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266章 李煜迎娶周娥皇

();

第二百六十六章,李煜迎娶周娥皇

【在中原大周和北汉血战之时。】

【在江南,在金陵,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迎亲礼。】

【金陵城醉了。】

【从乌衣巷到朱雀门,御道两侧早已被汹涌的人潮填满,万家空室,户户登高,只为一睹这数十年未有的盛景。】

【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焚烧的氤氲之气,以及一种近乎沸腾的喧腾。】

【礼乐庄重,自宫城深处层层迭出,压过了万民的窃窃私语。】

【来了。】

【先是肃穆的仪仗,着绛衣的宫卫清道。】

【随后,那主角便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刚刚及冠的安定郡公李从嘉。】

【他未乘辇,而是依古礼,亲自骑着通体雪白的骏马,着一身繁复庄重的大红婚服,金线绣出的云龙纹在午后的阳光下流淌着内敛的光泽。】

【他面容尚带几分少年人的稚嫩,但眉眼间的郑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符合极了人们对一位即将迎娶佳偶的皇室贵胄的全部想象。】

【人群的欢呼声浪更高了些。】

【他微微颔首,目光掠过无数张陌生的、兴奋的脸庞,最终望向前方——司徒周宗的府邸。】

【那里,有他闻名已久,今日即将携手一生的女子,周宗的长女,娥皇。】

【“郡公亲迎!” 司礼官的声音洪亮,拖长了调子,穿透喧嚣。】

【最为百姓津津乐道的环节到了。】

【两只被锦绣绸缎精心装扮的硕大“校鹅”,由礼官牵引着,竟真似通灵般,昂首挺胸,口中衔着系有红绸的婚书。】

【这取代古礼中白雁的灵动一幕,引发了阵阵惊奇又欢喜的赞叹。】

【“瞧那鹅!真威风!”】

【李从嘉唇角不由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

【这主意是他与礼部官员斟酌良久定下的,江南少白雁,却多俊鹅,以此代之,既全了礼数,又添了佳话。】

【繁琐而庄重的仪式一项项进行。终于,在一片绚烂夺目的嫁妆映衬下,新娘被簇拥着出现。】

【她穿着与他同色的翟衣,头戴九龙四凤花钗冠,珠翠掩映,却难掩其身姿的窈窕清华。以扇遮面,看不见容颜,唯有一双执扇的手,指尖如玉,稳定地托着那象征性的屏障。】

【李从嘉上前,依照礼仪引她登舆。】

【指尖无意相触的刹那,两人俱是微微一颤。他嗅到一丝极清雅的香气,非兰非麝,似是从她袖底漫出。】

【迎亲的队伍在震天的鼓乐与欢呼声中蜿蜒回宫,真真是“民庶观者盈数里”。】

【宫中典礼更显肃穆宏丽。】

【大唐皇帝李璟端坐殿上,目光欣慰。】

【祭告、拜谒、册封……流程冗长,李从嘉却不觉疲惫。】

【夜幕垂临,盛宴方歇。】

【寝殿内,红烛高烧,将满室映照得如同坠入暖融的霞光。金猊兽吞吐着龙涎香的甜暖,案上合卺酒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所有宫人皆已屏退。】

【殿内静得只剩下烛火轻微的噼啪声,以及彼此几乎可闻的心跳。】

【他拿起那柄温润的玉如意,深吸一口气,走向端坐在龙凤喜床边的新妇。】

【冰凉的如意下端探入喜帕之下,他动作轻柔却坚定地向上一挑。】

【红绸滑落。】

【烛光仿佛瞬间都汇聚在了那张脸上。】

【先前被华冠礼服夺去的光彩,此刻尽数回归于她本身。】

【云鬓花颜,珠翠环绕之下,是一张极为清丽精致的面孔。肌肤胜雪,因羞涩而染上淡淡绯红。最动人的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含情,此刻正微微抬起,带着几分慌乱、几分好奇,与他的目光撞个正着。只一触,便如受惊的蝶般慌忙垂下,长睫如扇,在眼下投出一小片动人的阴影。然而那微微抿起的唇角,却泄露出一丝压抑不住的、甜蜜的弧度。】

【李从嘉只觉得呼吸一滞。】

【他今日娶的,乃是司徒之女周娥皇。】

【虽然是**联姻的性质,但他早有耳闻,周娥皇通晓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才华绝世。】

【所以他欣然地同意了联姻。而后,又和周娥皇有过几次见面和交谈。】

【见面交谈之后,李从嘉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温婉、贤良、又漂亮美丽的女子。所以他才会费尽心思,想出在纳采之日,命校鹅代白雁,被以文绣,使衔书的方法。】

【而现在,在这大婚当日,在这洞房之中,身穿嫁服的娥皇,竟是更加的明艳与灵秀。】

【他忘了所有的礼制言辞,只是怔怔地,近乎叹息般地低唤出她的名字:“娥皇……”】

【周娥皇身子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耳垂上的明珠随之晃动。】

【静默一息,她终是鼓足勇气,再次抬眼望他,声音虽轻,却清晰如玉石相叩,带着少女的娇柔:“殿下。”】

【这一声,击碎了最后一丝陌生与隔阂。】

【他笑了,伸手扶她起身,引至案前。两人共执匏瓜,臂腕相交,饮下那盏象征着合为一体的酒。酒液微辣,而后回甘,一如他们此刻的心绪。】

【窗外,宫苑深处隐约还有宴饮的笙箫乐声飘来,缥缈如梦。】

【红烛融融,映着一双璧人。】

……

李煜迎娶周娥皇的时候确实是很盛大的,校鹅代白雁,老百姓围观的人群长达好几里地,万人空巷——这都是史书记载的。

周娥皇这个名字,也不是她本名,这也是后人文学创作中给大周后弄的文学性名字,本名没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