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大小姐靠空间带全家杀疯了 第279章 我不是算计你

();

萧遥三人还找到了通往大榆树村的石桥。

石桥坍塌了一半,但两边的桥墩都还在。

萧遥看看石桥,蹙眉问道:“南将军,大榆树村那边情况怎么样?”

江南城就在附近驻扎,对附近的村镇也熟悉了,他道:“那边离岔河镇更近,离我们的营地也近,士兵休沐都会下山去吃吃喝喝,镇子里因此也有不少青楼酒楼,繁华程度不比县城差!”

“大榆树村的村民也会种蔬菜、粮食去售卖给我们,日子就比浅水村这边好过。”

萧遥隔着河道,都能看到那边的房子比这边好。

她问道:“那大榆树村的村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江南城嘲讽地勾了勾唇:“以前是周家的亲戚周大勇担任,他们像彭家一样把持岔河镇和大榆树村,收租收赋税。”

“四大家族被抓捕后,这里暂时就由江怀瑾临时指派了一个村长。”

萧遥琢磨了一下,道:“南将军,你明天能不能派人来先把桥修了,银钱找江怀瑾要吧,你再去帮我找找人,来帮我家种田!”

江南城微微一笑道:“萧姑娘在虞山找人做事,都给钱,这种好事就给我吧,我给你调一支队伍来,你管吃,一天给五十文,保证三天给你把地都翻完!”

江南城是知道当初江怀瑾和萧遥和离后给了她三万银票补偿,萧遥有钱,他趁机给自己的属下赚点外快。

萧遥一听,眼睛都亮了。

一天五十文找士兵来干活,真不算什么,她一口就应下了,还和江南城讲好,再找些士兵来帮萧家建房。

等两人谈完,江南城还得回去军营安排人手,就先告辞了。

萧遥几人就回了虞山。

萧遥回去后安排了大嫂她们照顾孩子们,她打算次日先带萧立峰,二叔他们过去督促建房,等房子建好,再搬迁。

安顿好家里,江守沅过来了。

“萧姑娘,江大人请你过去议事。”

萧遥就和萧立嶂一起过去,去到看到姚四爷和杨海都在。

姚四爷看到萧遥就瞪眼,没好气地道:“四丫头,你还真会给四爷找事做啊!”

萧遥一听,就知道江怀瑾同意让姚四爷做村长了,她笑眯眯地道:“四爷能照顾好虞山这些兄弟,做一个村长有什么难的!四爷就能者多劳吧!”

江怀瑾见人都到齐了,就道:“萧姑娘,江主薄已经把你的要求告诉我了,我和户部的官员商议后,同意你说的条件,赋税减免两年!”

“你要买的那座山头,不能卖给你,但可以租给你,一年租金五十两!三年增加两成,赋税每年二十两不减免!”

萧遥愕然地瞪着江怀瑾,咬牙切齿。

真不愧是探花郎出身,脑袋比一般人都精明啊!

买一座荒山,最高也就八百两到一千两,还是永久的。

按江怀瑾这样算,她的八百两都撑不到十年。

江怀瑾这出租的灵感,是来源于自己租农具的点子吧!

真是活学活用!

“江大人不该做知府,你该去做内务大臣,保证国库充盈!”萧遥没忍住嘲讽道。

江怀瑾也不生气,微笑道:“萧姑娘过奖,国库空虚,本官能帮皇上一点是一点。而且本官相信,就算收了这点租金,以萧姑娘赚钱的本事,也不会放在心上!”

萧遥冷冷一笑:“江大人要这样算,那我不要了,照管官田和制造司都够我忙的,我也顾不上山头了!”

江怀瑾诚恳地道:“萧姑娘,我不是算计你,这越州甚至整个西陵国,这么多的山,如果都被人买走了,百姓以后怎么生活呢?”

“就拿彭家以前买的山头来说,山头归他们,百姓想上山砍柴和打猎都受限制,这对他们很不公平!我提的这个建议不止是针对你,也会建议皇上在全国推行的!”

“这些租金也不会归官府,我会留在浅水村,修桥修路,给那些没劳动力的人补助!”

萧遥愣了一下,没想到江怀瑾还有这样的远见和慈悲心。

她小看江怀瑾了。

不管江怀瑾是不是为升官积攒声望,他这几点建议对百姓都有利,她就不和他计较了。

她想了想,放缓了语气:“既然江大人这样说,那就按江大人说的办吧!我租了这个山头,也会划出区域允许村民上山砍柴打猎的。”

江怀瑾起身行礼:“那我就代表村民感谢萧姑娘了!”

江怀瑾坐了回去,道:“浅水村穷困,住户少,而大榆树村现在没村长,所以本官和户部的官员讨论后,决定将两个村子并为一个村,以后都叫大榆树村!”

“姚四爷,你明天开始就上任,先紧着虞山这些恢复良籍身份的百姓安顿好,尽快熟悉了两个村子的事务,把秋季种植推行下去!”

姚四爷在萧遥来前,江怀瑾就和他说了任命他为村长的事。

他本来不想做,禁不住江怀瑾恳求。

又想着虞山这些兄弟出去,如果遇到不好的村长也受气,再加上听说是萧遥推荐自己的,他琢磨着萧遥是不是别有用意,就应下了。

此时看江怀瑾把两个村的管理工作都交给了自己,姚四爷已经没机会后悔了。

他起身道:“属下遵命。”

江怀瑾就让江守沅理了租山头的契约,还有减免两年赋税的公文都理了出来,盖上官印,让姚四爷拿去粘贴。

江守沅先写了公文,再和萧遥、姚四爷讨论租山头的契约。

这份契约会由江怀瑾上交朝廷做示范,细节就比租农具多。

一条条几人推敲,各抒己见,达成一致了才定下。

等理顺,都夜深了,姚四爷和萧遥、萧立嶂就告辞,三人一起往回走。

姚四爷感叹了一句:“没想到一个山头都有这么多名堂,看来万物皆学问的俗语的确是对的!”

萧立嶂也感叹道:“以前觉得江怀瑾和那些世家公子比就是会念书,其他没什么特别的!没想到他做知府也做得像模像样,他对越州这些村子能了如指掌,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萧遥赞同的颔首。

不管江怀瑾对原身如何无情,只从今天这些观点来看,江南城没说错。

江怀瑾真的是怀了一颗干实事的心来的。

西陵国要是多些这样的官员,何愁不繁荣昌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