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伐果断:带着将军抢皇位 第1519章

();

天下之人,悠悠众口。

北昌城,并没有因为叶枭的离开而产生动乱。

原因也很简单,当朝廷的力量足够强大,是不存在说有人敢去叛乱的。

而且即便是叶枭,在整个国家运行体系之中,也主要是把握整体走向,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处置。

换句话说,大方向定下,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政务交由苏铭轩这种老手处置,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当叶枭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很多言辞,又开始议论起来。

最受读书人议论关注的,依旧是吏治!

毕竟老百姓是没有时间议论这些东西的。

家长里短,自家孩子的武道天赋,学业,这些才是大多百姓关注的事情。

甚至说,那些破事都不如听听前线传回来的战报来的激动人心。

但是读书人和官员则是不同。

他们研究的东西,是制度,是政策。

而对官员管制之严苛,惩处之严厉,亘古未有。

很多时候,官员们本身便是政策的制定者,所以历朝历代,对于**污吏,其实大多数时候,惩处并不是说太过严厉。

至于原因,那是懂的都懂!

北昌城,法场之上。

又是一家**被满门抄斩。

围观人群散去之后,在酒楼里,许多人也议论起这件事。

“哎,方才那个孩子,何其可怜,又何罪之有?陛下...这律法,太过分了一些。”

“就是啊,对主犯凌迟,并无错处,哪怕便是将其子嗣家眷,贬做奴籍,也好过这般啊!杀伐甚过啊。”

“那群**百姓,居然还纷纷叫好,更是离谱。”

“那些朝中大人,也不知道劝劝陛下!长久以往,陛下岂不是要背上暴君之名号?”

读书,为了什么?

明理?

拯救苍生?

为国为民?

实现理想抱负?

其实不管是什么,其中绕不开的一点,就是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

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

就是当官!

因为长久以来的吏治污浊,甚至说,在很多人眼中,当官贪钱已经是天经地义。

可是呢。

一个个案例,下场凄惨。

震慑之力,不仅仅是让官员们害怕,便是这些预备官员,也都是胆战心惊。

只是叶枭的威望,还是极高的。

纵然这些人在私下议论,言辞中也没有对叶枭的半点不尊敬。

只是在从各个方面,去说这些事情。

其实这种议论,并没有错!

只是呢,有些时候,言辞是可以被引导的。

比如人群中一个时不时发言的书生,便是如此...

“老师多次谈及吏治严苛,亦有扼腕,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这般,确实过分....”

书生名叫李育恩。

正是当朝翰林学士之弟子。

甚至已经中了秀才,算是有功名在身。

只是说呢,他这话里,多少也是有些私心的。

因为他的老师就曾多次叹息,说现在官员清苦...

吏治又过于严苛,尽可能想办法去稍微改动一下。

也能给一些犯错之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最起码让那些“无辜”的家属不要说被牵连...

李育恩也正是如此,思想也被影响了许多。

很快,他酒足饭饱,与几位好友从楼上向楼下走去。

只是刚出酒楼大门,便被一群人围了上来!

“李育恩,跟我们走一趟!”

为首的官差神情严肃。

“我怎么了?为何要跟你们走?”

“你三天内,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谈论吏治过严之事,宰相大人偶然听见,要请你入府,对你进行教诲!”

李育恩顿时一愣!

宰相?

苏铭轩?

教诲?

一时间,李育恩有些想不明白。

这件事情,到底是要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只是眼前这个情况,显然官差不会给他多说话的机会。

其好友也是面色大变。

有人开口说道:“自古文人议论朝政,未有因言获罪者,育恩兄不过多说了几句,岂能就因此将其带走?”

“那我们不知道,这是苏相命令!”

官差冷冷说道。

李育恩无奈,只能跟随官差离开。

等到其被人带走,一众书生大怒:“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苏铭轩到底要做什么?”

等到李育恩被带到苏铭轩府上之时,才发现被带去的书生,远不止他一人。

一群人,零零总总数十个,都被集中在院子里。

有些年轻,有些年岁大,但是不管怎样,反正是都在院子里站着。

这一战,就是小半个时辰!

虽然冬天已经快要结束,但是外面到底还是刚刚下过雪。

颇为寒凉。

这些人穿的不少,可是站在外面,还是难抵寒凉。

大多数人,都抱着双臂,来回跺脚。

终于,随着一声下人的通禀,苏铭轩领着一众差役来到了众人面前!

苏铭轩并未着朝服,而是穿了一身书生服装!

满脸肃然,来到众人面前,目光环顾!

冷声道:“汝等这些日子,多议吏治律法,尔等是何居心?”

一声质问,让现场众人皆是默然!

身份地位的差异,让他们有些不敢辩驳。

说白了,谁也不是**。

苏铭轩这个样子,摆明了是对他们很不满意。

现在站出去.....

当然,读书人,也总有骨头硬的。

人群中,一青衫书生大声道:“我等皆是为国思虑,为陛下思虑!

陛下整治吏治,固然是好事,可是手段未免有些过激,动辄满门抄斩....祸连家人,着实有伤天和,陛下乃是仁厚之君,如今天下官员,亦知陛下恩情,不该行此酷律!”

苏铭轩冷笑道:“不贪便不会伤天和!尔等难道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官员位高权重,本就需要多加限制,如果一味放纵,其心,其行势必更加大胆!

便是陛下行如此严苛律法,依旧有人铤而走险,若是再有缓和,岂不是又是沆瀣一气,污浊不堪?”

目光扫视在场所有人,苏铭轩冷声训斥:“尔等皆是读书人,也都有功名在身。

分明是不思忠君报国,只想着自己将来宽松,打着为国思虑的口号妄议朝政,实乃自私自利之徒,圣贤之书,皆被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今日我便替圣贤,教训尔等!

每人二十戒尺!

把手伸出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