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此次前来槐安,主要目的便是解决王西林所面临的问题。
然而,这对他来说并非正事。
他的正事,还是调研工作。
既然是下来调研,那就得有个调研的样子。
事实上,梁栋早就有心来槐安看看,亲眼下去看看槐安的实际情况。
在下来之前,黎耀功和赵涛就共同拟定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方案。
这份方案详细规划了每天的具体行程安排。
然而,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当梁栋偶然间从郭冉冉口中得知‘兴隆木业’正遭受谢家的猛烈阻击时,他便决定临时调整行程,将调研的第一站定在了‘兴隆木业’。
‘兴隆木业’,这家原本位于淮州市的本土企业,承载着创始人郭兴隆的心血和梦想。
郭兴隆,一个勤劳且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他不仅创立了这家企业,更是郭冉冉的父亲。
郭冉冉成了梁栋的开山大弟子之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郭冉冉又和梁栋的秘书程满仓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他们相互欣赏,彼此倾心,最终喜结连理。
出于对女儿和女婿的支持,郭兴隆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兴隆木业’从淮州迁至槐安。
经过一番努力,‘兴隆木业’终于在槐安工业园区落地生根。
然而,就在梁栋离开槐安之后,郭兴隆生了一场病。
这场病让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尽管最终保住了一条命,却也不再适合继续掌管一家规模相当的企业。
那时,郭冉冉和程满仓都在槐安担任着相当级别的领导职务,他们的事业正蒸蒸日上。
“兴隆木业”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按照常理来说,由郭冉冉来继承似乎更为合适。
但是,她当时已经担任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主任这一重要职务,其发展潜力显然比程满仓更为可观。
不仅如此,当时的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垚也在效仿苏夔,推行起了‘去梁栋化’的策略。
程满仓作为梁栋的前秘书,在槐安示范区的地位就变得极为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俩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程满仓辞去公职,回家接手‘兴隆木业’,而郭冉冉则继续留在体制内发展。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策是明智的。
没过多久,郭冉冉便得到了晋升,被提拔至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位置。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自身具备实力,就一定能够崭露头角。
程满仓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憨憨傻傻,但实际上他是个大智若愚之人。
在接手‘兴隆木业’后,他便开始对公司的经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公司的主营业务从传统的木材加工,逐渐转向了全屋整装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全屋整装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
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竞相进军这一行业。
江南谢家旗下的‘曙光木业’,作为最早涉足全屋整装领域的企业之一,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在业内积累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兴隆木业’虽然进入市场的时间稍晚,但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运营策略,迅速崛起,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匹黑马,同样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原本,这两家企业一个位于南方,一个位于北方,彼此之间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也并未引发太多的利益冲突。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一个人的决定,让这两家原本毫无瓜葛的企业,悄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这个人便是谢学义。
他为了替自己人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郭冉冉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眼中最大的‘拦路虎’。
然而,经过一番调查,谢学义发现郭冉冉本人并无明显的弱点或把柄可供他利用。
于是,他便将注意力转向了她们老郭家的‘兴隆木业’,企图从企业层面找到突破口,逼迫郭冉冉就范。
……
当梁栋一行人抵达‘兴隆木业’总部时,他们并未提前通知对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踏入总部大厅时,却发现里面聚集了不少的人。
这些人显然并非前来洽谈业务,而是另有目的。
由于大厅内人头攒动,‘兴隆木业’的工作人员似乎并未特别留意到梁栋一行人的到来。
他们还误以为这一行人与大厅里的其他人一样,也是前来找事的。
就在王西林准备抓住一名‘兴隆木业’的员工,让其进去通报一声时,梁栋突然伸手拦住了他。
梁栋并未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喧闹嘈杂的人群。
王西林见状,立刻心领神会,明白了梁栋的意图。
于是,一行人默默地朝着人群走去,想要弄清楚这里到底发生了何事。
经过一番观察和询问,他们很快就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些人都是‘兴隆木业’的经销商,他们此次前来并非为了订货,而是来要求退货的。
在全屋整装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一般来说,主力产品大约每隔两年就会经历一次升级换代。
为了确保自家企业的产品不会被市场淘汰,各个企业都会积极跟进这一趋势,不断推出新款产品。
因此,各大企业的主力产品在功能和设计上往往大同小异,很难说哪家企业的产品具有绝对的创新性。
正因为如此,在产品专利方面,大家普遍认为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
毕竟,市场上的产品都在不断演进,很难界定某个特定的设计或功能究竟属于谁的原创。
所以,很少有企业会在产品专利上对友商发难,大家都相安无事地共同发展。
然而,当遇到一些关键的时刻,比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或者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张时,专利就可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尖刀。
‘曙光木业’作为行业内的老牌企业,手中掌握着众多的专利技术。
当他们突然对‘兴隆木业’发难时,这些专利便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有力武器。
毫无防备的‘兴隆木业’在面对‘曙光木业’的发难时,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由于缺乏足够的专利储备和应对策略,‘兴隆木业’在这场专利纠纷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