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得远,打得准,打得狠

一年三贯钱,这是匠人群体的渴望。

顾正臣轻轻叹息,这些人打造了火药,铸造了火器,可偏偏,他们近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之中,无一发福之人。

有几个大肚子的,身上却没几块肉,显然这肚腩是吃了别的东西胀大的,比如观音土。

战乱年过去没几年,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苦难。

顾正臣抬起手,伸出三根手指,一脸严肃地对众人说:“一个月三贯钱,买你们尽心竭力办事。还是那句话,远火局只要能人不要庸人,你们想要留在远火局,那就用心做事!谁若办事不力,能力不足又懈怠不勤,本镇抚会请他离开远火局,离开句容!”

三贯钱,一个月!

刘聚、陈有才、华孝顺、沈名二等人懵了,一干匠人也都傻眼了。

竟是真的!

真的!

顾正臣没有开玩笑,三贯钱就三贯钱,二百人合六百贯。

这确实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足够顶六百个知县的俸禄了,寻常人根本养不起。

只不过顾正臣没有这个担忧,老朱既然答应全力支持,每个月会额外给两千贯钱,背靠着朝廷,远火局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做事。

沈名二甩了下头,一滴眼泪飞了出去:“顾镇抚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做到!”

“没错!”

徐阿柱等人喊道。x33

刘聚、陈有才等人也清楚,顾镇抚肯拿出如此优渥待遇,定是拿钱换众人的命。

这个价码,卖命够了!

顾正臣微微摇头:“我不要你们的命,我要你们开动脑筋,改良火器。远火局的远火二字,便是你们为之改良的目标。无论是火铳,还是神机炮,都必须做到九个字:打得远,打得准,打得狠!这就九个字,当以横幅挂于各司与远火局中,时刻提醒你们!”

刘聚、陈有才等人深吸了一口气。

打得远,打得准,打得狠,这九个字说起来容易,可要实现就太难了。

顾正臣看着众人,说:“眼下火药物资、冶炼铸造物资正在筹备之中,卫所内营地、仓库也正在营造。山洞正在开挖,一应准备并没有完备。现给你们半个月,安顿好居所家眷。另三司立足本司,各提出十项改进火器的举措,若提不到,大使、各司郎中、员外郎走人。”

“半个月后,远火局的牌匾将挂起来。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清楚,远火局的出现将在未来改变步兵羸弱,无以克制骑兵的局面。堂堂华夏受胡人与蛮夷欺辱的时代,将在你们手中彻底终结!你们的双手没有握着刀兵,却依旧在捍卫大明疆土!”

一番话,刘聚、陈有才等匠人听得既胆战心惊,又热血澎湃。

胆战心惊的是,十项改进举措,这可不是容易想出来的,想不出来就要倒霉啊。

热血澎湃的是,加入远火局,似乎是一件特光荣,特伟大的事。

顾正臣给了这些人半个月假,然后召集句容卫将官,千户赵海楼、王良,百户秦松、窦樵、孟勋、冯三两等悉数到来。

“让军士们辛苦一阵子,每日营造之外,分出两个时辰垦荒。春耕在即,农时不能耽误。”

顾正臣安排道。

卫所军士的口粮,在明代前期并不过多依赖朝廷运输补给,除边关防务重镇、不适耕作之地等。大部分卫所都是军屯。

大明的卫所制和大唐时期的府兵制有所异同。

相同的地方是,无论是卫所制还是府兵制,没战事的时候军士就是农夫,种田是主业,有战事的时候,军士穿上铠甲拿出长枪就是兵。x33

不同的地方是,府兵制允许军士“解甲归故里”,回老家种地去。可大明的卫所制,军士只能“解甲归卫所”,卫所就是家,不管你籍贯何处。

军屯的关键是种地,标准是一名军士一分地。别误会,这里的一分地指的是五十亩……

朝廷会按这五十亩地抽税,剩下的才是军士的口粮。

这种理想状态让老朱高兴地喊了一句:老子一粒米没出,养活百万兵。

只不过卫所屯田和民田不一样,民田歉收、绝收,朝廷还可以给蠲免个一年两年,不用交税了,但军屯,没人给免啊,将官照样收,朝廷照样按亩要,不给不行,这是朝廷规定好了的……

盘削哪里都存在,只不过卫所问题被掩盖了,后期卫所名存实亡,逐渐瓦解也不是没道理。

为了口粮,为了肚子,军屯这玩意必须优先。

“顾镇抚,垦荒需要牛,可咱们这些军士都是出自金陵,没牛啊……”

赵海楼有些为难。

大明唯一不需要军屯的,只有在京卫所。

不巧,这群人正是。

不像地方卫所,人家本身是有牛的。

顾正臣了然,答应下来:“没牛,我去讨要,不过这需要一段时日。优先开凿山洞,营造火药材料仓库,家眷居所。匠作大院会打造一批双层床送来,无论军营还是居所,都用得上。居所营造好之后,优先安排匠人家眷……”

营造对于军士来说是简单的事,不需要顾正臣太过干涉,安营扎寨是他们的必备本领。

在处理好卫所与远火局事宜之后,顾正臣返回县衙。

天色渐晚。

杨亮连忙找到顾正臣,低声禀告:“县尊,春娘又去了吴家,到现在还没有出门,想来今晚会留宿在吴家翠娘闺房中。只是,这段时日衙役一直在暗中观察,并没有发现春娘与什么人勾结。”

“没有与人勾结?”

顾正臣眯着眼问。

“没有。”

杨亮肯定。

顾正臣坐了下来,手中把玩着铜钱:“你说起过,春娘想要加入织造大院,是吧?”

杨亮微微点头:“没错,此女针绣确实过人,织造速度也快。夫人给过她机会,确实是一个不错人选。”

“为何她没住进织造大院,反而去了吴家?”

顾正臣不解地问。

杨亮想了想,有些拿不准:“此女好像给夫人说,要过了二十六日再来织造大院。”x33

顾正臣凝眸:“二十六日,岂不是明日?如此说来,今晚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