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守夜人?我乃道门真君! 第112章 汝州

河南地区地灵人杰,地广人多,各个朝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只是如今,却因为干旱,多少显现出了一些创痕。

姜宸这一路走来,越往东边走,很明显能感觉到一股生机凋敝之感。

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姜宸这次,恰好经过了当初和承觉和尚对峙的地方。

原本的稻田中尚且还有一丝水气,棕黑色的土壤龟裂出一道道纹路。

原先的稻谷已经被人收去,只留下田地里的秸秆。

他们从长安行至此前,已经走了一天,比上次进京,却是要快了足足一倍。

“姜道长,此地虽然干旱,但还是能感受到一丝水气,但再往前,恐怕就真是赤地千里了。”

鉴真有些不忍道。

“确实奇怪,此地的太阳并不比长安炽烈,却感觉要比长安燥热一些。”

和姜宸鉴真两人一起的,还有两个负责记录的不良人。

他们负责记录姜宸两人这一路上的所为,届时评定功绩,便以此为准。

只是不良人没有和姜宸两人一起走,而是远远地跟在两人身后,甚至偶尔还下意识的隐藏行踪。

毕竟一个是考生,一个是监考。

若是走在一起,难免有作弊嫌疑,引人遐想。

只是以姜宸的修为,自然能感觉到那两人的存在。

已经从长安一路快跟到京兆尹外了。

“姜道长,那两人......”

“无妨,不相干。”

“此地虽然不属淮南河南两道,但也隐现旱灾之征兆,若再不降雨,恐怕迟早也会波及至此,姜道友,不若我们在这里祈一场雨再走吧?”

“甚合我意!”

......

......

与此同时,另有两人也在朝着河南道方向赶去。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龙虎山的张怀义和张高显两人。

只是和鉴真不同,他们两人并未分开,而是结伴而行。

“这次陛下出此题目,实在利于我道门,祈雨求风之术,实乃我道门拿手好戏。

“至于那些秃驴,哼,他们哪懂什么祈雨之法。”

“这次,年轻一辈斗法,你夺得头筹,想必十拿九稳。”

“净明道投机取巧之辈,不足为惧。”

“楼观道主修星占之术,论祈雨之法也不是你的对手。”

“三皇法脉修地脉之术,也不通此道。”

“全真一脉,更是不过尔尔。”

”至于其他道门道观,全是土鸡瓦犬耳!”

“此番,你只需要注意那茅山宗的姜宸,之前在长安,我观其修为,恐怕不逊色你多少,茅山大真人收其为弟子,必然有过人之处,不可小觑!”

张怀义一路上,叮嘱张高显已经不下三五次。

张高显其实早已不耐,姜宸不过初出茅庐,走了**运拜了个好老师。

自己寒暑不休,勤奋修炼,若还是比不过他,那不是白修炼了吗!

但他面上丝毫不嫌,依旧表现地恭恭敬敬,虚心接受。

“师叔,我知道了。”他说道。

然后张高显继续问道:“师叔,你与我同行,恐怕落后其他人许多,就不怕在陛下那里得不到好的评价?”

张怀义胸有成竹一笑,这才说道。

量他们“这次我等如此多人前去降伏妖邪,但那妖邪只有一个,因此最后能成功降妖除魔的,才能得到陛下垂青。”

“而且,这妖邪能令淮南河南两道,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恐怕不是什么寻常妖怪,他们一时半会儿,未必能拿下此妖邪。”

“不妨让他们先前面去打个前锋,我再去收尾,自然能让我龙虎山威望无双!”

听到张怀义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走,张高显心中有些失望,但面上还是表现得极为佩服。

“师叔此招当真妙极,可坐收渔翁之利,名利双收!”

张怀义也是得意至极。

“等再过两日,我便去往那妖邪所在处,届时,自然会有个分晓。”

两人走着,看方向,和姜宸他们所在是两个位置。

但若是要去淮南道,却最终都要汇集到一条道上,恐怕到时候,还会有一番说法。

“师叔,我看这里稻田干枯,有些地方可见山火,像是旱灾的情形,莫非是已经到河南道了?要不要在这里祈一场雨?”

“还有段路程,这里还在京畿道,还是加紧赶路,莫要浪费了真炁性意才好。”

“好!”

而在他们身后,远远跟着的不良人则是记下:

‘龙虎山道人张怀义,张高显心怀淮南,河南两道百姓,一路未歇,过都畿道伏牛山,直奔郑州中牟。’

......

......

‘茅山宗道士姜宸,同律宗僧侣鉴真,过叶县,往汝州,见天干物燥,心生不忍,于是茅山宗道士手握雷霆,呼风唤雨,顷刻间,郑州大地雨如牛毛!’

两位不良人记好笔记,这才小心翼翼跑到避雨的地方。

......

一场大雨下来,浇散了汝州几丝燥意,原本已经濒临枯死的花草,此刻竟然有青苗露头,有春回大地之势!

原本躲在家里避暑,或是节省体力的百姓,骤闻大雨,也是有几分激动地从家里找出各种锅碗瓢盆去接雨。

“这雨下的好啊,这雨下的可太好了!”

姜宸和鉴真走在路上,偶尔就能在路上看到用各种器具接雨的百姓。

“姜道长,你的元气不要紧吧,方才祈雨,还得多亏了你。”

鉴真面色略显苍白的问。

姜宸摇摇头道:“贫道并无大碍。”

事实上,他的真炁充沛,是同境界修行者数倍之多。

而且方才祈雨,也是鉴真最为卖力,因为这是他提议出来的,所以他认为有必要身体力行。

只是因为他不太擅长祈雨之法,导致耗费真炁颇多,最后成效也不如姜宸。

不过两人合力,还是成功地在汝州唤出一场大雨。

“小僧这里有一颗莲子,乃是寺院里的灵莲诞出,食之可滋补性意,补充真炁,便作为小僧的补偿之物。”

鉴真眼底有些不舍,但面上表现地云淡风轻,从怀里摸出一块干净的布,布里包裹着的是一颗泛着莲花粉光的小小莲子。

姜宸看了看他去,知道若是不收下,恐怕鉴真会一路自责下去。

于是也就大方接过,“那贫道就谢过道友了。”

鉴真这才喜笑颜开。

“应该的,应该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