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警事 第70章 迟来的解释不迟的亲情

();

新路县的风俗是正月初二要回娘家,年轻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安排调整时间,但年长的人早就将这些传统风俗刻在了骨子里,遵守得更彻底些。

李根土见惹到了老伴儿,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这次没能调解成功,但事情的起因正如麻大爷猜测的那样。

摸到了症结所在,事情就好办多了。

回程路上,沿途的积雪比起昨日已消融不少,暖阳透过白雪,化成一滴滴滋润万物的生命之水,一切都往好的一面发展。

接下来几天,潘向前又跑了好几趟麻坑村,总算达成初步意向,两家人同意正月十六那天到溪头镇派出所来进行调解。

转眼,已是正月初八,生意人纷纷选择在这一天开张营业。想躺平再休息玩耍几天的上班族也不得不收拾好心情开工,将期待留给下一个假期。

林小梅也已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新路县的极力邀请挽留,林小梅后续交流期会延长。这一消息,除了患者高兴,最开心地莫过于童庆明了。

山城一行,童庆明得到了林小梅母亲的认可,虽然林小梅还没有完全接纳他,但至少不像以前那样冷漠和疏离。

童庆明心想着这样也好,有些事情总归是急不得,水到渠成最好。

他也在从山城回到新路县的当天,把自己的心意与父母全盘托出:“这辈子,我只会娶林小梅一人,她如果不接受我,我就陪着她找到幸福为止。”童庆明语调平和却不容置疑,童父骤然抬头,“你还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算是也不算是,她现在对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了她25年,以后会一直喜欢。”童庆明嚯得站起身,“我希望你们能尊重她,别因为我喜欢她反而变成了她的压力。”

父亲被呛地说不出一句话,就连早有耳闻的母亲在知道童庆明如此坚定的决心后也是惊讶不已。

他希望父母能尊重他的选择,希望他的选择能得到家人的祝福,但他更害怕因为家人的不接受而伤害到了林小梅。

摊牌之后的沉默压得童庆明有些喘不过气来。看着童庆明倔强又坚定的神情,童父童母陷入了沉思。

“老头子,咱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遂了他的心意吧。”时间如静止了般,不知过了多久,童母叹了口气,安慰童父。

童父摘下眼镜,用手捏了捏眉心,“我有说过不同意吗?只不过是太惊讶而已。”他嘴角微扬,云淡风轻道,“这小子,像我,是个痴情的。”

童母被这一幕整笑了,“你这老头子,之前一句话都不说,太吓人了。”

童庆明愕然,尔后,咧着嘴笑得荡漾。

当潘向前接到林小梅的电话时,他正在做李根土和李耿火两位老人的调解笔记。

“妈,您回来了?姥姥还好吧?”潘向前有很多问题想问。

“嗯,昨天回来的,你姥姥很想你。”林小梅说。

“妈,听您的声音心情还不错?”潘向前问,“见到童医生了?”

“我们……”电话那头,林小梅不知该说什么。

“妈,您开心幸福最重要。”

“儿子,谢谢你!但我现在还没想好,随缘吧!”林小梅挂了电话,这个儿子,从来没有让他操过心。

正月十六一大早,天空飘起了小雨,远山迷雾重重,青翠山峦若隐若现,就如潘向前此刻的心情,有些忐忑,但也有期待。他不知这次调解能否成功,不知两位老人二十年的恩怨能否顺利解开握手言和。

早上6点,潘向前就将调解室的桌椅擦得锃亮。这算是第一桩他经手调解的疑难纠纷案子了。

这些天,他深深体会到了师傅和所长说的那番话:如果矛调工作做不好,那将是基层中极大的安全隐患。

想想两家人,不到一周打了两次架,好在是及时劝住了,如果没有劝住,不知道事情会演变成什么样?越是了解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就越对所长和师傅生出敬佩之心。

这次调解,杨锋也非常重视,而且给予了潘向前充分的信任。

潜来多将这次调解的主要工作交给了潘向前,他从旁协助,让潘向前受益匪浅。

“怎么样?有些紧张?”潜来多笑眯眯地走进来,“不要担心,我们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再说,上次调解行步户外运动股份有限公司两位老乡之间的债务纠纷,你就做得很好,师傅相信你完全可以。如果这次真得还谈不下来,我们就再努努力,争取下次打动他们。”

“师傅,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是,我有信心。”潘向前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

早上8点,已过了约好的时间,两位老人还未出现。

江然发直犯嘀咕:“两位大爷不是打退堂鼓了吧?”

“不会,他们会来的,再等等。”潘向前一直盯着派出所的大门,坚信两位老人会出现。

八点十五分,大门口出现了一行人的身影,不是两位大爷又是谁,他们在家人的陪同下终于来了。

潘向前跟着潜来多快步上前把李根土和李耿火两位老人带到了派出所的调解室。

调解室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正中央挂了一块“顺心溪头”的牌子,桌上放了一盆盛开的剑兰,热气腾腾的茶水一扫冬日的寒冷,让人将紧张的神经放松了下来。

杨锋说,这起纠纷如果能成功调解,不仅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也能打响溪头镇派出所“顺心溪头”的牌子,更能积累宝贵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潘向前吞咽了一下口水,喉结滚动,他把双手放在裤腿上搓了搓,以缓解此刻有些紧张的心情。这次调解会由他主持,师傅辅助,江然发做记录。

长方形办公桌上,他坐上首,左边是师傅和李根土老人及一家人,右边是江然发和李耿火老人及一家人。

潘向前抬眼扫了一下两边,发现大家的神情都有些紧绷,说明其实当事人比他这个调解员更紧张。

他紧绷的弦稍微放松了些,早几天就做了演练,问题不大,跟着师傅这段时间,也多少积累了些调解经验。潘向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缓缓开口:“首先欢迎李根土和李耿火两位大爷以及两家人参与这次跨越二十年的矛盾纠纷调解。这也是一次迟来二十年的家族聚会。很高兴,你们跨出了第一步。”

潘向前环望四周,见众人神色渐缓,特别是李根土和李耿火两位老人,眼神中有期待。

潜来多冲着潘向前点点头,对他刚刚的表现表示肯定。

潘向前收到了来自师傅的鼓励,扬了扬眉。

“你们两家这些年来的恩怨,细说下来,大多是些家长里短、微不足道的小事,真正让你们耿耿于怀的应该另有其事。前段时间,我们分别找两位大爷聊过,你们也非常坦诚。此刻,在这里,希望你们都能一如既往开诚布公说些掏心窝的话,化干戈为玉帛,同气连枝,回归亲情。”潘向前真诚地说道。

李耿火的喉咙有些苦涩,发出的声音像扯大锯,也扯着李根土的心绪:“小潘警官和潜教导员,我今天能来这里,真的是因为你们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我。今天,我鼓起勇气,当着大家的面儿,说说我的心里话。”

他转向李根土,有些拧巴:“老村长……”话一出口,李根土脸色一滞,他痛心地攥紧了衣角,苍老的脸上皆是苦色。原来,他们兄弟俩已是如此生疏。

李耿火话一开口,也觉察有些不妥,停顿了有一会儿,让人感觉下一刻似要谈崩了。

潜来多鼓励道:“两位老哥哥,不要有顾忌,只有把心里话说出来,我们才知道要怎么解是不是?”

李耿火平复了一下情绪,嘴唇还是有些哆嗦:“咱爸咱妈去得早,小的时候,你既当爹又当妈,照顾着我。你对我来说,似兄似父,你的话,我没有不听的。直到后来我们各自成了家,琐碎之事也多了起来。妯娌两个为了些小事有矛盾,我都会数落自家婆娘,让她退让一步,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小事就伤了我们兄弟的和气。

你向来比我有主见有能耐,你成了村里的村长,嫂子家经济条件也不错,我是真心替你高兴啊。爸妈留给我们的房子年久失修,加上当时妮子出生,我想批点地基把老房子扩建一下,寻思着提出申请批地基的事找你肯定没问题。

可你拒绝了我,从小到大我其实有些怕你,你说往东我不敢往西,那天我鼓起勇气问你为什么我没有资格提建房申请,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说的吗?你说,‘没什么理由,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还让我要支持你的工作,带头把名额让给其他人。我说,‘凭什么?我也是有资格批地基的’,你说,‘就凭你是我弟!’那种六亲不认又不说明理由的态度,让我当时的心啊,就跟坠入了谷底,一点一点往下沉。

我想着你可能是因为村里事务繁杂心累,加上在办公地点不方便细说,晚点总会来跟我解释的。可是过了10多天你也没有,遇到我也不跟我说一句话,我心里憋屈啊!

从这以后,我也跟你堵气,以前每次都是我先认错低头,这次我没错,我就是想让你给我一个解释。”

李耿火紧绷多年的弦啊,在这一刻终于松下来,他老泪纵横,一旁的老伴也抹着眼泪,哽咽道:“这些年,老头子心里担着事,我跟嫂子吵架拌嘴,何尝不是想让你们把这事重视起来,可你们,待我们就像外人一般。”