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胖嫂成模范了 第138章 假衣领是时尚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衣领是时尚

杨彩凤花了比意料之中少一半的钱,找了长途汽车站老周的战友张孝海, 直接搭在了长途汽车顶棚就给运到了被服厂里。

“师傅,你真厉害,给搞来这么多布料。”

关于杨彩凤去买布料的事儿,服装厂的员工都是悄悄的看着,都知道现在的布料得凭票买。

这次不是军需被服,杨厂长能拿到布料吗?

事实证明,只要杨厂长出马,没有搞不定的事儿。

一匹一匹的布料堆满了小小的库房,大家都兴奋的时候,魏小芳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师傅,这布料怎么回事儿,好多皱皱,还有些颜色深浅不同……”

魏小芳急了!

这么多皱褶深浅不一样,做出来的衣服谁买?

“师傅,布料是不是被他们调包了,以次充好……”

“我买的就是次品。”杨彩凤一根手指头放在鼻尖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直接给魏小芳干傻了!

师傅这是玩啥?

谁买东西都是想买好的,买新的,师傅反其道而行之,买的是次品。

这要咋整?

“我给你说,这个特别考验裁剪手艺。”

杨彩凤手把手教她。

这玩意儿就像一张宣纸不小心落下一滴墨在上面,宣纸 这么贵不要了吗?

自然不是,而是这滴墨像什么就画什么。

“同样的道理,裁剪一块布料下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鲜艳的布料,做衬衣做裙子,能做大人的就做大人的,能做孩子的就做孩子的。

“师傅,这个……”

魏小芳摊开看,做不了衬衣做不了裙子,一小块布料做围巾不成?

“不做围巾。”

谁家好人夏天的的确良布做围巾?那是一点儿保暖效果都没有。

“那做什么?”

好考她的脑壳!

魏小芳从来不知道学裁缝还要考这些问题。

“做衣领。”

什么?

当看到杨彩凤三下五除二裁剪下来踩出来一个衣领套在衣服里面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

“买一件衣服多少钱?”

挺贵的!

“衣服容易磨损的地方就衣领,买一件衣服的钱,可以买五件衣领。”

那啥,这玩意儿就有一种一周五天上班,五天穿衣风格都不一样,咱家很有钱的视觉感。

“这……”

魏小芳脑子转不过弯,一时没想出来单是一个衣领有什么用。

等杨彩凤给她仔细一讲,瞬间就觉得师傅太聪明了。

不过,真的有人买吗?

“肯定有的,必须有。”

假领子的事儿杨彩凤早就了解过,六十年代在沪市就有,那是一种潮流。

所以,她上学那会儿就干过这种事儿,自己做了好几个衣领配衣服,那是真正的每天都不重样,穿出来让同学们都感觉她家很富有。

时尚是一个轮回,谁能想到,杨总在现代也看到过。

所以当看到库房里那些布料的时候,杨彩凤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做假衣领卖。

至于那些皱褶,有一种时尚的裙子叫百褶裙,这点皱褶都不够看!

还有布料颜色深浅不一样?

根本就不是问题,有一种叫渐变色的布料,那也是一种时尚。

魏小芳仔细的听着师傅讲的内容,恨不能用笔赶紧的记下来。

师傅讲了一刻钟,魏小芳也是懂了一点:布料不是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

人要让它变成什么,解释成什么,它就是什么!

这是时尚,时尚,懂不懂?

所以,益民被服厂准时开工!

魏小芳将从师傅那里学到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裁剪设计,杨彩凤和魏小芳师傅俩忙得不可开交。

十位家属将缝纫机踩得冒烟……主要是杨彩凤给她们定制的是计件制,多劳多得,一件衣服多少钱,一条裙子多少钱,一个假衣领多少钱……当天干完当天就算得出自己能拿多少工资,这不香吗?

布料一天天的变少,魏小芳的担心一天天变多。

“师傅,我们上哪儿去卖啊?”

上哪儿卖?

摆地摊,摊夜市!

这就是有证有公章的好处:哪怕是去工人广场上摆个地摊,打个招牌也很大胆:厂家直销!

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又 是瑕疵布料,杨彩凤图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所以价格定得也不高。

至于假领子,四个干儿子每天都不重样的穿戴去学校显摆。

然后王嫂子又被请家长了。

“王建家长,我知道你们家是**的,你们家庭条件好,但是,孩子这样一天换两次新衣服影响不好”陈老师也是服气得很,这什么家长啊怎么教育的孩子:“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艰苦朴素的榜样……”

王嫂子一问,得,儿子又闯祸了。

魏海他们都是一天换一个衣领,就他烧包,上午换一个,中午回家吃完饭又换一个,或者上午穿魏海昨天换下的,下午穿钟强昨天换上的,十来个假衣领,硬生生的被他穿出家里一堆新衣服的视觉感。

“老师,我们家经济条件也很一般。”

越有,王嫂子越要藏拙,这很一般指的是以前,现在可不一般了。

她在食品加工厂上个月就拿了六十八块三毛钱的工资,一个人能顶别人双职工家庭的收入了。

但是,在老师面前,就得说自己家条件差。

“这孩子爱臭美,所以我就在益民被服厂买了一些假衣领……”

一边说,一边直接将儿子的衣领扯了出来:“老师您看,这个不贵,孩子图新鲜,所以就换着穿。”

陈老师……这家长倒是会投机取巧!

只是这衣领好独特。

“这个衣领便宜又好洗,耐穿,而且穿着好看。”

王嫂子知道杨彩凤给孩子们穿的意思就是推销,见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围了过来,声音都加大了一倍:“我家孩子就是换个不停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师你能原谅他吗?”

能不原谅吗?

人家没有搞攀比,也没有显摆,就是假衣领多了一点。

“这个在哪儿买呀?”

不仅老师在问,同学们也在问。

“电影院门口、工人广场那边,都有卖的。”

杨彩凤的工人,不仅要会踩缝纫机,还会摆夜市。

这样不会那样不会?

有提成你会不会?

做一件衣服多少钱,卖一件衣服多少钱。

谁会和钱有仇,这些家属撸 起袖子就开干。

魏海和王建四个人也支了一个摊子,他们的客人都是学校里的同学家长。

卖不掉?

不可能,只有不够卖!

被服厂就这样成功复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