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775章

();

【“父子同掌禁军”,被时人誉为佳话。】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哟呵,看不出来啊,小赵你除了能打仗之外,居然还会搞改革?】

【宋太祖赵匡胤:哼哼,朕会的东西多着呢,你们马上就能看到了!】

【汉武帝刘彻:是你改的吗?怕不是你爹负责的吧。】

【宋太祖赵匡胤:你当周世宗是傻的?人家可是一代明君!】

大隋世界中,隋文帝啧了一声。

“这个赵匡胤,还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太子杨勇有些疑惑地开口。

“父皇,为何柴荣要如此提拔赵匡胤呢?”

二十七岁就被委任改革禁军,还被飞速提拔。

**都能看出来,柴荣是有意为之!

隋文帝笑了笑,道:

“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多门道的。”

首先,后周的禁军实力真的很弱吗?

如果真的很弱,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怎么靠这些禁军平定天下的?

高平之战,后周又怎么能打败破釜沉舟的北汉倾国之师?

答案其实很简单。

掌握禁军的是郭威时代的老臣,他们对刚刚即位的柴荣没有那么感冒,也不愿意拼死为柴荣效力。

所以后周先锋樊爱能才会一触即溃,太原才会损兵折将打不下来。

柴荣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位聪明的皇帝并没有用“违抗君命”来对那些掌握禁军的前朝老臣动手。

他用的是“太原失败,战力低下”的借口,以改革军队、提升战斗力的理由来动手。

这样,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而在改革军队的过程中,那些不听话的前朝老臣麾下军队自然就会被淘汰裁撤,被赵匡胤等忠于柴荣的将领所吞并。

无声无息间,后周禁军的掌控权从那些前朝老臣手中回到了柴荣手里。

杨勇听到这里,有些奇怪地开口道:

“那父皇为何说赵匡胤赶上了好时候呢?”

隋文帝笑道:

“因为赵匡胤这家伙吧,刚好是最合适的人!”

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那可是在禁军系统中干了一辈子的老油条,对禁军前朝大佬们的底细门清。

这就是为何柴荣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完成改革,同时禁军内部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反抗的原因。

赵弘殷、赵匡胤这对本该是禁军“自己人”的父子,为了荣华富贵,毫不犹豫地将那些禁军前朝大佬们出卖了!

隋文帝面带笑意地开口。

“赵匡胤刚好有一个对在禁军混了几十年的爹,刚好本人对柴荣忠心耿耿,刚好在高平之战中证明了勇猛和能力,刚好又碰到才登基的柴荣准备把禁军牢牢掌握。”

“这个机会简直就是老天为赵匡胤设身处地定制的,你说他是不是恰逢其会,是不是上天眷顾?”

杨勇傻眼了,良久才发出一声感慨。

“这都行?”

杨勇这下彻底明白,为何二十七岁的赵匡胤就能摸到后周权力的核心层边缘了。

一是靠亲爹赵弘殷几十年厮混在禁军中的人脉和情报,二是靠赵匡胤本身的杰出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至于什么《宋史》中大吹特吹的“太祖家道中落,白手起家……”

这种就和什么“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一样,你就信吧,一信一个不吱声!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赵弘殷、赵匡胤父子为首的禁军内部集团支持下,皇帝柴荣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后周禁军彻底掌握在手中。】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