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沈向东的话,冯文生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没想到沈向东会这么直接地拒绝他。
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让沈向东更进一步,也能帮他达成目标,可沈向东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包房里再次陷入沉默,昏黄的灯光照在两人脸上,映出各自复杂的神色。
冯文生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白酒让他的喉咙一阵发紧,也让他冷静了些。
他知道沈向东的性格,认死理,不懂得变通,可正是这种性格,才让他在查案的时候,能顶住压力,一查到底。
“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
冯文生放下酒杯,语气缓和了些,看着沈向东说道:“你觉得我这是在搞小动作,是在投机取巧。可青云,你看看咱们西川现在的情况,**走了,新的班子还没定下来,要是咱们这些干实事的人不往前站,那些只想捞好处的人,就该趁机上位了。到时候,咱们之前查案的努力,扶贫督导的成果,可能都会付诸东流。”
沈向东的心猛地一颤。
冯文生说的,正是他最担心的。
他不怕自己没位置,他怕的是那些不干事、只贪腐的人占据了重要位置,毁了西川的发展,辜负了老百姓的期待。
“冯书记,我不是不明白您的意思。”
沈向东的语气软了些,他拿起酒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说道:“我只是觉得,靠同盟争来的位置,坐不稳。就算咱们俩都上去了,要是以后因为工作上的分歧,闹了矛盾,不仅影响咱们的关系,还会影响省委的决策。”
他顿了顿,看着冯文生的眼睛,语气诚恳:“我相信组织,也相信**。**在西川这么多年,最看重的就是干实事的人。不管最后谁上位,只要能为西川的老百姓做事,只要能把咱们之前没完成的工作继续下去,我都支持。”
冯文生看着沈向东真诚的眼神,心里的失落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佩。
他知道,沈向东不是假清高,他是真的把工作、把老百姓放在了第一位。
“你啊,就是太理想化了。”
冯文生笑了笑,拿起筷子,给沈向东夹了块鱼肉,笑着说道:“不过,也正是因为你的理想化,咱们西川才有希望。”
沈向东也笑了,端起酒杯,和冯文生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冯书记,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咱们之前的合作不会变。以后不管谁在哪个位置,只要是为了西川好,为了老百姓好,我都跟您一起干。”
“好!”
冯文生眼睛一亮,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管我能不能当上专职副书记,只要你在,咱们就能继续把西川的**生态打扫干净,就能让那些干实事的人有奔头。”
都是聪明人,也知道彼此是属于实干派的干部,话说开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芥蒂。
两人终于放下了之前的试探和戒备,开始像老朋友一样聊天。
他们聊起查赵立斌案时遇到的阻力,聊起扶贫督导时看到的老百姓的困境,聊起西川未来的发展。
桌上的菜渐渐凉了,酒瓶里的酒也见了底,可两人的兴致却越来越高。
“对了,赵立斌案的后续怎么样了?”
沈向**然想起这件事,开口问道。
“**已经把材料移交司法机关了,估计很快就会开庭。”
冯文生的语气沉了沉,缓缓说道:“叶守政、赵立国他们,也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李政和同志的冤屈,总算能昭雪了。”
提到李政和,沈向东的心里一阵沉重。
他想起那个在青风县案发现场看到的、散落着玩具的孩子房间,想起李政和工作笔记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
“等案子结了,咱们一起去青风县,给李政和扫扫墓。”
沈向东缓缓说道。
“好,一定去。”
冯文生点点头,眼神里带着坚定:“咱们要让他知道,他没白死,他想查的案子,咱们查完了。他想守护的老百姓,咱们会继续守护。”
………………
晚上九点多,两人终于结束了这顿漫长的晚餐。
走出“李家小馆”,夜色已经很深了,老巷里的街坊们大多已经回家,只有零星的几盏灯还亮着,蝉鸣声也渐渐稀疏。
“我让司机送你回去?”
冯文生问道。
“不用,我已经给赵凤军打电话了,他在巷口等着。”
沈向东笑了笑,对冯文生说道:“冯书记,路上小心。”
“你也一样。”
冯文生拍了拍沈向东的肩膀,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青云同志,不管最后组织上怎么安排,我都希望你能留在西川,继续干实事。”
沈向东点点头:“我会的。只要组织需要我,只要西川的老百姓需要我,我就不会走。”
两人在巷口告别,冯文生的车消失在夜色中,沈向东也坐进了赵凤军的车里。
车子启动,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书记,跟冯书记聊得怎么样?”
陈阳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沈向东,小心翼翼地问道。
沈向东靠在后座上,闭上眼睛,没有回答。
他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和冯文生的对话。
冯文生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位置越高,能做的事就越多。
可他也清楚,一旦陷入人事的博弈,就很容易忘记初心,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当这个官。
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在基层派出所当民警,第一次破获盗窃案,看到失主找回被偷的钱时激动的样子,那时他就告诉自己,要当一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
后来,他当了刑警,查了无数个案子,看着一个个罪犯被绳之以法,看着受害者得到安慰,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现在,他当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手里的权力更大了,可他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
他不想为了争位置而争位置,他想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为西川的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他深吸一口气,心里的沉重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
不管最后组织上怎么安排,不管他能不能更进一步,他都会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他会跟进扶贫督导的整改情况,确保每一分扶贫款都用在刀刃上,会继续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确保每一个干警都能公正执法,会盯着赵立斌案的审判,确保每一个罪犯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至于人事变动,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他相信,组织不会辜负那些干实事的人,老百姓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他们谋福利的人。
更重要的是,沈向东很清楚,父亲那边肯定早有安排,自己才刚刚来到西川一年左右,没必要把目光盯在升官上面。
而且,就算是要有职务上的变化,也不一定非要局限在西川这个地方。
回到家,沈向东走进书房,拿起桌上的《全省扶贫专项资金督导工作总结》,又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身上,映出他专注的身影,他知道,西川的风风雨雨很快就要尘埃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