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336章 自己认领一下!

不好办?

常辉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不好办,和不能办,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

不管是陈昊嫌礼物少了,还是觉得有其它什么事让常辉帮他办,只要对方有需求了,这件事就成了一大半。

常辉嘿嘿一笑,伸手挥了挥,让跟着的两名工作人员出去。

等门带上了,常辉呵呵笑着来到陈昊身边,低声道:“陈工,您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放心,除了个别违禁品我老常搞不到,剩下的只要您说……嘿嘿。”

能量这么大?

陈昊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常辉,快50岁年纪,地中海发型,身材瘦削戴着眼镜,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知识分子模样。

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敢夸这样的海口,看来总部的水确实比想象的要深啊!

别看常辉只是科学院的一名中层领导,平时也就是领一个项目组干点活。

可这种中层,说没用的时候人微言轻,可说有用时候,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你想办点事找他甚至比找王部长都好使。

陈昊思考片刻,说道:“常老哥,你比我大几岁,我就叫你一声老哥。”

“你这个设备漏水问题呢,我现在不敢跟你说一定能解决。但是至少,也有个8-9成把握……”

“哎呦,我说陈老弟,8-9成还怎么样啊?你就是有5成把握,咱也得试验试验不是?”

陈昊摆了摆手,示意常辉不要打断,继续道:“你放心,如果万一解决不了,你把相关的技术图纸给我,我可以直接再给你们设计出来一台。反正最终目的,是让你们肯定能用上好用的设备就是了。”

“哎呀我去老弟!你是这个!”常辉竖起大拇指,握着陈昊的手连连摇摆,拍着胸脯道:“老弟,你就说吧,需要哥哥干什么,尽管开口!”

话音刚落,就看到眼前忽然出现了厚厚的一摞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一大堆文字,仔细一看全是各种各样的材料需求。

陈昊呵呵笑道:“老哥不瞒你说,我个人是没什么需求了。这是修建太空城目前遇到的材料缺口,您看着,帮我解决一条吧。”

“这个……”

常辉的脸也揪了起来,看着陈昊这一摞纸上的材料,来回翻了翻,苦着脸道:“老弟,你这材料,真不好办啊!”

“一样!”陈昊伸出一根手指道:“您只要帮忙解决一样,我马上帮您搞定设备。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我这需要先拿货后干活,您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只能抱歉了。”

陈昊看着常辉,等待他做决断。其实这个方法还是昨天和陈一鸣喝酒时候想到的,不过意外的是居然有人主动拜访。

本来陈昊还打算四处转一转,打听打听海底城市的修建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再放出风去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材料的交换。

他现在缺的这些东西都是工厂太空城里建设需要的,按照计划,总部早就应该把这些东西批给他。

可计划是计划,现在人家卡着不给你,你也是干瞪眼没办法。

无奈,陈昊只能试试像常辉这种人有没有什么野路子,能搞到这些材料。

等了半天,见常辉光顾着来回翻看,却迟迟不说话,陈昊紧接着又加码道:“常老哥,您可想好了,现在这单子上还没画过,什么东西好不好弄您都能先选。”

“如果轮到后面不好选的话,可就……”

“别说了!”常辉听完陈昊的话,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伸手在一个东西下面用指甲划了划道:“就这个了,回头三天之内,我给你送来!”

陈昊拿过来一看,是一种化工原料。这玩意主要是他工厂的一个车间需要用,而且这种原料是循环物品,在反应生成新的化学物质后,只要高温高压加催化剂,就很容易将这种原料还原出来重复使用。

所以只要提供了这一回,陈昊就可以在工厂中无限使用了。

与常辉把事情定了下来,陈昊道:“那咱哥俩这样,分头行动。您去帮我跑东西,我去您那边先看看情况。如果好修呢,东西一到地方我就给您修,如果不好修我也提前做准备,咱别耽误事。”

“没问题老弟,讲究人!”常辉哈哈一笑,和陈昊握了握手,急匆匆带着陈昊一起赶往科学院。

等到了地方,常辉嘱咐了一下现场的人配合陈昊的检查,他拿了个小包,离开科研院不知道去哪了,应该是去跑关系了。

陈昊也不以为意,亲自来到设计好的淡水净化箱附近查看。

这个淡水净化箱,是外挂式的。将来等城市建设完成后,这种淡水净化箱就直接在海水中“泡着”,本身不断运转产生淡水,再通过管路输送进城市中。

当然,现在所制造出的应该只是一个原型机,后续制造的淡化箱肯定要比这个大得多。

陈昊让工作人员再做一次试验,他展开三维地图仔细盯着。

结果用三维地图一看就明白了,就是因为深处海水的水压太大,导致净化箱的密封圈渗水。

在高压环境下的渗水,用电脑模拟是模拟不出那种效果的。

只要有稍微一点点渗水,高压水流就能不断顺着渗水点钻进来,最后渗水变漏水,导致净化箱失去作用。

解决的方法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太简单。

要么更换新材料的密封条,要么在周边加上纯钢轨道,把密封条好好地卡在轨道里,让它不具备漏水的条件。

这两种方法一个要用新材料,一个在装配时对公差控制要求极高。

陈昊默默地把方案写在纸上,等待着常辉返回。

常辉的效率快的惊人,说是三天时间,结果第二天他就找了两辆重卡,拉着陈昊需要的原材料回到了科研院。

陈昊叫来陈一鸣,后续的原料转运工作就交给老陈了。

他则是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常辉,上面写着相应的解决方法。

“老弟,你这个方法问题是没问题,但是……不太好搞啊!”

常辉也一眼就看出来问题所在,陈昊拿了东西,也很有耐心,询问常辉到底需要哪种技术路径。

最后常辉还是选择了增加钢轨,用公差控制方式来实现的路径。

陈昊屏退众人,拿了原材料,用扫描改进的图纸直接做了一台新的淡水净化机出来。

等陈昊从屋里出来,常辉等人都看傻了,车间里立刻爆发出阵阵惊呼。

常辉赶紧封锁消息,但小道消息却很快传遍了科研院。不少人都知道陈昊现在有什么材料需求,只要提供材料,就能交换“技术指导”。

承担了各种攻坚任务的科研院领导们眼神有些飘忽,不知不觉的都看向陈昊所住的招待所,脑子里想着自己的小九九,不断盘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