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271章 生物圈计划

400公里轨道,按照反重力阱提供的反重力估算,大概要十几分钟才能抵达。

但抵达上空之后,并不能立刻就能捕获太空**。因为两边是相对速度,大家对蓝星的速度都是 7公里每秒,实际两个物体之间,速度只有几百米每秒。

每秒几百米,其速度在地面上都快比得上飞机了,但在太空中,这和蜗牛爬也没啥区别。

工作人员不断按照中微子的定位调整着天宫空间站的姿态,以防捕获的太空**下落时与空间站相撞,发生危险。

等待是漫长的,快则几个小时,慢则几天。

陈昊在外面看到拦截网升上天空消失不见,转回身与陈一鸣一起回到控制室。

修建太空城是一个长期计划,现在已经证实了反重力阱可用,大型运载火箭也在研发当中,目前需要地面与太空同时发力,对太空城进行整体设计。

陈昊扔给陈一鸣一支烟,说道:“咱们现在需要先建立一个太空城零配件工厂,这方面的基建就交给你来做。具体的太空城设计,等我和工程师们沟通一下再说。”

“我这边得弄一个生态实验室看看,你抽调过来的 5000辆机器人就先放在我这,后续我有用。”

陈一鸣抽了口烟,点头道:“工厂没问题,我先把厂房弄起来,后面要什么设备,你自己决定。不过你说的生态实验室,就是类似星国之前搞的那个生物圈 2号?”

“你知道生物圈 2号?”

陈昊眼睛一亮,心说老陈不简单啊!居然还知道这玩意?

“废话,我比你大了 10多岁呢!我出生那阵,生物圈还是个挺热门的话题,听说星国后来想再搞个生物圈 3号,因为资金问题搁浅了。”

陈昊听完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老陈是 80年代末出生,今年已经过了 35岁。

他 6-7岁时候,正是星国那边的生物圈 2号开展实验如火如荼之时。后来实验失败,国内都进行过报道,所以他有印象也不奇怪。

陈一鸣思索片刻,说道:“我记得当时说失败的原因,好像是因为氧气不足?时间太久远,记不清了。”

“主要是氧气循环失衡,你也可以理解为氧气不足。”

陈昊简单给陈一鸣科普道:“当时在设计时,生物圈 2号的冗余量太小,也就是弄的过于精巧。”

“结果在实际运转时,细菌在土壤中分解有机质耗费了大量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

“咱们蓝星没有这个问题么?”陈一鸣点了点外界道:“现在外面都这样了,我感觉还好啊!”

“蓝星的体量和生物圈 2号怎么比?”

陈昊笑道:“咱们蓝星上,光是氧气就有多少亿吨。再说这么大的星球,具有足够的冗余量和纠偏机制。就算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通过大气环流也很容易矫正过来。”

“去年咱们修核电厂时候,不就遇到过氧含量降低?那就是区域性的氧含量下降,随着大气环流,很快就消失了。”

陈昊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没有多说。

其实从长远来看,氧含量降低是不可逆的。

大量动植物死亡,尤其是海洋中的各种藻类死亡,对氧气的生产是毁灭性的。

蓝星上 90%以上的氧气,其实是大海中那些微不足道的藻类产生的。

现在灰云遮蔽,海面封冻。绝大多数依靠光合作用的藻类都死掉了,只有消耗没有产出,长期看氧含量降低几乎是一定的。

陈一鸣点了点头,问道:“既然蓝星没有这个问题,那你打算怎么办?咱们的生物圈肯定也做不了太大,你打算弄个多大的?”

“差不多 1平方公里顶天了。”陈昊对此也有点愁,当年的生物圈 2号占地面积 1公顷多点。

现在要搞,多说能搞到 1平方公里,相当于当年的 100倍。

但 1平方公里就足够了吗?能保证有足够的冗余吗?

陈昊不知道,这玩意已经触及了现代科学的边界,科学家们尽管有无数的理论建模,但真正的生物圈不修起来,还是没有办法下定论。

“ 1平方公里的范围,管理起来也是个事啊!”陈一鸣提醒道:“别忘了你这生物圈是要模拟蓝星环境的,并不是地下城那种高度集成化的社区。”

“我知道,这不是有机器人和弱 AI芯片么!要不然肯定搞不起来。”

陈昊现在只能期待芯片和自动机器人能及时监测各种数据,分析出可能失衡的结果,并将它们消灭在萌芽之中。

实际上了太空,除了阳光产生的电能可以利用之外,其余的东西都要靠自给。

多说在物资短缺时靠着火箭运送一些物品过来,但实际上的生物圈自维持,还是得靠它自己。

不过现在物种大灭绝,陈昊也不打算搞一个完全拟真黄金年代大自然的东西。

他想弄的,更像是一座水、氧气循环利用的城市。

只要吃喝供给正常,种植养殖业能顺利开展就行,并没有恢复蓝星生态圈那么宏大的理想。

“二位领导,捕获网有新的位置信息传来!”

陈昊和陈一鸣又聊了几句,忽然控制室中一名工作人员小跑过来通报,发射上去的捕获网出现了情况!

二人精神一振,立刻返回控制中心,查看具体情况。

虽然没有摄像头监控,但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高度、速度分析,捕获网现在已经网住了一个太空**,正朝着低轨道坠落。

“能通过速度变化分析出来捕获的是什么**吗?”陈昊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有些眼花,他干脆放弃了自己分析,直接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

“已经分析出来了,看速度变化和轨道降低速率,应该是一颗报废的人造卫星。因为卫星撞上捕获网后产生了动能损失,导致轨道高度降低。”

“目前它已经从高轨道跌落,正朝着中低轨道而去,大概 25-30天后坠入低层大气。”

“空间站没问题吧?”陈一鸣怕两名航天员有什么危险,空间站没了可以再造,可培养一名合格航天员不是有资源就行的,那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

“没问题,捕获的太空**已经低于空间站轨道,随着大气摩擦和动能的进一步损失,它只会降低轨道,不会升高了。”

“那就好那就好!”老陈长出了一口气,转头对陈昊道:“这边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去盯你说的工厂了。地下城目前还在挖掘,那边也离不开人。”

“行,你去忙吧。”陈昊看着老陈离开,对工作人员道:“这边就交给你们,有新情况及时通知我。”

说完,陈昊也离开了控制中心,开始琢磨生物圈的建设。

他打开锻炉面板,开始输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