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二十二三岁的女人,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手里拿着笔记本和钢笔,正在采访这位警察。
听闻肖俊峰的声音,抬眼看到他身材清瘦、神情憔悴不说,还像个叫花子似的,一身脏兮兮的。
女人微微皱了皱眉头,将翻开的笔记本捂在鼻翼,张了张嘴,马上想到身边都是人,自己作为记者,如果说错话,也将成为新闻的焦点,最终将嘴边嫌弃的话语咽了回去。
警察回头看到肖俊峰,也有与女记者同样的疑惑,可是职业历练出的见识,相信没有一点本事的人,不会主动来请缨这掉脑袋的差事。
“你行吗?”
他认真看着肖俊峰,随后又指了指几个正在观察地形的特警,接着说道:“这些都是攀爬高手,他们也考虑过你想到的方法,但那根塑料管根本承受不起一个男人的重量。”
肖俊峰跳窗逃走时,只抱走了所穿的那一套,根本没有换洗的衣服。
觉察到女记者嫌弃的神情,他稍稍后退了一步,目光看向警察,解释道:“一直靠水管支撑自身的重量肯定不行,但固定水管的管卡是铁的,可以借助它减轻重量。
警察仔细观察起直通天台的十七八米水管,是用两个大拇指粗的铁钉固定在墙上,作为管卡。
整条水管有10处管卡,间距与肖俊峰的身高差不多,要想在空中从一个管卡直接抓住另一个管卡,根本不可能,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水管还是管卡,都是贴在墙上,很难掌握受力点。
他摇了摇头道:“算了,别到时候这里人没有救下,你却出事了,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我试试吧,实在不行,我就下来,只要你们能吸引住女孩的注意力,别节外生枝就行。”
肖俊峰有些尴尬地瞟了一眼女记者,继续道:“这里有记者同志作证,真发生意外,不需要你负责。”
他锲而不舍的精神,瞬间引起女记者的兴趣,好奇道:“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肖俊峰指着天台,冷声道:“那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别以为谁做什么,都有目的。”
女记者被噎得满脸尴尬,没再说话。
警察看到肖俊峰坚定的神色,迟疑了片刻,点头道:“那我马上安排人去铺一张救生充气垫。”
肖俊峰摇头道:“天台上的女孩情绪那么激动,任何动静都可能惊扰到她。为了避免造成其他严重的后果,只需安排一个人陪我进到工厂就行。”
女记者听完这番话,不满的脸上瞬间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混合着诧异、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惭愧。
“我叫刘大义。”
警察脸上也露出感动之色,主动与肖俊峰握了握手,提醒道:“生命最重要,不行就下来,千万别逞能。”
肖俊峰点了点头,在一名便衣的带领下,进到利丰工厂。
女记者给刘大义打了声招呼,也悄悄跟了上去。
肖俊峰来到准备攀爬这一侧,摇了摇水管,晃动不大,还是比较牢固。
他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撕下一只袖子,缠在左手上以免打滑,原地向上一跃,右手精准抓住两米多高的第一个铁制管卡。
他依靠右手臂力作为核心力量,管卡作为主要支撑点,左手抓住十公分左右粗的水管,作为向上攀爬的过渡支撑,以近乎垂直的方式,在一个个管卡之间交替借力,艰难地向上攀爬。
而紧贴水管的管卡缝隙太窄,只能靠右手的几根指头扣住这狭小的缝隙,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大大的增加了难度。
两次左手抓住塑料管过渡时,都在打滑,碎屑落下,好在他右手及时抓住了管卡,但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引得站在楼下的便衣和女记者一阵低呼。
女记者担心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工作,不停地按着照相机的快门。
当爬到四楼时,肖俊峰已大汗淋漓,体力也有些透支,他双手抓住管卡休息了片刻,继续攀爬。
接近天台边缘,本可以奋力一纵,就能安稳抵达,可这样会惊动到吴萱萱,他双手扣住水泥围栏,身体继续悬空,缓缓向吴萱萱靠近。
到达转角处,另一侧就是吴萱萱所站的围栏,继续以这样的方式挪动,肯定会被发现,他再次停下休息了好一会儿。
楼下所有人这时才看到悬在空中的肖俊峰,情不自禁发出惊呼。
好在刘大义早已考虑到这点,一直安排人在用高音喇叭喊话,劝说吴萱萱,他自己也拿着一个喇叭,不停地大声呼喊,盖过了人浪的惊呼声,没引起吴萱萱注意。
肖俊峰引体向上露出半颗头来,目测这里距离吴萱萱大概七八米,一旦着地闹出响动,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抱住吴萱萱,这个时间不是争分夺秒,而是与生命赛跑。
他深呼吸了几次,双手猛地发力,越过围栏右脚落地的同时,左脚已大步迈出,一下冲到吴萱萱身后,将她紧紧抱住拖下水泥围栏。
他注意力一直在吴萱萱身上,跃过围栏时,天台避雷所用的钢筋焊接点划破了他的裤子,在小腿部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
吴萱萱被人忽然抱住,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奋力挣扎道:“放开我、放开我……”
“别人都没把你当人看,你还作践自己的生命,值得吗?”
肖俊峰松开吴萱萱的腰身,双手抓紧她的肩膀,猛地摇晃了几下,“醒醒吧,只有活着,还要活得更好,才是对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最好的回击。”
说完,没再理会吴萱萱,便打开了通向天台的门。
已经等候在五楼梯口的部分公职人员,还有利丰鞋厂的老板赶紧围在吴萱萱身边,不停地安慰。
肖俊峰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吴萱萱身上,独自下楼,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走出利丰大门时,他是靠着围墙的墙根离开事故现场。
一些眼尖的观众想上前关心一下,看到他匆匆离开的步伐,只得停下脚步,眼神里充满着敬意目送他离开。
肖俊峰不愿引人注目,这心结源于家乡那次险些丧命的见义勇为。
事后,他被树为典型,成了**宣传的榜样。全县各类大会、动员会,都被要求出席。
这份“荣誉”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而“见义勇为”的标签更像一道枷锁,让他言行不得不格外谨慎,生怕玷污了这个“英雄”的称号。
他活得束手束脚,完全失去了自我,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现在兜比脸还干净,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可利丰鞋厂距离爱高 9号门就一两百米,刚发生的事情,许多人已认得他,现在前去,只能听些赞美的言辞,解决不了目前的困境。
一个馒头补充的那点能量,已在攀爬中耗尽,他漫无目的地来到一片草坪上,准备等看热闹的人群散去,再去 9号门外试试运气。
**刚坐下,身后便传来女记者的声音:“我叫苏薇,先前是我失礼,现在我正式向你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