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途奇才 第471章 获得者是杨同新!

();

不过人数又少了很多。

最多的才三人,最少的也只有一人。

如今,台下众人一个个都变得十分紧张。

他们都知道。

重头戏要来了。

最后一份荣誉,是优秀科级干部。

谁若是真能得到这份荣誉,那么在下一步,铁定会进入副处级干部后备队伍。

也就是说,只要得到了这份荣誉,铁定会被提拔。

还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此,所有人都一脸紧张的在那些正科级干部身上扫来扫去。

心里也都在猜测,会是谁能获得这份荣誉。

当然,杨同新这位正科级的干部被他们自动忽略掉了。

原因很简单。

杨同新刚刚提拔到正科不久。

而且来省纪委的时间还不长。

满打满算也还不到半年。

所以这份荣誉,绝对不可能落在杨同新身上。

早在之前,他们就把有资格获得优秀科级干部的人给筛选了出来。

在省纪委,只有九人才有资格获得这份荣誉。

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九人身上。

看得出来,他们虽然在努力做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但实际上一个个都很紧张。

只要获得了优秀科级干部这份荣誉。

就等于得到了副处级的入场券。

以后铁定要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就是时间长短而已。

这时,曹国安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道:“这一次优秀科级干部与以往不同。”

闻言。

众人全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也许这个不同,会让他们判断出来最终是谁将这份荣誉弄到手。

曹国安道:“这份荣誉是由省委指定的,因为这个人做出了重大立功表现。”

“不仅让省纪委,甚至还让清江省都免于了被动局面。”

“更是因为这个人的行为,也让上级对清江省的工作非常认可。”

“因为这件事,上面在开会的时候,还单独提出了清江省的名字,给予了高度赞扬。”

“当然,这只是表面。”

“实际上,这个人所做的工作大家都有目共睹。”

“而且也确确实实,对省纪委的工作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让某些案件的进展,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推进。”

曹国安说完,台下难免传出窃窃私语。

他们都在讨论之前筛选出来的那九人,到底有谁对省纪委作出过如此突出的贡献。

有心思活络的人把九人想了一遍之后,惊讶发现,他们几个竟然都配不上曹书记刚刚说的那番话。

这就奇怪了。

难道获得优秀科技干部的人并不在九人之中。

这就奇怪了。

除了他们几个,到底还有谁有资格获得这份荣誉。

不由的就有人开始扩大搜索范围。

将省纪委所有正科级干部都囊括在内。

这里面也包括杨同新。

但很显然,他们虽然都把杨同新算在内,但却没有人认真考虑过他。

所有人都觉得,这份荣誉绝不会落在他身上。

因为很简单,他来省纪委的时间太短。

可是被考虑的人多了,他们就更不确定,这份荣誉会落在谁身上。

曹国安清了清嗓子,一脸温和道:“你们都别猜了,我来公布这个人的名字。”

台下的窃窃私语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抬头目不转睛的盯着曹国安。

曹国安道:“获得优秀科级干部荣誉的人,是第三科室科长杨同新。”

杨同新!

所有人都愣住了,齐刷刷向杨同新看过去。

就连杨同新自己也吓一大跳。

他下意识转头就向不远处的肖尚明看去。

肖尚明对他笑着点了点头。

杨同新大脑却嗡的一声。

原来这件事肖尚明早就知道,只是在之前一直都没跟他说。

杨同新虽然表情平静,但这内心却已经掀起了波涛。

尽管他也很想要这份荣誉,但是他也清楚自身的情况。

认为这份荣誉根本不可能落在他身上。

可是如今,曹书记竟然直言不讳的说,优秀科级干部的获得者是杨同新。

这也令杨同新一时没反应过来。

安静!

大部分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杨同新。

他们考虑过了所有正科级干部。

唯独没考虑杨同新。

可是这份荣誉,却频频落在了杨同新身上。

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这里面有内幕。

而且刚刚曹书记还说过,这是省里领导指定把这份荣誉给杨同新的。

这就让他们陷入了遐想。

会不会是杨同新在上面有关系,所以才会有省领导指名道姓的把荣誉交给他。

渐渐的,台下也有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对杨同新的质疑。

甚至有的人直言不讳表示,杨同新何德何能获得这份荣誉。

他们都表现出了不服!

曹国安像是早就猜到会出现这种场面,他也不着急,耐心的等着台下的人认清楚事实。

等到议论声逐渐变大之后,曹国安才咳嗽了两声。

台下再次恢复安静。

曹国安道:“我想你们都很奇怪,甚至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份荣誉会落在杨同新身上。”

是啊!

别说他们不理解。

就连杨同新都一脸懵!

曹国安解释道:“你们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调查的资源类案子吧?”

“这个案子是**下发给咱们的,本身就是大案要案。”

“也获得了省领导的高度关注。”

“这个案子在前期的调查中确实很顺利,但是调查到刘文清的时候,所有线索突然中断,案件停滞不前。”

“这令省纪委和省领导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甚至于这个案子停滞了二十多天,我和卢书记也不止一次去省里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汇报。”

“我想这件事,在座的各位就没有不知道的。”

确实如此。

那段时间不仅两位领导顶着压力。

下面的各个部门也都是如此。

案件停滞不前,令他们都感觉非常痛苦。

也有很多人都意识到,如果再没办法突破刘文清。

这个资源的案子就有可能变成悬案,甚至迫于各方压力,都有可能出现匆匆结案的情况。

曹国安继续道:“但是,是谁打破了这种僵局,你们也应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