雷厉风行在皇帝那里,可不一定算什么好评语。
这事在当时来说可是很为难高俅的,东京来的家书说了,当时是高俅进了好多的谗言。
最后才让皇帝相信:小高除了忠勇外只是个少不更事、一心为皇家办事的纨绔子弟,满身缺点,总体就是个有点福气、误打误撞就立功了的少年。乃是奸贼张叔夜好大喜功、胡说八道云云。
“……”
听说当时乐得皇帝当庭哈哈大笑,说高俅忠勇是忠勇就是太严厉、对儿子管教过度、要求过高了。
与之对应的,乃是张康国在内的宰相们集体性失声。
因为大家真的也不知道说啥好了,既然高俅在那贼喊捉贼、又提前让皇帝接受了小高就是个满身缺点的二世祖,除了有点运气和忠心之外一无是处。
张康国也就知道了,高明那龟儿子当众把张云熙打得屁滚尿流的事,没处说理了。
从人之常情出发,一但皇帝接受了高俅的说辞,就相当于有了“疫苗抗体”,即使知道了高明殴打宰相儿子的疯狂作为,皇帝也会觉得“那只是有点调皮”,完全符合高俅实事求是陈述的人设。
高俅老爹于家书中描述的那一群混账现形记不是重点。
关键在于,现在人家老梁真是给足了面子,给了祥瑞评语。那么对于当朝最迷信的道君皇帝赵佶来说,这其实就是皇帝最喜欢的评语。
所以小高衙内也乐于接受,大喜躬身道:“留守相公宽心,下官必定在规定时限内,协助裴如是大人,把丧心病狂的凶徒缉拿归案。”
“好。”
老梁哈哈大笑,心情大好。关键是老梁真的觉得这小子是个福将,如果他真的愿意出马,应该能快速缉拿到凶徒。
“……”
裴如是有些尴尬的扭头看着自己的这个狗头副手,也不知道往后命运几何了。
现在,裴如是唯一能祈求的只是:希望张叔夜对他的评语是半真半假的。
接下来在退堂之前。
高明又道:“报留守相公,皆因做下大案的两贼阴险狡诈,武艺高强,为稳妥计,下官需要从大名府牢城提出两人,跟随戴罪立功?”
“这……”
梁中书却是捻着胡须,有点着难了起来。
老梁知道他要的乃是杨志和林冲。这两个坐牢的贼配军早就堂而皇之离开监狱、跟着这二世祖在街上招摇过市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虽说大宋的基层向来如此,属于是灰色地带,不出事的话也没人追责。
但现在小高于升堂时候让梁中书表态,这等于“假释”这两罪人、正式被拥有司法大权的梁中书批准了。
那么如果外出缉捕凶徒过程中,一但生出事来,自然也就不再是“基层混乱”的锅,而就是梁中书的直接责任。
所以老梁正在迟疑。
但这事高明有自己的苦衷,原本不想这么当面将军的。
无奈的在于,林冲和杨志要想通过正常程序戴罪立功,这事还真的只有梁中书有权利拍板。
否则虽说有“现管”帮忙,杨志林冲随时可离开监狱,但这种潜规则就意味着,最后不能把他们的名字用于报功减刑。
想了想。
对梁中书的级别而言,身在这位置最大的过失是维护不了体制和官心凝聚力,并非是批准杨志林冲戴罪立功万一出事所产生的后果。
于是,梁中书疑人不用疑人不用的姿态道:“准了,关于林冲杨志戴罪立功事宜,责成相关参军**,不要以任何理由拖延,当务之急是各司务配合,最快把凶徒缉拿归案!”
为此高明松了一口气。
这事换成一般官僚的话,真就十个有八个会否决。
无他,事不关己,都不想担责任。
但是根据高明对梁中书的分析,是大概率答应的。
否则也就不符合他看到杨志有才能后,便拍板委任杨志负责押运生辰纲的人设了。
从这里看老梁倒也算有魄力敢拍板的封疆大吏。
关于杨志的才能其实老梁也没判断错。黄泥岗出事之前,杨志基本也做到了谨慎的人能做的一切,该提醒的地方也都不含糊。
唯独就是限于时代、限于认知,梁中书在任命人事上失误了。
如果把杨志任命成副手,那押运生辰纲的差事就大概率成功了。
可惜老梁过于激进,把前天还在坐牢的人任命成主将,那么完全可以想见:原本的家将有多少情绪了。
这和后世的公司老板,放着业务熟人脉熟的老人不用,却空降个业务不懂、人事也不熟的部门主管来。
如果是常态便也罢了,相互斗智斗勇、主管命令不出办公桌、属下出工不出力,如此对抗着磨合个几月,也就影响点效率,最后多半也能各自退一步、对付着一起领老板的工资皆大欢喜。
但如果这种将不知兵、兵不服将的情况发生于一个大项目或大战役前,那是肯定要出事的。
其实在宋代来说,同样的错误,还发生在了那个罕见的明君仁宗皇帝身上,他启用并任命狄青的事件,就和老梁启用杨志如出一辙。
基本都是直接从戴罪之身委以重任的。
这种想当然的做法,对士气的影响肯定不小。
只是说赵祯毕竟是皇帝,即使是错的,威严也摆在那。
再有就是狄青才华太大,也不是杨志能比拟的。
狄青还真就抓住了皇帝给的机会,即使再难,也像小高临阵磨枪整编队伍打二龙山一样成功了,而没像杨志一样翻车。
但和小高不一样的又在于,狄青成功后,相反更不得人心,得罪了更多人。
毕竟当时启用他的是皇帝,大家敢怒不敢言,但从人性角度出发,其实大家都在幸灾乐祸等着“老板因出昏招而亏钱”。
也等着这个何德何能的空降派做错事后灰溜溜的认错下台!
可惜偏不!
让老资格官僚郁闷的在于:出身卑**的狄青、以及扭着来的皇帝偏偏成功了。
这便很显然,大家的戾气没得到发泄,持续在压缩累积!
这也就是历史中,大儒欧阳修评价狄青事件乃“小人得志”的缘故。
这就是和小高临阵磨枪破二龙山不一样的地方。
差别在于,仁宗皇帝那时期,大宋的确存在重文轻武的**倾向。
二一个,狄青没有一个宰相做爹,于是在建制派看来:你即使是个正常官僚,忽然抬那么高也属于“血统不支持”,何况是从劳改犯起来的?
这没办法,人性就是这样。
如果见第一面天生就是领导的人,相处下来你觉得这家伙言过其实没什么本事,但都能接受的,只要他不是专门和你过不去,一般人不会记恨这样的领导。
除了他不惹你外就只有一个原因:他“天生”就是领导,见面起,已经被注入了服从他的“疫苗”。
但别说劳改犯,举个同部门、业务不如你、资格不如你的同事例子,忽然被老板任命了管着你,如果他爹是董事长,你当然也就觉得是人之常情了。
但正因为他既没爹、以往也没什么威望和业绩。那就会有“老板是**”的被强行喂屎的感觉。
如果在这种老板是大**的前提下,偏偏他们还做成了个大项目赚了钱?
服他们是不可能服他们的!
但凡是个人,抵触情绪只会更重,都会有“老天瞎了狗眼”的情绪,还有人还会专门和他们对着干,抱着大不了辞职的心思。
所以人设、以及务虚保持凝聚力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人设往往决定了大家对一个人的接受程度。
就是人设的原因,欧阳锋只需做一件好事就能得到观众的原谅并喜欢,而黄蓉一生只要做错一件事几乎就会被全盘否了。
那么当时的二龙山事件真就只有高明能这么干,原因就在于董事长的儿子即使瞎指挥,也不会太招同事记恨……
开完了大名府“常委会议”。
出来后,不小心又和老裴照面了。
但裴如扭头就走,一副“虽不和你单挑了但我不想理你的姿态”。
“领导?”
“组长……”
最后眼见他越走越快,小高又跑过去拉着并换称呼才叫停他:“裴大人留步。”
老裴勉为其难的皱眉道:“你又怎么了?如果关于案情,省省吧,本县不会听你巧舌如簧,留守相公有令,我断案,你行动。”
高明道:“所以呢?”
裴如是指着二世祖的鼻子道:“所以无需你告诉本县谁是凶人。断案本县自己能行,等办妥后,你我一起上路缉拿凶人。”
高明道:“行行行,你是领导你说了算。”
裴如是愣了愣,倒是也对这小子的态度还算满意。
接下来裴如是容色稍缓的道:“你叫本县干什么?”
高明道:“你地头熟,要不你去司法参军那边,帮我把林冲杨志的手续办了?”
裴如是甩手袖道:“你自己为啥不去?”
高明给他戴高帽子道:“哎呀,众所周知我名声不好,对这些业务和官僚又陌生。”
裴如是道:“这又怎么了,既然留守相公说办,难不成他们还会不办?”
高明嘿嘿笑道:“哪有不奸的官,上司说办那只是说而已,下面的人要盖章要签字,也就意味着要负责,于是说是说能办,但基本是能拖就拖,能扯犊子就绝不顺畅,众所周知我性子又急,半个月前才在孟州捶了张康国的儿子,都**被吏部警告处分了……”
“让我自己去办,万一惹毛了,嫉恶如仇的我又打得司法口那边人仰马翻,这案子没破,大名府就先得一地鸡毛了。到时候你是我的领导,人家老梁就说了:这事怪你裴如是,不怪高太尉,那你咋整?”
“你!”
听到这裴如是险些被他气死。
但最终想了想,也只得摆手道:“哎呀行了行了你怎就如此多事,祖宗,老子叫你祖宗不行么,您就好好的养着,我去帮你的杨志林冲办手续,我去断案,我去缉拿吧,你等着领功就行,只要别添乱。”
高明道:“裴老大乃是不是沙雕了,哪能对祖宗自称老子的,怕打不死你啊?你老实说你蒙学在哪个书堂?”
裴如是却扭头就走,再也不想和这纨绔子弟啰嗦了。
主要是老裴虽然觉得他讨厌,但人家偏偏老在瞎说大实话。
道理上看,裴如是也觉得大家都在耍滑头!
除非梁中书在升堂时,当面指着司法参军的鼻子喊现场下文。
否则反正态度是表达了,至于办事效率,就靠下面自己磨合了。
很可能人家林冲杨志都去把人犯捉回来了,最后才补文件。
大家都不傻,都等着看“趋势”。
如果出事了,那就是“本官当时就觉得像是不对,于是拖着没签字”。
如果没出事成功了,那就“实在不好意思,我这里太忙太乱,八年前的文案都还压着没来得及处理,好在没耽误了您的事,这便给您补上”。
所以要赶紧下文的话,还真只有裴如是能做到,外面的人哪怕是官,也都摸不到门径。
或者就是这个已经背着警告处分的昏官又去对低效的体制拳打脚踢一通,办倒是也能办,但基本就废了。因为肯定升级成“记过”处分,那就永远留底了。
升官倒是也能升官,但是天花板就压低了,做宰相或者是封疆大吏就别想了。
说起来都是泪,裴如是级别很高,但现在还屈居在这大名县任上被人管着,就是因为以前和某些官僚单挑过,背了记过处分。
人家吏部说了:这家伙脑子多少是有些问题的,不宜放在独当一面的位置,需要被人监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