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第299章 两大院,规划未来!

“咱们董大王又新婚!”

“哈哈……我早就听说了,那日东吴使节过来,我就觉得不简单,没有想到真被我猜对了!”

“这一次我听说是新吴王的妹妹,刚刚及笄不久!”

“对对对,那日我看到了,车辇上

确实有一位貌若天仙的小姑娘,只不过我距离比较远,没看太清楚,不过应该差不了。”

“嘿嘿嘿……”

“这下子咱们董大王的艳福可不浅啊!”

“羡慕死某某某啦……”

“嘘,注意点,小心隔墙有耳!”

“怕什么?这里是长安,董王又不在乎这些东西!”

“也是,如果咱们大王还在乎这些,那些写书的先生早就死八百回了,尤其是那几位,啥都敢写!”

“……”

一群长安老百姓低声议论着,显然他们也是极其关心这件事的。

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们更是连夜制定文案,抢头版吸引客人。

一时间,整个关中地区,比董王府还要热闹!

与此同时,董武没有理会家中的事,有他的几位夫人特意请假帮忙布置,他没有什么担心。

今**还有点小事需要过来看一看。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长安城西的一角,这里人迹罕见,不过却有一座偌大的宅院。

宅院不是一般的大,占地面积至少有百来亩。

宅院周围还建造了高大的城墙。

里面的设施也极其简单,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游廊水榭,只有一座座房屋。

宅院门前还有十几名关中将士守卫。

“属下见过主公!”

“辛苦了!”

“为了主公,不辛苦!”

董武点了点头,随后踏入院子。

入眼的就是一块大平地,这座科技院,共分两块区域,一个民用,一个军用!

其实无论民用还是军用,都是优先服务于军队,只有军队不需要了,才会淘汰给民用。

负责这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家族,唐氏!

而且董武将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能工巧匠基本都汇聚于此。

“主公,您来了!”

说话的中年汉子,正是董武任命的院长唐桂,一直掌管科技院。

“嗯,这些日子进度如何了?”董武问道。

他来到这里,最重视的莫过于科技院的发展了,毕竟它的未来很重要。

“禀告主公,按照目前的速度,再有五六个月应该就能完善了!”唐桂恭敬地说道。

董武只是将蒸汽机的原理告诉了他们,至于如何实现,这群人自有办法。

毕竟他们都是一些聪明人,只是苦于没有理论知识。

就算董武提供的理论知识,接下来的实践问题,对他们也是不小的挑战。

所幸这些人足够聪明,再上董武提供的一些技术革新,倒是着摸出了一些门路,如今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绩。

“好!继续努力!”董武笑道。

铁的产量问题,因为冶铁的技术提升的缘故,倒是解决了不少。

虽然提升不高,但也是一种突破,只要这群人继续钻研董武提供原理与大致方向,用不了多少年,觉得会是突破性的提升。

如今煤矿提炼技术的革新,更是给了他们一大助力,有了更加优质的煤炭,可以让他们更加轻易的获取铁矿石。

“主公,这是最新的蒸汽机!”

唐桂一边说着,一边指挥麾下的工匠进行实验。

随着蒸汽机内煤炭的燃烧,一阵浓烟冒出,紧接着便是轰鸣之音。

“好!”

董武忍不住喝彩。

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大汉国的钢铁产业,开始快速地发展,并且有了突破。

这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主公,不过现在这机器还不能作用,它只能运载几十斤的重物而已!”

“而且这轨道,我们也试了很多,还是没有达到主公给我的册子所说的效果。”唐桂有些失落的说道。

这段时间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去测试蒸汽机的功率,结果却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这让他有些沮丧。

“呵呵……”

真不知道是古人都这么自信,还是狂妄!

这些都是,现代工业都得用先进的技术打造,你们这群人靠几个高热炉灶与一双手,能弄成这样就已经不错了。

唐桂竟然还想着比肩现代。

“这已经不错了,你们再加把劲,我相信你们能行的!”

“只是那个几台,不过只是能动而已,如今能运载几十斤,已经是突破性的成功了!”

“主公放心吧!我一定尽快将它完善,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唐桂保证道。

“嗯,我相信你们!”董武微微颔首。

若是能普及蒸汽火车,那将大大缩减两地之间的运输与人员调动!

不过,董武这才知道,这一切都急不来。

毕竟自己只能提供一定量的原理知识,一些细节方面,董武也不知道,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自己所知还是从一些科教频道中看来的。

“好了,你们做得不错,接下来继续努力!”

“是!”

……

科技院的隔壁也是一座大宅院,不过比起科技院的浓烟与嘈杂,农科院就宁静又发臭!

毕竟这里是研究化肥与粮食品种培育的地方。

尤其是那些有机肥料的堆放,让这个农科院臭气熏天。

当董武来到这里的时候,立即皱眉!

“主公,您怎么来了?”

一群农科院的官吏见到董武,急忙走上前来询问。

毕竟他们主公现在身份高贵,这种污垢之地哪能让他们的主公涉足。

“无碍,我听闻你们最近在研究化粪池,研究得怎么样了?”董武摆摆手,表示自己无妨。

“回禀主公,化粪池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一步的改良与提纯!”农科院的院长**回答道。

这家伙也是寒门子弟,对种田颇有心得,得知董武要搞什么新农业,让亩产提升至一千多斤(汉斤250克左右),一下他就来了兴趣,毛遂自荐地加入了这里!

也是因为出色的表现,几步就上升到了院长这个职位。

“恩!”

董武微微颌首:“那你们抓紧时间,等研究成功后,就在全国推广,让百姓的土地高产,这样都能吃饱饭,也会有多余的粮食卖出,留点余钱以备不时之需!”

“主公放心,卑职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激动的说道。

“主公,我们农科院有一个请求,希望您能同意!”

“直接说!”董武回应道。

“一样主公能再批一千亩旱地作为实验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