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屯子里的一天过得轻松惬意,清晨薄雾中的菜畦,远处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山峦……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让人心胸开阔,对生活也生出更多的热爱与满足。
回程的路上小荔一家三口,望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眼里都带着一丝眷恋与不舍。只有坐在一旁的大伯娘,心思全然不在此处,她双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眼神飘忽,一颗心早已飞到了县城里怀孕的儿媳妇身上。
“你们这些在城里住惯了的,就是矫情!”大伯娘忍不住念叨,打破了车厢的沉默,“以前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日子,有啥好想的?还不是现在日子过舒坦了,忘了苦是啥滋味!”她语气里带着过来人的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小荔妈笑了笑,没反驳。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了,县城的生活便利安稳。但内心深处,那份对小小屯子的归属感,是县城的红砖房和柏油路无法替代的。那是根植于血脉的安心,是灵魂的归处。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诗词歌赋都在抒发同一个主题——思乡。
回到县城的节奏总是快些。周一一大早,小荔刚踏进邮局大门,还没放下包,就被田主任叫住了。
“王小荔同志,来得正好!”田主任手里拿着张通知,“今天上午八点半,县**组织思想教育大会,要求各单位派代表参加。左秋生同志家里孩子病了,临时请假,你代表咱们局去一趟!抓紧时间,别迟到!”
小荔一愣:“思想教育大会?田主任,我……”
“快去!这是**任务!”田主任不容分说地把通知塞给她,“带上本和笔,认真学习,回来还要传达精神!会议八点半开始,在县**大会议室!”
小荔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七点五十了!她赶紧冲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翻出笔记本和钢笔塞进挎包,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匆匆忙忙地往县**方向赶去。
县**大院门口人不少,各单位、工厂的代表们正排着队签到。小荔排到跟前,看到签到表上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和参会人员名单——机械厂来了五人,面粉厂来了四人,粮库来了三人……每个名字后面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集体。
她找到“冰城县邮政局”那一栏,写下“王小荔”三个字,显得孤零零的。
她心里微微叹了口气,随着人流走进庄严肃穆的大会议室。
会议室里宽敞明亮,**台上方贴着鲜红的标语。前排的位置早已被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坐满,交谈声嗡嗡作响。
小荔这个“孤家寡人”识趣地在第四排靠边的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环顾四周,几乎都是陌生的面孔,她像一个误入别人家宴会的局外人。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八点半整,县委宣传部的干事走到台前,宣布大会开始。首先是请此次**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县委副书记丁广顺同志和宣传部长葛胜利同志讲话。
两位领导分别做了简短有力的发言,核心思想高度一致:强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将**教育与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组织纪律性。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主讲老师登场——县党校教员罗志成同志。一个三十多岁、戴着厚厚眼镜、个子不高的男人。他意气风发地走上讲台,推了推眼镜,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授。内容涵盖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最新的思想理论动态,以及如何将这些精神落实到基层的具体工作中……
罗教员讲得很投入,引经据典,声音洪亮。然而对于小荔这样的基层小会计来说,这些宏大抽象的理论,在闷热的会议室里如同催眠的魔咒。她努力集中精神,强迫自己飞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核心要点,眼皮却沉重得直打架。
她偷偷抬眼瞄了瞄四周。不少人也是强打精神,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笔记本摊在腿上,却许久未曾动笔。也有人看似认真,实则在本子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涂鸦。小荔心里苦笑,看来大家都觉得难熬,这是普遍现象啊。
好不容易熬到午休的哨声响起,小荔如蒙大赦。下午的课两点才开始,她终于能回家喘口气,多休息半个小时。
顶着白花花的日头回家,小荔专挑树荫下走。阳光毒辣,她想起去年在屯子里割猪草时戴的那顶破草帽。得找出来改造一下!这年头可没有防晒霜,要是连着晒三天,非成黑炭头不可。老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她好不容易瘦了二十多斤,体重稳定在105斤左右,可不想再添个“黑”的烦恼。她对自己的审美很坚定:健康有活力远比弱柳扶风强。
午饭后,小荔立刻翻箱倒柜找出了那顶边缘有些破损的草帽。她心灵手巧,找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浅色细棉布,仔细缝在帽子内侧当内衬,既吸汗又防晒。又用碎花布条将帽檐边缘细细地包了一圈,最后在帽子的侧面,用同款碎花布精心缝制了一个小巧的蝴蝶结。
成品出来,小荔自己都眼前一亮。原本土气的破草帽,瞬间变得清新又别致。
“哎呦喂!胖丫,你这手可真巧!”小荔妈看到她戴着改好的帽子出来,惊喜地围着她转了一圈,“这破草帽让你一捯饬,咋这么好看呢!明儿让你爸再编几个新的,你也给妈缝一个!”
“行!包您满意,给您缝个更好看的!”小荔爽快答应。
小荔爸在一旁看着娘俩说话,插话道:“你们单位就你一个人去学习?我们单位政工科去了两个人。听说要学三天?”
“嗯,三天。去的人挺多的,你们单位的人我也不认识。”小荔回答。
她爸又想起件事:“对了闺女,你上次给我那本《实用电工手册》,在哪儿买的?和我一起的老李看了,觉得特别好,想给他儿子也买一本,那小子以后也想干电工。”
“那本书啊,”小荔想了想,“是杨晓雪在省城新华书店帮我买的。李叔要的话,我写信给小雪,让她再买一本寄过来。不过得等等,没那么快。”
“那行,我下午跟老李说一声。”小荔爸点点头。
午休的时间过的飞快,眼看快一点半了。小荔还在屋里磨蹭着收拾东西,小荔妈忍不住唠叨起来:“你这孩子,就不能早点出门?在会场里坐着等,不比在家磨蹭强?总这么掐着点走,万一路上有点啥事耽误了咋办?让人家领导咋想你?工作不积极?”
小荔被念叨得头皮发麻,赶紧抓起改造好的草帽和挎包,脚底抹油般溜出家门,把她妈担忧又絮叨的声音关在了门后。
她加快脚步,身影汇入午后略显慵懒的街道,朝着县**的方向匆匆而去。那顶点缀着碎花蝴蝶结的草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俏皮,为这严肃的**学习之旅,增添了一抹属于她王小荔的鲜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