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282章 逻辑鬼才,完美闭环!

();

第二百八十二章,逻辑鬼才,完美闭环!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是的,改革……咱们看郭威和赵匡胤两次兵变,这个黄袍加身的戏码,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这个黄袍不能自己加,要手底下的士兵将军们来加。这说明,这些将军和士兵们,是特别拥护爱戴信服自己的主帅的。”

“对的,教授继续,请讲重点!”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个乱世,那些主将,带领的士兵,几乎都是从头带到死的。所以,上下的关系应该是特别好的,就算不是特别好,起码是特别熟悉的。现在外面诸国林立,北方契丹虎视眈眈,大将是不能动的,要让他们带领士兵打仗。士兵们更不能动了,没了士兵还玩个屁。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才能防止再次黄袍加身的西马上演,那就是——让大将和士兵不认识,不熟悉!”

“卧槽,教授的脑子果然好使,感觉一下子茅塞顿开了啊!”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让河东节度使,带着河西节度使的兵去打仗。河西节度使的兵,不可能把黄袍加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主帅身上。卧槽,这个办法很好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是的,这个办法应对黄袍加身这种戏码,是特别有用的。赵匡胤让那些大将解除兵权,然后把他们手里的兵统一起来,再打散,组成新的军队,全部掌控在自己手里。等打仗的时候,让一位大将,指挥一支军队。等仗打完了,大将和士兵们可能才有了点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兵权再收回来,大将继续唱歌跳舞去,这就完全杜绝了黄袍加身的情况。”

“六百六十六啊!”

“赵匡胤果然牛逼!”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但这,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短板,这个问题辛弃疾提过很多次,《美芹十论》的第九论——久任,长期任用将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此败道也。将军不了解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就不能完全发挥出各个营甚至更小作战单位的做大用处。但是,在这个乱世活下来的士兵和大将们,这个短板会被无线缩小。”

“是这样的,究竟战场的士兵和大将,在打仗方面还是会有默契的,和敌人打多了也都有默契。”

“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能理解宋朝的那些皇帝了,辛弃疾的这个美丽的芹菜,宋朝皇帝还真不敢采纳啊!”

“就是啊,自家祖宗专门为了防止大将们黄袍加身才弄出这么个规矩来……”

“突然想起岳飞来了,岳飞的岳家军,这就完全具备黄袍加身的条件啊!”

“还真是啊……岳家军完全信服岳飞,忠于岳飞。岳飞又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如果那个时候赵构不发金牌召回,打败金军的时候,就是岳飞黄袍加身的时候啊!”

“至于岳飞忠心不忠心,这还真不重要了,黄袍一穿,管你忠心不忠心呢!”

“额,好像真是这样,换成我是皇帝,我也怕啊,毕竟黄袍加身都两次了!”

“这踏马,有点憋屈啊!不知道该骂谁了……”

“啊?你们脑子没问题吧?赵构没错?难道是岳飞错了?这踏马都是什么三观啊!这个时代,是乱世啊,乱世皇帝都被砍死了这么多了,自然是没什么敬畏之心了,但那个时候的宋朝都立国很久了,那时候皇权又有神圣性了,那个时候还在担心主帅黄袍加身,这种皇帝直接**算了好吧!”

“话不能这么说,事关皇位国祚,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不过是枉杀几个忠臣而已,和皇位比起来,不值一提!”

“是的,我知道你很忠心,我也知道你不会黄袍加身,但现在,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性,有个**将领弄个黄袍给你披。嗯,你忠心耿耿将领们不会黄袍加身的可能性是99.999%,你黄袍加身的可能性是0.001%,百分之零点零零一啊,这个概率太高了,朕不能冒险,所以请你这个忠臣赴死吧。”

“对于皇位来说,0.001%这个概率确实挺高的。”

“牛逼牛逼,你们都是做皇帝的料!”

“没话说了,这踏马真是……”

“我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理解赵构,甚至共情赵构,难道我本质是个人渣?”

“是的,你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别共情了,别理解了,你是个皇帝啊!皇帝拥有的不单单是猜忌制衡,还有胸怀和胆量,还有气魄和野心。你一个皇帝,整天猜忌这个将领,担心那个将领,那你别当皇帝了啊,要不你直接把大将都杀了,军队都解散了,这样将领们就不会造反了,行不行啊?”

“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皇帝就该有个皇帝样子。就算你担心岳飞造反,你一个皇帝有的是办法制衡他,你如果真想不出办法制衡,而选择不顾正在北伐,非要弄死岳飞,你这皇帝就是个**中的**,别说皇帝了,连个人都算不上!”

“就是啊,你一个皇帝,每个将领身边安排三个监军啊,这不会吗?”

“把所有将领的全家老小接到皇宫里面来,或者京城中找个地方安排好,让将领们出征前一一告别,我就不信,父母妻儿都不要了,总有那么几个孝子吧?”

“赵构纯粹就是个**,就算那个时候岳飞被黄袍加身了,岳飞能怎么办,反过来打临安?金军会不会反扑?临安会那么好打吗?天下人认岳飞吗?算了,不说了,这踏马纯粹就是**,给赵构秦桧洗白的也都是**!”

“不要人身攻击,讨论问题而已!”

“赵构就是个普通人,又不是乱世中出来的枭雄,面对可能遇到的危险,直接绞杀就行了,这才是上位者应该有的态度,而不是纠结你是不是个忠臣,你冤不冤枉这种细枝末节!”

“忠臣冤枉,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是的,上位者眼中,这就是细枝末节,这根本一点都不重要。你既然是忠臣,君要臣死,你这个忠臣就应该欣然**,这就对了啊,皆大欢喜了,你又在逼逼啥呢?你如果不想**,那你就不是忠臣,你一个奸臣又在这大义凛然的逼逼啥呢啊?”

“卧槽,牛逼啊,这兄弟该不会是辩论队的吧?”

“这套逻辑,完美闭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