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丝萝,只图钱帛 第76章 顾狗蛋和爹爹的第一次会面

陆都尉原本混在人群中,见男人下来立刻迎上来,“殿下,要不要属下把那人帷帽给您揭了?”

燕庭月看见信王的一张脸,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刻慌慌张张上前挡住二人的视线。

“殿下,府内妇人不知礼数,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陆都尉哪里是她能拦住的,当即朝顾窈的方向走去,手掌搭上顾窈帷帽的一瞬间,却突然被叫住。

身后的男人薄唇轻启,“陆慎,罢了。”

顾窈勉强稳住颤抖的身体,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她不知道李聿何时做了信王,也没想到会在如此慌乱的场景下遇到李聿。

李聿认出她了吗?也许没有,不然以他的性子不会拦住陆慎。

她刚松了半口气,就听男人又道:“把那孩子抱来给我瞧瞧。”

顾窈心中一凛,下意识护在顾狗蛋身前,不肯让陆慎抱走。

燕庭月也开口打圆场,“小孩子怕生,只怕冲撞了殿下,还是算了吧。”

男人只冷冷瞧着顾窈母子,一言不发。

陆慎半蹲在顾窈面前,轻声道:“是你把孩子给我,还是我把孩子从你手上抢过来。”

顾窈知道陆慎的武艺,他出手一向狠厉,只怕拉扯中会伤到孩子,顾窈不敢反抗,只能松开手。

陆慎俯身抱起顾狗蛋,朝李聿走去。

顾狗蛋一点也不怕生,抱着陆慎的脖颈,一眨不眨地直勾勾盯着李聿瞧。

他本就生得玉雪可爱,粉雕玉琢的小脸蛋上,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乌黑明亮的眼珠和顾窈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眼神里透着天真懵懂。

李聿的目光无意识柔和几分,面上却故作凶恶,“不怕我?”

顾狗蛋的大眼睛眨巴眨巴,不说话。

李聿又重新审视他一番,眸色一寸寸沉了下去。

这孩子若是他的,也该两岁多了,怎么可能还不会说话?生得这么瘦小,再怎么瞧也就只有一岁左右。

顾窈急得冷汗直流,几次想要开口,却又怕一说话就会暴露。

燕庭月手心也捏了一把汗,大着胆子道:“小孩子不懂事,别累着都尉了,我来抱吧?”

李聿偏过头,从落地到现在,才分给燕庭月一个眼神,锐利的仿佛要在她身上戳上一个洞。

燕庭月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李聿看穿她的身份。

只是她如今脸上多了几道疤,容貌毁了大半,身形也大改,加上她与兄长本就是一母双胎,就是她爹来了也未必能认出来。

想到这她微微放下心来,见李聿还是死死盯着她,忍不住开口:“殿下?”

李聿阴冷的视线像毒蛇一般缠绕在她身上,“这孩子是你的?”

燕庭月看了顾窈一眼,点头称是,“回殿下,这孩子是我的,孩子娘没见过贵人,吓得都不会说话了,不如让他们先下去吧?”

陆慎见李聿微微颔首,这才放下了顾狗蛋。

谁知他竟跌跌撞撞地朝李聿走了一步,一把抓住他的衣摆,仰头‘啊’了一声。

黏腻的糖人粘在了李聿的衣摆上,看着让人心烦意乱。

李聿冷冷地抽出自己的衣摆,糖人掉在地上,碎成了好几块,顾狗蛋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他漠然道:“赶紧抱走。”

燕庭月立刻抱起顾狗蛋,送还到顾窈怀里。

顾窈紧紧抱着顾狗蛋,仿佛抱着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

李聿看着紧紧相拥的两个人,脸色阴沉得几乎快要滴出水来。

陆慎垂手站在他身侧,低声提醒道:“殿下。”

李聿回过神,朝轿辇里面伸出手。

轿子里面走下一个女人,梳着妇人发髻,将手轻轻搭在李聿掌心。

李聿动作温柔又小心地将人扶了下来,女人柔声道:“多谢殿下。”

陆慎在一旁提醒道:“还不见过王妃?”

燕庭月一行人这才齐齐朝他口中的王妃行礼,王妃温婉大方,看着他们笑而不语。

顾窈抬起头,那位被称作王妃的人正是余映芙。

她怎么忘了,李聿与余映芙已经成婚三年了。

一年前,她其实派人回去打探过李聿的近况,却没有听说任何关于那场婚礼的消息,余家人也没有离开京城。

其实她心里早就该明白的,李聿那样骄傲自负的人,向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一旦发现自己被老夫人和余家联手设局欺骗,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怎么可能容忍一个欺骗过自己的人长久地留在身边?除非...除非那个人在他心里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他喜欢上余映芙了。

三年了,时移世易,物是人非。

当初她那样决绝地离开李聿,又怎么能奢望他心里还有自己的位置?

顾窈仍旧跪在地上,指甲几乎嵌入掌心,面上却看不出任何变化。

李聿握着余映芙的手,两个人相携一起走进了将军府,再没有分给顾窈半个眼神。

良久,喧闹散尽,四周陷入寂静,顾窈还维持着原来的姿势没有动。

顾狗蛋凑过来,在娘亲的脸上亲了一下。

顾窈瞬间回过神,温柔道:“狗蛋蛋,你饿了吧,我们回去,娘亲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馄饨。”

说罢,她抱着顾狗蛋起身,回了将军府。

燕庭月引了李聿入府,待奉了茶,才道:“不知殿下此次莅临寒舍,有何公干?”

李聿握了握余映芙的手,“王妃没来过青城,一直很好奇,我带她来看一看。”

燕庭月的笑容有些僵硬,“原来如此,殿下与王妃真是感情甚笃。”

余映芙笑得也有些勉强,甚至隐隐有些害怕的发抖。

燕庭月又道:“府上已经设下了宴席,请王爷王妃稍作歇息,即刻就可以开席。”

李聿的手指敲在桃木桌上,淡淡道:“既然是家宴,将军不妨带着家眷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