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创建百年名校 第131章 汇报会,来飞机场接人!

这边,孙连城。

带着巡查组回到下榻宾馆。

并没有休息,立刻召集开会。

整理这几天在汉城的巡查材料。

汇总结果。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下属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各校汇报材料逐一汇总,分析。

“组长,从整体来看,汉城高等教育表现比较平稳,但缺乏突出亮点。”负责数据分析的组员汇报道。

“汉城师范大学,作为老牌本科,存在学科老化,科研动力不足的问题。”

“汉城高护专科技能培养方面尚可,但人文素养,以及理论深度欠缺。”

“至于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提到这所学校。

汇报组员停顿了下,似在斟酌用词。

赵书记对陆羽学校的袒护之意。

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要是说错了话,难免得罪人。

孙连城放下茶杯,“直接说,怕什么,有什么问题也是找我。”

“是,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在硬件投入,管理细节上令人印象深刻。”

“校长陆羽本人也颇有特点。”

“但,其办学模式求新求变,学生规模过小,专业设置也较为特殊,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路径,需进一步观察。”

这最后的总结,已经很严重了。

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那基本上,就判了这所学校的死刑。

巡查组是孙连城牵头的,组员自然也是由他挑选,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意外。

孙连城思索片刻后,还是开口道。

“汉城电子技术学院再看看。”

“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

组员陡然一惊。

这话,暗示意味已不言自明。

“继续吧,看看生源报告。”

随即,关于生源结构的初步分析报告摆在孙连城面前。

“数据显示,汉城几所主要高校,城乡生源比例差距显著,并且,近几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优质生源,越来越向城市,尤其是国内顶尖高校集中,地方高校,特别是专科院校,吸引到的优质生源越来越少。”

看着这份生源报告。

孙连城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他自己,是从偏僻农村靠着读书一步步考出来的,太明白这种差距意味什么。

想起自己当年在乡镇中学,点着煤油灯熬夜看书,老师水平有限,全靠自己。

而城里的孩子,早已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课外辅导,开阔的眼界。

这种起跑线上的不平等,并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消失。

反而,还在不断加剧。

孙连城深知。

教育是阻断贫困传递的重要途径。

但,面对这种难题。

即便他身居高位,也常常感无力。

政策可以倾斜,资金可以投入。

但,那种弥漫在城乡间的,无形的教育资源鸿沟,还有观念壁垒。

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填平。

“组长……”一位组员轻声请示。

“过几天就要面向公众媒体,汇报本次汉城巡查初步结果的时间,您看,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基调?”

所有人都看向孙连城。

等待他的指示。

按照惯例,这种汇报。

往往会肯定成绩为主,点到即止。

孙连城沉吟片刻,拿起生源结构报告看了又看,最终开口道:“如实汇报。”

下属们,微微一愣。

“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成绩要肯定,比如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在基础管理和投入上的亮点。”

“问题也要指出来,比如师范大学的学科活力问题,高护专科的培养结构问题,以及……”

孙连城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份生源报告,“以及普遍存在的,城乡生源差距扩大,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面临挑战的问题。”

“我们是来促进工作的,不是来唱赞歌的。”

“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才能引起各方面重视,才能真正推动改变。”

“是!”组员们齐声应道,开始按照这个思路准备汇报材料。

接下来几天。

巡查组按部就班整理材料,撰写报告,等待最终的汇报会。

孙连城心里,其实还存着隐约的期待,希望陆羽能出现,更深入聊一聊。

但,直到汇报时间到来。

陆羽都没有回到汉城的消息。

几天时间,眨眼便过。

面向公众媒体。

巡查工作初步汇报会。

在汉城市**会议室举行。

台下已经坐满本地,以及各级媒体的记者,长枪短炮早已架设好。

孙连城坐在**台中央。

面前放着那份经过仔细斟酌的报告。

按照既定流程,开始汇报巡查情况。

语气平稳,措辞严谨。

先是肯定了汉城高等教育。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夏兴科技等企业带来的新气象。

当然,更如实指出几所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谈到城乡生源结构失衡,需引起高度重视时,台下不少记者纷纷低头记录。

显然。

这问题触及了当前社会痛点。

记者们暗暗交流着眼神,这次巡查汇报,显然批评大过赞美。

不,是没有丝毫赞美。

看**台那几位校长就知道了。

脸色阴沉的和锅底一样。

唯有陆羽的座位。

依旧空着。

……

汇报会进行到大约一半。

孙连城放在桌面下的私人手机。

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孙连城微微皱眉,一般情况下。

在这种重要会议期间。

不会有人打他这个号码。

本想不予理会,但手机持续震动着。

孙连城趁着停顿间隙,悄悄瞥了眼屏幕,来电显示是省教育办公室的号码!

不寻常的预感掠过心头。

孙连城对着话筒说了声,“抱歉,请各位稍等片刻。”

随即侧过身,接通了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喂,我是孙连城。”

电话那头传来办公室主任急切但不失恭敬的声音,“孙副厅,打扰您了!王厅长他刚刚乘坐航班落地汉城机场了!”

“王厅长?”孙连城一愣,王厅长是他直属上级,省教育的一把手。

他怎么会突然来汉城?

巡查工作虽然重要。

但,通常不至于需要亲自飞来督导。

“是的,随行还有政策研究室的两位同志。”办公室主任语气带着丝紧张。

“厅长让我立刻通知您,汇报会如果可以的话,请尽快结束。”

“然后,请您马上赶到汉城机场贵宾接待室汇合!厅长他们,好像在迎接什么人,具体是谁还不清楚,但阵仗不小!”

孙连城心中一震!

厅长亲自飞抵,还带着政策研究室的人,在机场迎接重要人物?

什么事,能惊动这个阵容?

“好,我知道了。我这边尽快结束,马上赶过去!”孙连城沉声回答,迅速挂断电话。

孙连城重新坐正,面对台下有些疑惑的记者和与会人员,脸上恢复平静。

但,语速明显加快,干净利落收尾了巡查汇报,并宣布汇报会到此结束。

不顾台下记者们意犹未尽的眼神。

还有想要提问的举动。

孙连城在工作人员安排下。

迅速离开了会场。

闻着味的记者,自然感到不对。

急忙跟在了孙连城的后面。

坐进赶往机场的车里,孙连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眉头紧锁。

厅长亲自出面,在机场迎接。

到底,是谁来了汉城?

教育界。

最近应该,没发生什么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