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警事 第81章 绑架案(1)

();

忙了一天,潘向前只囫囵吃了一只粽子,好歹算垫了肚子。

“向前,咱也累一天了,晚上应该不会有警情了吧?”江然发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眼巴巴地问。

“这事可不好说,没准还有呢?”潘向前缓缓地摇头,神色淡然。

“潘哥,可不兴这么说,都说怕什么来什么?”江然发嘟囔道。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潘向前拍了拍江然发的肩膀,奔向小食堂。

端午假期阿姨放假,吃的得自己解决。眼下都快晚上7点了,潘向前决定做一锅土豆青菜麦面汤,管饱又省时。

面条是食堂阿姨提早在市场上买的,虽然不是手工打的面条,但潘向前尝过觉得口感还不错。师傅陪师娘去市医院复查,说是要赶回来值晚班,面条得多做点儿。

半个小时后,裹着麦香热气腾腾的麦面汤出锅了。江然发大声招呼值班的民辅警,大家蜂拥而至,呲溜呲溜**面,直夸潘向前手艺不错。

潘向前笑意在唇边,得意自己闯入了厨艺新赛道,这下郝山的优势不保了。

刚吸溜两口,警情指令清脆响亮的警报声又响起:县城发生一起绑架案,嫌疑人有可能往溪头镇方向逃窜,请做好协查工作,配合县刑侦大队设卡拦截!

大案啊!

这面是肯定吃不成了。

潘向前放下手中的碗,第一个冲出食堂。

潜来多喘着气跑进派出所大门,一抬眼就看见了潘向前。

“向前,通知大家紧急集合。”

民辅警们胡乱扒拉了两口,有的被热汤面烫个了激灵,有的嘴里还咀嚼着土豆,有的忙不迭擦拭嘴角。

“胡十亿、周超守住前沿村村口!”“朱景森副所长,你跟我守住溪头村!”“潘向前、江然发,你们俩在通往江源乡和季山乡的路口设卡!”……

潜来多紧绷着弦,第一时间作了紧急部署,让大家佩戴好出警装备。他把最危险的溪头村留给了自己。部署好作战方案的同时,杨锋和秦思赴也火速赶了回来,接到回所增缓的正在休假的其他民警也接踵而至。

细化优化好协查方案后,大家各自奔赴卡点严阵以待。

而此时,新路县城平阳桥上,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民警们正在进行化妆侦查,他们如猎鹰般的警觉下,是手心出的汗、紧绷的神经和势必拿下犯罪嫌疑人的坚强决心。

平阳桥下,是一条省道,省道直行穿过定海镇,分支右侧通往溪头镇。

桥下,两位年轻人鬼鬼祟祟,他们当中一个人的头发染了棕黄色,梳了个大背头,另一个戴了顶鸭舌帽,黑色刘海遮住了右眼,露出的左眼神情警惕又有几分惧怕。

“‘背头’,等会儿拿到钱我们赶紧撤,逃得越远越好,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跟‘四眼’和‘傻墩’他们汇合。”头戴鸭舌帽的年轻男子压低声音道。

“‘帽子’,你说咱是骑着摩托车去接头好呢还是走着去?”

“你傻呀?没看出桥上今天有点不对劲吗?当然骑摩托车呀?咱还要换个交接点,不去桥头了,让‘丫头’她家人直接把钱从桥头丢下来,到时咱骑上摩托车拿了就撤,就算桥上有警察,他们也一时反应不过来。”‘帽子’吸了吸鼻子,胸有成竹。

“好,听你的。这老头,竟然敢报警,他手上的赎金我要定了。”背头冷眼一瞪,露出狠劲,拨通了“丫头”父亲的电话,“把钱直接从桥头扔下去,我们自有人来取,不照做的话,你就等着撕票吧。”

‘丫头’的父亲腋下夹着个黑皮包,嘴唇直哆嗦,脚也不听使唤地抖动,唯有手中的手机攥得牢牢的,仿佛握紧了,就握住了女儿的命。

桥上的侦查车内,刑警将这一切洞悉。他们早作了部署,桥头桥尾和桥下都有便衣。

女儿的命比啥都重要,‘丫头’的父亲心一横,颤巍巍地将包了牛皮纸的包从桥头扔了下来。

算准时间冲出来的‘帽子’大轰油门,‘背头’顺势一接,两人驶入省道扬长而去。

他们的后面,警车紧追不舍。

道路上车来车往,两名犯罪嫌疑人利用摩托车灵活的优势,在车流中亡命逃窜。

“‘帽子’,再骑快点,警察要追上了。”背头一边扭头看一边焦急地催促。

“放心,还没有人能追上我的摩托车,我这街头赛车第一的宝座不是白拿的。”‘帽子’自信满满,慢慢拉开了与警车的距离。

夜幕下,‘帽子’借着车流的掩护毫无征兆地拐进路边村庄的一条小路,而在此同时,另一辆摩托车从村庄的另一条小路拐出。

以为自己差点儿追丢嫌疑人的警车咬紧了刚拐出的另一辆摩托车。巧的是,这辆摩托车上也是两个人。

晚上7点30分,杨锋接到了县局专案组的电话:“绑架案嫌疑人上了省道,现已朝溪头镇方向逃窜,请密切关注,务必交待民警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一定要保障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潜,交待守在卡点的民辅警注意防范。”杨锋神情严肃,“向前守哪里?”

“季山乡和江源乡的路口。”潜来多紧锁眉头,多年未遇大案,虽然把潘向前和几位年轻民警安排到了相对安全的卡口,但他心里还是噗通噗通地狂跳。

溪头镇这边,民警们严阵以待。

嫌疑人‘帽子’因为摩托车大灯坏了,无奈驶进了村庄寻找修车点。虽然赎金是拿到手了,可也得有命享受才行啊。

夜间行驶车子无照明是最危险的事,他这才挺而走险进村碰运气,没成想无功而返。

好在在村小卖部买到了手电筒,当两人探头探脑小心翼翼驶出小村庄时,警车已经与他们擦肩而过了。

“‘帽子’,前有岔道,我们往哪边?”“背头”问。

“进岔路,前面省道关卡多,我们的车没有车灯太明显,走小路比较安全。”“帽子”分析形势的同时已驶入溪头镇方向。

而前方另一辆摩托车上的两人心里慌得一批:“不会这么倒霉吧,才出来第一天想进村偷点东西,咋一出村子就被警察给盯上了,这才刚踩完点,运气也太背了吧。”

两人把油门踩到底,拐进溪头镇方向的县级公路仓皇逃窜,后面警车鸣笛,动静不是一般地大。

快到溪头镇溪头村卡点时,两人慌不择路,连人带车摔进田里,啃了一嘴泥。

身后的警车一个刹车急停,守在溪头村的潜来多和朱景森一个箭步跳入田中,和刑大的民警一起摁住了两人。

“你们可真敢啊,犯了绑架案拿了赎金就逃,想得美。”县刑侦大队的民警紧紧架住了两个小贼的胳膊。

“哎,轻点轻点,警察同志,我们确实是想进村偷点东西,可我们这不还没偷嘛,能不能宽大处理,我们再也不敢了。”两个小贼立马讨饶。

“你们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等到了刑大就老实了。”刑大的民警二话不说就要将两人往警车上押。

“不对,这两人不对劲。要说这两人的反侦查能力强,但人的第一反应不该是这样。”有多年处置警情的潜来多疑惑道。

“警察同志,我们真不是什么绑架犯,我们就是小贼,今儿才第一次到新路县来碰碰运气。”两个小贼哭丧着脸。

“难道抓错了?我们一直跟着的就是这辆摩托车啊!难道嫌疑人遁地了?”刑大的民警也傻了眼。

因是夜间,他们也没看清嫌疑人的模样,只是见到接头时有两人接了从桥头扔下的包就跑,他们想着抓住这两人肯定错不了,怎么这会儿人就不对了呢。

“包呢?你们从桥头接的包呢?”刑侦大队一位民警大声问道。

“什么包,我们只有这只包。”两位小贼一脸颓丧,打开挎包一看,都是些撬门的作案工具。

“不好,追岔了。”潜来多大喊一声。

刑大的民警第一时间跟专案组汇报了情况,专案组及时调整抓捕方案,将主要目光锁定在了定海镇,为防嫌疑人半道走山路穿过溪头镇,也留下一部分警力在溪头镇继续蹲守。

迟迟不见警车追来的两名绑架案嫌疑人“帽子”和“背头”是怎么也想不到,警车追上了和他们同款的另一辆摩托车。

江源乡和季山乡路口,潘向前和江然发守着孤寂的卡点面面相觑。俗话说:过了端午,寒衣远送。前几天冷空气还光顾新路县,眼下夜风瑟瑟,村民们大多窝在家中煮粽子,为明日的端午节日做准备,鲜少有人出门走动。

潘向前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闪烁繁星,面容像笼了一层寒霜,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师傅到底还是把他安排到了这安全的地方。

“潘哥,这么大的案子呢!太刺激了,可教导员把咱安排到这么安全的地方,咱怎么抓人啊?谁又会往咱这边逃呢,早在溪头村人就该被拿下了吧!”江然发知道教导员这样安排是为了保护所里的年轻民警,可他心里就是像堵了什么,拧巴得紧。

江然发踢着脚下的石头神情厌厌,干脆走到一旁方便去了。

眼下的卡点虽说没有动静,但既然设了卡,没说取消前,就要听令蹲守。潘向前目光烔烔,锁定前方。

突然,对面传来了摩托车的轰鸣声,借着月色,潘向前隐约瞧见对方有两个人,没有开车灯。

他警觉得屏住呼吸,只听得摩托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直觉告诉潘向前,这辆摩托车很有问题。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