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大清若是再被历朝历代其他皇帝嘲笑,你们自己看着办!”
胤禛下意识地挺直胸膛,大声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绝对不会辜负父皇的期待!”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太和四年,一件改变了东晋内部势力对比的大事发生了。】
在郗超的帮助下,桓温一举吞并了徐州、兖州两地超过两万北府兵精锐。
这些北府兵精锐原本是东晋朝廷投入大笔资源训练而成,专门用来制衡桓温的。
得到了这两万北府兵后,桓温和东晋朝廷之间的势力平衡瞬间被打破,桓温又一次取得了碾压性的实力优势。
于是他兴冲冲地召集桓冲等人在内的诸多子弟、心腹,沉声开口。
“我决定了,再来一次北伐!”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
桓温继续道:
“等这一次北伐凯旋之后,便是改朝换代之时!”
桓冲沉默片刻,对桓温道:
“兄长,要不咱们干脆直接进军建康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先去北伐呢?”
其他心腹也大多支持桓冲的意见。
你要改朝换代,那就杀到建康城去干掉司马氏皇族啊,往北边打东晋、前燕这两个胡人政权有啥用呢?
桓温怒道:
“你们懂什么?难道忘了当年王敦的教训吗?”
王敦第一次领兵进攻建康,非常顺利就打下来了。
但没用,在王导的极力反对下,王敦没当上皇帝。
第二次王敦又来打建康,结果就是打着打着他自己反而先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王敦镇守的也是荆州,如今桓温的大本营。
桓温可不想成为下一个王敦,所以他并不愿意直接进攻建康。
桓温振振有词,自信满满地开口:
“只要北伐成功,那我就是整个大晋的英雄,是华夏的英雄。”
“届时,躲在建康城中的司马家小儿必须要乖乖禅让,否则的话天下人也会背弃他的。”
桓冲听着听着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这语气太不像桓温日常所言了。
于是桓冲便道:
“兄长,这是谁和你说的?”
桓温嘿嘿一笑,没有开口回答,而是沉声道:
“总之,你们做好准备,一个月后出兵北伐!”
东晋皇宫。
皇帝司马奕忧心忡忡地开口。
“诸位卿家,那桓温兼并了朝廷两万北府精锐,如之奈何呀!”
在场群臣脸色都极为惶恐。
只有谢安表情沉静,在众人之中颇为显眼。
司马奕赶忙道:
“谢卿家,你是有什么计策吗?”
谢安微微一笑,站起来拱手道:
“请陛下放心,若臣所料不差,桓温很快就会申请出兵北伐。”
“以他的性格,北伐多半无疾而终。届时他威望必然受挫,对朝廷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威胁了。”
“北伐?”司马奕表情古怪,连连摇头:“不可能,桓温又不是**,朕不信。”
桓温之前都北伐两次了!
两次北伐,结局无一例外是损兵折将,让桓温威望大跌。
眼下桓温已经获得了对东晋朝廷的绝对武力优势,司马奕认为这家伙肯定是要直接攻打建康的。
话音刚落,一名官员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桓温大人五百里加急奏报!”
司马奕赶忙接过这奏报一看,随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北伐?”
“桓温竟然真的要北伐?”
司马奕吃惊良久,猛地抬头看向谢安。
“谢卿家真乃神人也!”
谢安微笑不语。
【做好了准备之后,桓温率领大军开始了第三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