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绝对大权 第2721章 拉拢

();

会议由肖志勇主持,首先由李红梅介绍近期政法宣传工作的情况:“近期我们重点宣传了扫黑除恶常态化成果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尤其是赵立斌案宣判的预热宣传,已经在省内主要媒体上推出了系列报道,反响很好,老百姓的留言都是大快人心、感谢**。”

肖志勇点点头,看向沈向东:“青云同志,你是赵立斌案的主要负责人,对这个案子的宣传,你有什么想法?”

沈向东站起身,手里拿着发言稿,却没有看,而是看着在座的众人:“我觉得,赵立斌案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破案层面。第一,要突出扶贫款是救命钱这个点,赵立斌挪用的是扶贫款,伤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要让大家知道,不管是谁,不管职位有多高,只要动了老百姓的救命钱,我们就一定会查到底。”

“第二,要宣传李政和同志的事迹,他是个好干部,为了查案付出了生命,我们要让他的精神被更多人知道,让更多干部向他学习。”

“第三,要引导舆论理性看待,不能因为一个案子就否定整个干部队伍,大多数干部还是好的,还是在为老百姓做事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我在青风县调研时,看到有老百姓说没想到干部会这么贪,也有干部说现在不敢做事了,怕出错。我们的宣传,就是要消除老百姓的疑虑,打消干部的顾虑,既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会严惩贪腐,也要让干部知道,只要是为老百姓做事,组织会支持他们。”

肖志勇的眼里闪过一丝赞许,等沈向东坐下,他补充道:“沈书记说得很对。政法宣传不是简单的‘报喜’,更要‘释惑’‘鼓劲’。宣传部要和政法委、公检法司密切配合,把赵立斌案的宣传做深做透,既要彰显法治的威严,也要体现人文的温度。”

接下来,省公安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的负责人依次发言,讨论了如何配合宣传工作,比如开放部分庭审旁听、发布典型案例解读等。

沈向东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着,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案例解读要通俗易懂,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庭审旁听要优先安排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

会议结束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大家陆续走出会议室,肖志勇叫住沈向东:“青云同志,你留一下,到我办公室坐会儿,聊几句。”

沈向东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还是要单独谈。

他点点头道:“好的,**。”

………………

肖志勇的办公室在六楼东侧,比沈向东的办公室大一些,布置得简洁大气:正面墙挂着一幅《蜀中山水图》,办公桌是深色实木的,上面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摞文件,窗边放着一个大鱼缸,里面的金鱼悠闲地游着,给严肃的办公室增添了几分生机。

“坐,先喝杯茶。”

肖志勇亲自给沈向东倒了杯绿茶,茶叶在热水里舒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明前的龙井,味道不错,你尝尝。”

沈向东接过茶杯,双手捧着,温热的触感让他稍微放松了些:“谢谢**。”

肖志勇坐在沈向东对面的沙发上,拿起桌上的烟,却没点燃,只是捏在手里:“青云同志,这大半年辛苦你了。田文俊案、赵立斌案、扶贫督导,哪一件都是硬骨头,你都啃下来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省委和您的支持。”

沈向东的语气很诚恳,对肖志勇说道:“没有省委的信任,没有各部门的配合,我一个人也做不成这些事。”

肖志勇笑了笑:“你啊,就是太谦虚了。你的能力和担当,省里的领导都看在眼里,老百姓也记在心里。”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开口说道:“**要调走的消息,你应该听说了吧?”

沈向东心里一紧,知道正题来了。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听办公厅的同志提过一句。”

“省里的班子要调整,这是大事。”

肖志勇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看着沈向东,认真的说道:“现在外面有很多传言,说我可能接**的班,谢副书记接**,还有人说你可能会更进一步,不管是专职副书记还是常务副**,都有机会。”

沈向东的心跳加快了几分,却依旧保持着冷静:“**,这些都是传言,没正式文件下来,做不得准。我现在只想把手里的工作做好,扶贫整改还没结束,赵立斌案的后续还要跟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也不能放松,其他的事,我没多想。”

肖志勇看着沈向东坚定的眼神,心里暗暗点头。

他早就听说沈向东不搞派系、只干实事,今天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你能这么想,很好。”

肖志勇的语气缓和了些,淡淡地说道:“不过,有想法也正常。毕竟位置越高,能做的事就越多。你想想,如果你能再进一步,以后推动政法工作、扶贫工作,阻力是不是会小很多?”

沈向东的心里微微一动。

肖志勇说的没错,他不是不想要更高的位置,只是不想用不正当的方式去争。

他想起在青风县看到的那些因为扶贫款被挪用而生活困难的老百姓,想起李政和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持而付出生命,心里泛起一阵酸涩:“**,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也想有更高的位置,不是为了权力,是为了能更好地做事,能更好地保护那些干实事的干部,能更好地守护老百姓的利益。”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但我不想因为争位置而分心,更不想因为争位置而放弃原则。不管最后组织上怎么安排,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能为西川的老百姓做事,不管在哪个位置,我都心甘情愿。”

肖志勇的眼里闪过一丝欣赏,他拿起桌上的烟,点燃一支,深吸一口:“青云同志,你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当**这么多年,最看重的就是像你这样干实事、有原则的干部。不管这次班子怎么调整,我都希望你能留在西川,继续干下去。”

“您放心,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就不会走。”

沈向东的语气很坚定。

肖志勇笑了笑,拿起茶杯,和沈向东的茶杯轻轻碰了一下:“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扶贫整改的事,你多费心,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省**会全力支持你。”

“谢谢肖**。”

沈向东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肖志勇找他,不是要拉他站队,而是想确认他的态度,想让他安心工作。

…………

离开肖志勇的办公室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夕阳透过省**大楼的窗户,洒在走廊的地毯上,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沈向东走在走廊里,心里的忐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

他想起刚才和肖志勇的对话,肖志勇的眼神里没有算计,只有对工作的期待和对干部的信任。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管人事怎么变动,只要守住初心,干好实事,就不会错。

走到楼下,赵凤军和陈阳已经在等他了。

“沈书记,去哪?”

陈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回政法委。”

沈向东坐进车里,拿起手机,给扶贫督导办的张莉打了个电话:“张莉同志,你下午去青风县的事安排好了吗?需要我协调卢山市的领导吗?”

“已经安排好了沈书记,我跟青风县的县长联系过了,他会在县里等我们,不用您再协调了。”张莉的声音很轻快。

“好,路上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

沈向东挂了电话,靠在后座上,看着窗外的夕阳。

夕阳渐渐西沉,把天空染成了暗红色,街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下班的人们说说笑笑,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沈向东看着这一切,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笑容能一直挂在老百姓的脸上。

车子驶回省政法委,沈向东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进了办公室。

他拿起桌上的青风县整改材料,又开始仔细地看了起来。

陈阳走进来:“沈书记,您还不回家?都快六点了。”

“等我把这份材料看完。”

沈向东头也没抬,手指在材料上画着重点:“青风县的扶贫车间必须尽快投产,还有那两名住建局的副局长,调查结果也要尽快出来。”

陈阳看着沈向东专注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敬佩。

他知道,不管外面的人事风波有多热闹,不管别人有多看重位置和权力,沈书记心里,永远只有工作,只有老百姓。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办公室里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

对于沈向东来说,真正的官场之路,才刚刚开始。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