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了顿,桓温加重语气。
“本官没错,也没罪!”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啥。
建康,东晋皇宫。
侍中王坦之手中举着桓温的奏章,大声道:
“袁真只不过是个先锋,桓温才是统帅。北伐失败自然是桓温来负责,袁真怎么可能背负得起这么重的责任?”
其他诸多东晋大佬们也纷纷点头。
“对啊对啊,就应该是桓温负责!”
“桓温都三次北伐失败了,他怎么还有脸甩黑锅给别人呢?”
“陛下应该下旨降罪给桓温,不说把他废为庶民,至少也要降低他的官爵品级!”
对已经权倾朝野几十年的桓温,东晋朝廷中的这些世家大佬们是非常不满的。
自从王家衰落后,东晋就是诸多世家轮流坐庄,和司马家皇族共治。
现在倒好,变成你桓家和司马家共治,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众人义愤填膺的同时,也打算借助这次失败削弱桓温的权力。
坐在皇位上的司马奕闻言也有些心动。
哪个皇帝不想集大权于一身,说一不二?
桓温这种权臣就是皇帝的死敌!
就在此时,谢安站了起来,缓声开口。
“各位,我提醒你们一下,桓温大人虽然失败,可他在荆州、豫州一带还有一支庞大的军队。”
“你们确定要把他逼急了吗?”
整座大殿瞬间变得无比安静。
谢安叹了一口气。
“各位,我知道你们对我不满意,但我终究是站在大家这边的。”
“难道你们真的希望看到王敦领兵入京的事情再发生吗?”
众人再度哑口无言。
当年王敦领兵进京,可是杀得建康城里人头滚滚。
桓温这家伙若也进京的话,在场很多人都会人头不保!
皇帝司马奕瑟瑟发抖,连声道:
“谢卿家说得对,桓温是大晋的忠臣,不应该责罚他!”
【在谢安的提醒下,东晋朝廷不但不敢责罚桓温,反而还将桓温的儿子桓熙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派侍中罗含前往山阳去慰问桓温。】
【这也意味着北伐失败的责任将由袁真来承担。】
得到旨意后的袁真极度气愤,大骂道:
“我作为先锋大将,和燕人殊死作战险死还生,哪里对不起国家和朝廷?”
“如今却因为桓温那家伙推卸责任,就让我来承担这北伐失败的千古骂名?”
袁真越说越气,干脆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这份圣旨,怒道:
“好,既然朝廷不仁,也别怪我不义。”
“我袁真,反了!”
【背锅的袁真一怒之下占据寿春宣布自立,并派使者前往前秦、前燕两国称臣,希望能得到这两国发兵南下援助。】
【奏疏来回,朝廷内部各种勾心斗角和争吵耗费了大量时间。】
【当袁真占据寿春自立时,王猛正好率领前秦军队出发大举进攻洛阳。】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这苻坚运气多少是有点太好了,就他打前燕的时候,东晋刚好内讧?】
【汉武帝刘彻:其实也还行,他毕竟是等了十二年。】
【秦始皇嬴政:朕还以为只有几年,没想到都十二年了,那前秦赢下来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大秦世界中,扶苏很好奇地开口:
“父皇,前秦停战十二年,东晋和前燕的和平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为何您觉得前秦会赢呢?”
打仗是得有敌人才能打起来的。
秦始皇笑道:
“关键就在于王猛。”
“前秦有王猛,但前燕和东晋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