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我回现代运粮食! 第237章 喀秋莎

();

对杜子腾所说的秘密武器,杜小六是半信半疑。

紫云谷虽然适合伏击,但是长谷支队毕竟是数万人的大部队,整个队伍绵延数公里。

即便是他们全部进入紫云谷,护卫队要想在短时间内消灭他们,也很难做到。

最麻烦的是,在峡谷中央,还有那么大的一块盆地。

一旦长谷支队发现自己被围,他们肯定会利用紫云谷特殊的地形负隅顽抗,又或者是坚守待援。

这也是杜小六最担心的!

紫云谷距离新乡城只有几十公里,如果他们在这里耽搁的时间太长,又或者拖到天亮,就很容易被小鬼子的增援部队缠上。

到时候天上是小鬼子的飞机,地面是追击的小鬼子部队。

他们再和长谷支队前后夹击,那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所以他们必须速战速决。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让护卫队登上山谷的顶端,在上面架设机枪,居高临下对谷底的小鬼子进行扫射,这样就可以将长谷支队快速歼灭。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紫云谷山顶怪石林立,荆棘丛生,现在又是黑夜,要上到山谷顶端,需要时间开辟一条道路上去才行。

而时间,恰恰是护卫队耽搁不起的。

估计还没等护卫队爬上山顶,长谷支队就已经到达紫云谷了。

所以他们只能在山谷两端埋伏,只等长谷支队进入山谷,他们就关门打狗。

杜小六忧心忡忡,杜子腾却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他满脸微笑的看着黑暗中的紫云谷,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对自家少爷的性子,杜小六再了解不过了,如果没有充足的把握,杜子腾不会这么淡定。

他心里暗暗纳闷,自家少爷到底有什么倚仗,居然丝毫没有将数万人的长谷支队放在眼里。

时间过得很快,凌晨时分,杜子腾收到了负责监视长谷支队的侦查小组发回来的电报。

“飞鸟报告,长谷支队目前已经到达林家铺,距离紫云谷已经不到5公里,预计半小时后抵达,请做好战斗准备”。

杜子腾大喜。

“来的好!命令部队,立即进入阵地待命,只要长谷支队全部进入紫云谷,立即封锁山谷两端出入口,争取全歼长谷支队”。

“是!”

在下达命令以后,杜子腾一个人悄悄的来到山谷外面的一块平地。

在确定附近没有人以后,他闭上眼睛,启动意识,只是眨眼间工夫,在他旁边的草地上,突然多了十辆大卡车。

这些卡车和小鬼子的卡车不一样,在它车厢的位置,有一道道倾斜的钢轨滑槽。

在这些钢轨滑槽上面,树立着一根根银灰色的大圆柱体,在它们的底部,还带有三角形的尾翼。

如果有军事爱好者在这里,一定会认出,这就是二战期间的明星武器,老毛子的BM13火箭炮。

它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绝对是二战时期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款武器,因为其火力猛,发射快的特点深受战斗部队的喜爱。

在二战期间的数次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铺天盖地的火力覆盖让它的对手惊恐不已,甚至因此而投降。

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老毛子的军队就是用喀秋莎火箭炮击溃了战力强悍的法西斯部队,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正是因为杜子腾有喀秋莎这个秘密武器,杜子腾才没有把长谷支队放在心上。

在杜子腾的系统里,一辆喀秋莎火箭炮需要500积分,他兑换了10门喀秋莎火箭炮,才花了他5000积分。

这种喀秋莎火箭炮用老毛子的卡车做底盘,搭载一个“工”字型的发射架,火箭弹上下排列,挂在发射架上面。

每一辆喀秋莎火箭发射车可搭载16枚M13型火箭弹,这种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的射程可达8.5公里,16枚火箭弹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全部发射完毕。

虽然相比现代的精确制导武器,喀秋莎火箭弹还有些粗糙,但是它的威力是毋容置疑的。

根据统计,一枚M13型火箭弹弹体重42.5公斤,爆炸后所产生的破坏,相当于一门105毫米的榴弹炮发射的效果。

这样的火力怪兽,单台车次齐射就可以覆盖数万平米的作战区域。

它所造成的毁灭性杀伤力是其他武器难以比拟的。

在半岛战争中,中国军队就曾经用喀秋莎火箭炮给对手以重创,几分钟干掉敌人一个团。

那种尖利的呼啸和漫天的火光让敌人惊恐不已,他们还以为遭受到了核武器的攻击,部队一度崩溃,由此可见喀秋莎的威力。

老毛子的每一辆火箭发射车有16枚M13型火箭弹,而10辆卡车就是160枚M13型火箭弹。

试想,160门105毫米的榴弹炮齐射,那是什么场景。

这样的场面,只怕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也从未出现过。

一想到喀秋莎火箭炮齐射的场景,杜子腾心里就忍不住热血沸腾,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让小鬼子尝尝被火箭弹轰炸的滋味。

那个时期的喀秋莎火箭炮还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对准目标,调整好发射装置,就可以坐在驾驶室,按动电子启动器,进行发射。

而且喀秋莎和操作复杂的105毫米重炮不同,它发射简单,只需要几十秒钟就可以完成全部发射,然后快速转移。

当然,对杜子腾来说,他根本不需要转移,只要发射完毕,他就会将喀秋莎收回自己空间。

半小时以后,杜子腾手里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1号,1号,2号报告,长谷支队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紫云谷,收到请回答”。

杜子腾立即拿起对讲机。

“1号收到,注意,放过敌人的先头部队,等长谷支队的主力进入紫云谷以后再进行攻击”。

“2号收到!”

杜子腾的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看来这小鬼子还挺谨慎的,生怕被伏击,派出了先头部队在前面探路。

十几分钟后,杜子腾通过望远镜发现,有一股数百人的日军车队从紫云谷缓缓驶出。

他们行驶的很缓慢,卡车上的小鬼子还用手电筒不时照射公路边的小树林,生怕有伏兵。

幸好杜子腾知道小鬼子狡猾,事先就对谷口两端的工事做了掩饰,小鬼子的先头部队才没有发现隐藏在谷口两端的战士们。

在小鬼子的先头部队离开后不久,长谷支队的大部队开始进入紫云谷,战斗即将拉开序幕。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