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135章 大胆的作战计划

“大都督!”

刘裕不死心,还待再劝,孙无终已清咳两声,抢先问道:“大都督何时出征?”

刘牢之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刘裕,便道:“这几日便开拨,在本督归来之前,京口暂由孙公节制,德舆辅之。”

孙无终打了个眼色给刘裕。

刘裕也知不可挽回,与孙无终同声应诺。

“散了罢,各将速作准备!”

刘牢之挥了挥手。

“末将告退!”

众将施礼离去。

出了军府,孙无终拍了拍刘裕的肩膀,便径直而走。

刘裕清楚,这是孙无终在提醒自已,不要过于顶撞刘牢之,免得误了前程,他除了潸然长叹,又能怎样?

数日后,刘牢之亲领步骑五万及征发丁壮,渡江入广陵,搜集粮草,水陆并进,开赴彭城。

其实他也不完全是负气,而是真有与慕容德干一仗的心思。

毕竟会稽的形势太复杂,有王愔之、王谢、当地吴族,还有相王父子,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即便击败孙恩,也很难捞取功劳。

可是与慕容德作战不同,胜了就是胜了,是实打实的功劳,谁也取不走。

天气越发寒冷,不觉中,已是十一月。

王愔之回想着去年还在义兴苦苦挣扎,而今,入目却是成片的庄园,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一年过去了。

再有一个多月,自己就十九了。

心里莫名有了种焦虑感,仿佛岁月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无情的流逝,可自己的目标,有没有完成?

这种焦虑感,在上中学的时候有过。

每天早起,有永远都做不完的习题试卷,也会焦虑。

即便是踏入社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时不时就做些与高考有关的噩梦。

譬如在考场上,数学公式全忘了,翻书又找不到,急的从梦里惊醒。

又有上课迟到,心急火撩的赶去教室,却跑错了楼层,好容易找到出口,竟是一片陌生的街区。

直至三十多岁,这类的梦都没停过,可见高考对精神的摧残。

“怎么了?”

薛银瓶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银瓶姊姊,你会烦躁么?”

王愔之问道。

薛银瓶仔细打量着王愔之,似是明白了什么,轻声道:“在坞堡时,我也会烦躁,不知什么时候,堡外就会有蹄声炸响,不论男女老幼,都会上堡戌守。

有时黑夜中有冷箭射来。

往往上一刻,与你言谈甚欢的同伴,或者你的亲人,妻儿,夫郎,下一刻就中箭身亡,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活到天亮。

郎君不要埋怨阿兄,他只是想为家族尽一份心力。”

“如此看来,倒是我矫情了!”

王愔之苦笑道。

“哼!”

薛银瓶轻哼一声:“郎君在一年之内,置下了诺大家业,你看,这些兵都是你的,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庄园,即便不是你的,也是依附你而存在。

还有岸边堆积如山的木料,都是为造船做的准备。

你所谓的烦躁,是因手头有做不完的杂事,永无尽头。”

是啊!

王愔之缺的是如萧何、刘穆之这样的人才,能替他打理后方,他在前线安心征战。

如今刘穆之还未投刘裕,不知自己有没有机会提前将刘穆之挖过来。

得了薛银瓶的纡解,王愔之心情好了许多,放眼望去,一片忙碌,特别是浙江边上,一堆堆的木料正趁着晴好的天气,摊在空地上阴干。

这些木料中,有一部分用石灰水煮过了。

毕竟阴干是为了杀死寄生于木料中的虫卵,并使得木质细胞脱水死亡,那么,挖一个大坑,铺满生石灰,加水煮木料,会不会加速这个过程?

生石灰加水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林则徐虎门销烟便以石灰水煮**。

一根木料需要阴干好几年才能使用,他可等不起,不如试一试。

大表哥郗绍被他任命为楼船令,主管造船与水军建设。

事实上,这个职务他无权设置,纯纯的僭越,可如今这世道,谁在乎。

就如他自己,督的不仅是义兴军事,还包括会稽之钱塘诸军事,朝廷任命的钱塘令彻头彻尾被架空了。

“哈!”

王愔之哈的一笑,握住薛银瓶的手道:“银瓶姊姊所言甚是!”

薛银瓶的嘴角,洋溢出一抹笑意,也反过来握住了王愔之的手。

翁州!

卢循、徐道覆等一众头领在码头上眺望。

海面,千帆万幢,密密麻麻的船只正在驶来,吃水颇深。

这个时节,北风呼啸,水手们各展其能,操着帆逆风而行。

其中一艘,飘扬着征东将军旗号。

“大将军回来了,此次必然收获不小!”

许允之喜道。

正如王愔之的猜测,孙恩率主力回撤甬东诸岛之后,没多久,就南下晋安与建安两郡,一方面招兵买马,另一方面,大掠民财。

当地土豪的庄园被逐一攻破,晋安最大的坐地虎林氏,损失惨重。

林氏是晋安最大的士族,原为下邳郡望,永嘉年间,族长林禄率族人随元帝南下,历任招远将军、合浦太守,太宁三年(325年),奉命镇守晋安(今泉州),成为开闽始祖。

现族长林遁民,是林禄第七世孙。

船只缓缓泊岸,孙恩意气风发地从船上下来。

“拜见大将军!”

众人躬身施礼。

“好!”

孙恩锐目一扫,便道:“今次征建安晋安两郡,斩获颇多,足以支撑我军至明春,走,先回去再说!”

“诺!”

众人拥着孙恩回了征东将军府,实则只是岛上较大的一所宅院。

分主次坐定之后,孙恩讲了讲征伐的情况。

大体是在晋安登陆,杀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城池一鼓而破,太守林遁民苍惶出奔,然后大肆劫掠,再以晋安郡城为根基,分兵四方拷掠。

其中与林氏交兵多次,总体来说,有胜有负,毕竟晋安多山,林氏是地头蛇,熟悉地形,但耐不住孙恩兵多啊。

林氏多处庄园被攻破,元气大伤,晋安城里也有不少族人没来得及逃走,悉数被杀。

此次共得粮五百来万石,金帛无数,丁壮数万,其中有近万俚人,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还有数万女子,可谓满载而归。

俚人和僚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按照习惯,生活在福建两广一带,称俚人,云贵川的,则称僚人。

“师君连破林氏,收伏俚人,功莫大焉!”

“明年攻打会稽,又稳了些。”

“是啊,王凝之虽于大樱山下筑城,又如何能挡我数十万大军?”

一串串奉迎拍马如不要钱般一涌而来,孙恩颇为飘飘然,规划起了斩杀王凝之,娶谢道韫为姜的美好蓝图。

是的,谢道韫虽然青春不在,却是他的白月光啊。

如能与谢道韫拜堂成亲,这一辈子也值了。

“师君,仆探得,刘牢之月前已率主力步骑五万移镇彭城。”

这时,徐道覆道。

“哦?可真?”

孙恩探直了身子。

徐道覆点头道:“千真万确,仆有探马亲眼见看刘牢之率军过江,又听人说是因南燕慕容德犯边寇掠,遂领军北上。”

“呵~~”

孙恩冷笑道:“什么移镇彭城,不过是不愿为王凝之出力罢了,故而先走为敬,如此一来,咱们的计划也该改改了。”

“师君不打算攻打会稽了?”

卢循问道。

孙恩沉吟道:“有王愔之在,山阴不是那么好打,不如……趁着京口空虚,改打京口!”

“什么?”

众将纷纷色变。

这可是京口啊,北府军的老巢,从去年起兵之初,就压根没想过攻打京口。

师君可真大胆啊!

“怕了?”

孙恩哼道:“北府军主力又不在,怕他作甚?只要攻取京口,可顺江直下建康,届时杀相王父子,拥晋主亲政,我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天下谁敢不从?”

众将一想也是,北府军主力不在,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那王愔之……”

徐道覆迟疑道。

孙恩不假思索道:“以一偏师牵扯住他,道覆,便由你来,我给你三万人马,过些时日,老夫和你一起进驻上虞,莫要使王凝之轻轻松松把城建起来。”

“诺!”

徐道覆情绪低落。

可是他曾被王愔之赶出了义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孙恩又道:“我军主力兵分两路,一路由老夫亲领,乘船入浙江,经吴兴,走陆路攻打京口。

另一路由于先统领,待老夫于钱塘上岸之后,从浙江出去,北上经华亭入大江,从水路夹击京口,老夫偏不信,主力都没了,京口焉能守住?”

卢循问道:“什么时候发兵?”

“不急!”

孙恩摆了摆手:“先刺探清楚,确认刘牢之不会回来,再者,俚人野蛮,不服管教,还得好好训训,怎么着也得到年后。”

“诺!”

众将精神大振,如果真能攻破京口,再去建康抢高门士族的家财,玩弄他们妻女,死也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

“督帅,贼寇向上虞增兵了!”

数日后,王愔之接到信报。

本来他还打算这两日回阳羡去探望妻儿,如今泡汤了。

这**的孙恩!

“想必孙恩回来了!”

薛银瓶从旁道。

“差不多,我猜啊孙恩若在晋安建安两郡捞了不少财货,又觉得自己行了。”

王愔之点了点头,便道:“传令,全军准备一下,明日去往山阴!”

“诺!”

命令一层层下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