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盛夏来临, 距离高考还剩下一个月的时候, 路知意已经完成规定的模拟机飞行小时数。这也就意味着她能够踏上飞机, 以副驾驶员的身份参与实飞, 继续完成新科目的飞行小时数。
说起来, 学飞实实在在是件枯燥的事情。
都说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任何行业表面光鲜,但真入了门才发现,没有不流汗就能掌握的技能, 飞行员也要耐得住寂寞。
踏上模拟机,要完成额定飞行小时。
本场训练的小时数满了,就开始航线训练的小时数。
踏上训练机, 要完成额定飞行小时。
最后等着的还有改装大飞机, 也就是运输机,继续飞够规定时间。
进入中飞院将近两年时间, 当日的新兵蛋子已不再新, 下有大一萌新, 上有高年级老油条, 他们早已不会为体能训练而叫苦不迭, 也适应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
然而, 他们也在这时候面临第一轮的淘汰——飞行员执照考试开始了。
在这一阶段,中飞院素来有百分之十五的停飞率,没有通过执照考试的、行业规范和作风纪律出了问题的, 统统会被停飞, 也就是说过去两年的训练都打了水漂,要么就此放弃,要么转地勤。
在路知意关系还不错的熟人里,李睿和张成栋都被停飞。
李睿一气之下要辍学,反正家里做生意,父亲有自己的小公司,饿也饿不死他。他卷铺盖走人那一天,无所谓地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李少要回家继承家族产业了。”
倒还真是笑倒了一片前去送别的人。
那一天艳阳当空,年级上不少人都去送李睿。
他虽然成绩一直吊车尾,平日里鬼点子也多,但为人豪爽仗义,据他自己所说,有一种大侠风范……
武成宇和他是室友,又是好兄弟,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稀里哗啦的。
李睿都拖着箱子快走到校门口了,武成宇还在拖着他的衣袖劝他转地勤,“地勤也没啥不好的,机场那些坐柜台的不都长得特别帅吗?到时候我飞回来下机了,你还能在机场迎接我——”
李睿:“呸,是兄弟吗你?凭啥老子就该跟小媳妇儿似的蹲在机场接你?还他妈要看人脸色,成天坐在柜台后面‘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不好意思您的行李超重了噢’,哦,就你要脸,我李少的脸往哪搁?”
送行的人里,几乎全班齐上阵,听他在这种伤感的时候还插科打诨,都笑得七歪八倒。
离别的惆怅刹那间被冲淡不少。
李睿的父亲开着车等在校门口,见状也没上来,留给大伙更多时间道别。
可道别道别,说一千道一万,终有一别。
李睿拖着行李走了。
武成宇哭成了泪人,明明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愣是哭得梨花带雨、虎躯微颤,但也不显娘。
他这一哭,大伙也纷纷沉默了。
路知意站在人群里,想起当初在红岩顶扎营安寨时,一群年轻气盛的飞行学院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然而开学时陈声说过的那句话终于还是应验,这个行业是残酷的,终有人要离开,只有最顶尖的能留下。
踏入中飞院,原来真的不是美梦的开始,是不够努力就会被淘汰的命运。
她看着李睿孑然一身往中飞院的大门外走,拎着孤零零的行李箱,踏着一地灿烂日光,走出那道门后,昔日同窗就真的往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各自离去了。
他真的就不遗憾吗?
也许在那嘻嘻哈哈的表象之下,是一个美梦的憾然而终,是未来不论做什么、成功与否,想起来时都会失神片刻的遗憾。
踏入这道门那天,他一定也抱着和众人一样的梦想。
然而最终还是错过了。
路知意再一次回想起开学典礼上的陈声,他在台上说出那番话时,台下的人先是哄笑,后来就沉默了。可是那一天,不管是被师兄的下马威吓到,还是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忧心,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快。
陈声。
他一定也面临过这一刻,亲眼目睹同窗被停飞,梦想戛然而止。
然后才会对他们说出那番话来。
李睿在校门外头也不回地朝他们挥手示意,大喊一声:“回去吧,同志们!别送啦!”
那样潇洒,那样惬意。
众人哄笑着往回走,走着走着,却都不约而同沉默了。
另一边,张成栋转地勤了。
红岩顶上那一晚,众人举杯敬这敬那时,他曾说:“我敬我爸妈,含辛茹苦养了我这么多年,盼着我成为一个了不起的飞行员。希望有朝一日坐在驾驶舱,有机会带他们来这看看。”
可他终究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听武成宇说,张成栋心态还不错,说是就算不能坐进驾驶舱,还能继续在飞行行业做做贡献,同窗们在天上飞,他就在地面上打好基础,一回事。
可路知意总是忘不掉当初他说的愿望,想起来就觉得心酸。
人生有太多的岔道口,多到她已记不清自己面临过多少次的离别。
小升初时,要从镇上到县城里去念初中了,冷碛镇不少与她一起念书的女孩子就此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因为家中穷,因为镇上的人守旧落后,总认为女人能认识几个大字就够了,用不着有多少文化,与其浪费家里的钱继续念书,还不如帮着做些活儿,减轻家中的负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中考时,又是一次浩浩荡荡的分别。
再后来是高考,县城里只有一所高中,能进去的孩子来自各个村镇,没想到都读到了那个程度,依然有不少人放弃。
路知意的同桌是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子,但读书很刻苦,三次模拟考试都上了三本线,并且看样子只要高考正常发挥,是可以读一所不错的三本学校的,要知道这在高原地区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但就在高考前一个月,她的父母忽然把她接回家,不让她继续上课了。
那段时间,班主任异常紧张,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容任何闪失,却还为了她特意请了一天假,自己掏钱坐面包车翻山越岭去了她的家里,和她家长面谈。
原来她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正在念初中。她的父母认为三本院校学费太贵,又不是重点院校,不愿意浪费钱让她混文凭。
班主任好说歹说,终于劝服她的父母让她参加高考,并且亲自把女孩接回了学校,又鼓励一番。
后来她超常发挥,考上了二本,虽然只超了二本线八分,但好歹是上了线。
班主任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却到了最后才知道,女孩的父母再一次把她接回了家,连志愿都没让她填。
路知意上大一时,在朋友圈看见了她的动态,她结婚了,不久之后又生了孩子。
当她在驾驶舱里紧张地报着各项数据时,当她冲向云霄向梦想无限靠近时,偶尔会想起当初分别的人。
有的人我们一直在错过。
仿佛错过二字便是人生的主旋律。
而这一年,高考来临前的半个月,陈郡伟竟然找上了中飞院。
那天路知意刚从机上下来,垂首听着教员批评。
“不就是遇到气流吗?至于手忙脚乱成那个样子?你都惊慌失措了,机上的人怎么办?要是胜任不了,干脆这时候就退出好了,趁着航校还没投入大成本在你身上,趁着还没签下公司,公司也没下血本培养你!”
越往后阶段培训,教员越严格。
路知意哪怕身为年级第一,在训练过程中也已渐渐习惯被毫不留情地批评一顿,相比起其他人来说,她还算好的。
教员严厉地说了一通后,看她垂首态度很好地认错,也慢慢放松了语气。
“……不是我要对你这么苛刻,是不苛刻不行。将来你毕业了,开始正式飞行,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一急就不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了,是对客舱里上百人的生命不负责!”
路知意被放走之后,苏洋在不远处等着她,看她精疲力尽的样子,问了句:“又挨骂了?”
路知意点头。
苏洋:“习惯就好,我没有哪次上机不被骂的。反正回回教员都跟我说,就我这样子,毕业的时候不被停飞他就把头砍下来给我当板凳。”
路知意有点想笑,“那你怎么说的?”
苏洋哼了一声,“我跟他说,我等着他的人头板凳。”
这回路知意真笑出了声。
然后就接到了陈郡伟的电话。
他说他中飞院大门口,让她赶紧过去一趟。
路知意吓一跳,这小孩都快高考了,怎么还想一出是一出,说来就来?
“你不上课?”
“今天放假,赶紧来,好不容易抽空来找你呢。”
已到晚饭时间,苏洋等她那么久,就是为了一起吃饭,路知意不想这时候把她打发回去,索性带她一起去见陈郡伟。
小孩这个点跑来找她,干脆一起吃个饭。
结果陈郡伟看见她不是自己来的,反倒多带了个人,不乐意了,“你来就来,干嘛带个电灯泡啊?”
苏洋瞪眼睛,“你是哪根葱?”
路知意赶紧问陈郡伟:“找我有事吗?怎么还跑到学校来了?”
陈郡伟一顿,说:“马上就高考了。”
“那你不好好复习,还到处乱跑?你妈知道吗?”
“……”陈郡伟那个气,“你就不能说点别的吗?”
“说什么?”路知意摸不着头脑。
苏洋倒是从这小子幽怨的表情里看出点什么来,不紧不慢地笑道:“怕是上门求心上人给个爱的鼓励吧?”
路知意:“……”
陈郡伟恼羞成怒:“你闭嘴!”
路知意带着两人去步行街吃了顿干锅,首先摆明态度:“我穷,请不起大餐,两位贵人给个面子,随便吃吃就好。”
结果一顿饭吃得热闹极了。
陈郡伟的主旋律是,求亲亲求抱抱求爱的鼓励。
苏洋的大节奏是,嘲讽他嘲讽他嘲讽他。
路知意忙着劝架劝架劝架,最后发觉陈郡伟大概是这一阵太紧张,憋坏了,发泄发泄也好,便随他去了。
苏洋和陈郡伟旗鼓相当,你还别说,斗起嘴来异常有趣。
一顿饭吃得风生水起,到最后,苏洋笑了,陈郡伟不紧张了,路知意……路知意一个人埋头苦吃,吃撑了。
小孩仿佛又长高了,在夜色里与两人分别。
他终于如愿等来了路知意的鼓励。
他的陆老师还穿着蓝色的飞行学院制服,于盛夏燥热的风里拍拍他的肩,说:“加油,小伟。”
他浑身舒坦,每个毛孔都叫嚣着心满意足,却还是再求了一句:“就这样了吗?这么简单敷衍吗?”
苏洋:“快滚吧你耽误我们一晚上了,你知道开飞机的人有多累吗?”
陈郡伟怒道:“我跟你说话了吗?闭嘴!你以为我高三复习就不累吗?”
苏洋:“那不是因为你成绩不好,所以累吗?成绩好的这会儿都跟瘙痒似的,无所谓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掐架的节奏又开始了。
路知意忍住笑,打断了他们,仍是简简单单的结束语:“快回家吧,你这时候还在外面磨蹭这么久,庄姐肯定急了。”
“真的不多说点什么吗?”
小孩星星眼望着她。
她笑了,说:“你知道的,我等你的好消息。”
我等你的好消息。
只这一句,陈郡伟胸口饱满、斗志昂扬了。
就是这一句,支撑着他这一整年。那么多人对他失望、对他不抱任何期望,只有她在等,等他闪闪发光。
就冲这一点,他也一定会给她一个好消息。
可是少年立在夜色里,低头看她半天,也始终如鲠在喉,有一句话迟迟未曾开口。
路知意,你还在想他吗?
*
路知意还在想他吗?
日子太忙,学飞的生活像是在打仗,一上飞机就如临大敌、浑身紧绷,下了飞机就只剩下大快朵颐填饱肚皮,然后上床睡觉。紧绷的弦一旦松掉,就只剩下精疲力尽后的倦意。
她只有做梦的时候有空想想他。
也许是她的确没有那么喜欢他,也许是因为时间这个治愈伤痛的良药,她觉得自己想起陈声的次数并不那么多,一旦忙起来,常会把他抛到脑后。
想起他时,也不是什么痛彻心扉的滋味,是一种不浓不淡的惆怅,心酸有之,伤感有之,却又不至于痛哭一场。
直到大二快结束的那个月,她才终于又一次见到他。
陈声回来了。
去加拿大学飞的那群人都回来了。
一周后,大四生即将毕业,那一个清晨,准毕业生们坐在中飞院绿草如茵的操场上,一拨一拨上台拨须、领证。
赵老头一个个念着大家的名字,看着昔日青涩的面庞成长为今日能够独当一面的飞行员,这样的场景年年都有,他却依然年复一年地感动着。
若是要他说出人生中某一刻不虚此行的瞬间,那一定是眼前这一刻。
他的师长身份、职场头衔,没有什么比得上这一刻的成就感,这就是他来到中飞院的意义,也是他人生的意义所在。没有任何一刻比得上这一刻,这让他觉得自己从来不曾老去,他的心与这群年轻人一起,永恒翱翔在晴空之上。
那一天,路知意站在操场外,隔着铁丝网看着日光下的师兄师姐们。
她看见陈声上台了。
穿着蔚蓝色制服,挺拔如春日的青草,那眉那眼都无比熟悉。他依然是人群里最耀目的那一颗星。
他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
他沉稳很多,不再眉眼一抬,目中无人地浅笑,但他开口时,下面的人都笑了,他说:“各位熬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逃脱升天的同窗们,作为和你们一起幸存下来的小可怜,今天我代表毕业生们上台发言。”
你看,他还是那个张狂的人。
路知意站在清晨的日光底下,看着她的师兄,她曾经的意中人,她今日依然仰慕的陈声,在听闻他说出第一句话时,唇角一弯,蓦地笑起来。
也是在那一刻,这一整年都没有掉下来的眼泪如倾盆大雨般簌簌落下。
原来她并不是不想他。
是不敢想。
人人都说年少的喜欢幼稚肤浅,难以维持,可他们都不知道,在她心里,陈声不只是浅薄的喜欢,不只是一个面目好看的年轻男生。
他是她梦想的所在,是她终其一生抬头仰望的晴空苍穹、星辰万千。
她从不后悔喜欢上他。
她想,也许她爱他。
正因为如此,她才要成为一颗橡树。
若有朝一日,她得偿所愿,请让她以树的身份和他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