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那是自然,我治睢陵城,要的就是仓粟殷实,百姓都有饭吃。”
陶应立刻回答,神情严肃,“你们黄巾乱军一开始,不也就是为了能生存,能吃口饭么?”
这话一说,周仓整个人都怔住了。
黄巾起义的初衷,就是要让百姓有饭吃,能活得下去。
可在张氏三人被杀之后,可能是之前,黄巾军似乎就已经变味。
一味地打家劫舍,把屠刀伸向更弱者。
别说什么初衷,现在的黄巾军大半都已经跟土匪山贼无异。
“陶应,爷确实回不去了。”
“但你若是想要从爷这儿问出一点兄弟的情报,那爷一句话都不会说!”
周仓想了想立刻开口,虽然那边的黄巾军排挤自己,但自己还是得保证忠诚!
“我不会多要求,你吃我的,就得为我做事。”
“如果未来要跟你那批黄巾乱军交战,我不会让你为难。”
陶应爽快答应。
“好!爷周仓今天就不当黄巾了!”
周仓大吼一声,直接把头上的黄色头巾一手拿下,甩在地上。
“我们要去下邳城,办了事情,就回睢陵。”
陶应说了一下行程,这顿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他们重新上路,经过一天多的行程终于是来到了下邳城外。
下邳城外来往百姓、商队络绎不绝,倒是有几分大城市的样子。
他们一路走到城门边上,陶应下马。
“进去通报爹一声,孩儿回来了。”
陶应径直开口。
他才走了两个多月,收成官兵自然是认得陶应。
但他们确实感觉到这位二公子确实不太一样了,整个人有气势了很多。
“二公子稍等,属下这就回去禀报。”
……
下邳城内,陶府。
陶谦坐在厅堂内喝茶,却见着大儿子陶商走了进来。
“爹,弟弟去了睢陵这么久,那曹豹还回禀弟弟大破黄巾军。”
“惩罚也应该结束了吧?”
陶商此次就是来给陶应求情。
“嗯……”
陶谦微微点头,但还是眉头皱起。
两个多月之前那一巴掌和那些数落,还是不断在脑中重现。
现在细细想来自己这二儿子说的也没有多少错的。
而且经过曹豹回禀,睢陵城治理的也不错,他确实挺想收回自己的惩罚。
“也罢,一家人总要团圆的。”
“你去让曹豹把陶应接回来吧。”
陶谦说着,放下茶杯,好似放下了先前那些对于陶应的气愤。
俗话说父子没有隔夜仇,更别说这两个多月。
“陶大人!”
“二公子回来了!”
随着这一声禀报,陶谦和陶应的目光都集中在进来的佣人身上。
“你说什么?”
陶谦本想原谅陶应,却听着陶应竟然擅自回来,顿时又气不打一处来。
“二公子在城门外,好像还带了不少人!”
佣人的话确实也没错,也是复述守城卫兵的话,但这在陶谦的耳朵里,倒是成了陶应要回来“逼宫”。
“岂有此理!”
“来人,让曹豹领军,老夫倒要看看,这逆子还能做出什么事情!”
话音落下, 陶谦更衣之后,带着陶商一路走出陶府。
曹豹领了三百士兵便跟在陶谦后面一路到了城门口。
“爹,孩儿回来了。”
陶应看到陶谦,自然是上前行礼。
反倒是陶谦一脸怒气冲冲。
“你回来干什么?”
陶谦冷冷询问。
“这位是洛阳北部尉,曹将军。”
陶应没有回答,而是介绍起人来,“这位,是御史中郎蔡大人,还有他的女儿。”
闻言,陶谦的脸色好了一些,随后露出笑容,上前和蔡邕攀谈。
“见过蔡大人!”
他说着,微微鞠躬。
“论地方,还是陶州牧的官大,理应我行礼才是!”
蔡邕说着,也跟着作揖还礼,“我此次前来,主要还是看看这下邳城情况。”
他没有立刻把事情说明,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出口。
“蔡大人请,曹将军请。”
“光临寒舍,不胜荣幸。”
陶谦一脸笑容,该有的礼节一点不差。
曹豹带来的人,本来气势汹汹,现在倒是成了仪仗队。
“弟弟,怎么想着回来了?”
路上,陶商激动地跟陶应攀谈起来。
“主要得谈一点事情,需要爹答应的事情。”
陶应的话算是明示,陶商也秒懂。
“该不会是那位……”
陶商看了一眼后面那白净漂亮的蔡琰,声音小起来,“那还真得恭喜弟弟了啊!”
“运气比较好而已。”
陶应笑着敷衍过去。
进入陶府,陶谦立马给蔡邕他们和曹操 他们准备了偏房,随后一众人等坐在厅堂内喝茶闲聊。
典韦忍不住这种文绉绉的氛围,到了门口站岗。
夏侯兄弟也谎称舟车劳顿身体不适回了房间。
曹操是最后一个走的,主要还是因为陶谦听到他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多寒暄一会儿。
曹操一行人知道这次要办什么事,自然也不会当“拦路”的。
等到曹操一行人离开后,蔡邕这才说明来意。
“陶州牧,我这次前来,主要还是想为小女提亲。”
蔡邕缓缓开口,思索着陶谦的反应。
“提亲?莫非是我这小儿,为非作歹了?”
陶谦眉头一皱,只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蔡邕的女儿,不是已经成婚了么?
“爹,弟弟的人生大事,总得是好好商量一下啊!”
陶商可完全赞成这门亲事。
弟弟跑睢陵还能找到老婆了,这不好么?
“嗯,不过我听说,蔡大人的小女,已经成婚了,怎么……”
陶谦有些顾虑,径直问道,毕竟这儿应该也没外人了。
蔡邕将卫仲道过世的事情说明,然后算是用了比较低下的语气询问。
毕竟是寡妇再嫁,名声可能不太好。
“原来如此,看来,小儿受蔡大人照顾了。”
陶谦微微点头,心中也盘算了一些。
蔡邕是御史中郎,这要是一种联姻也不错,怎么说都能朝中有人了。
“我会命人算个黄道吉日,择日成婚。”
“至于彩礼嫁妆这些……”
“就由蔡大人定吧。”
陶谦想着,再卖蔡邕一个人情,到时候,还能在朝中搭个线。
“如此甚好。”
见陶谦没有意义,蔡邕这才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